国内最早是创业板对标美国纳斯达克,创业板难以当此重任,现在是把科创板对标美国纳斯达克,可是美国纳斯达克指数不断刷新历史新高,创业板指数在筑底,科创板指数则是不断奔向新低,投资者难以分享经济增长和科技转型的成果,背后发生了什么?
很多专家把上证综指十几年涨幅归零,归咎于全部上市公司股票综合指数,受到银行两桶油的拖累,科创板指数或许是吸取了上证综指走势不佳的因素,是一种成分股指数,那就是选取50家流动性较好市值较大具有代表性的上市公司作为成分股,可是指数走势非常的低迷,基准指数是1000点,指数设立之初2020年7月23日开盘点位是1487点,收盘点位是1494点,最高指数是1639.19点,见顶时间是2021年8月6日。
从指数走势看,7月23日设立指数以后,快速冲高,2020年8月4日见顶1628.14点,第一次见顶与指数开盘只有十几天时间,以后就开始长时间下跌,最低到1212.34点,此后受到政策推动,跟随沪深股市主板上涨,见顶回落以后,股指就不断创调整新低,目前点位是1036.07点,也是最低点,与基准指数1000点相差无几,会不会跌破1000点,还真的不敢轻易下结论。
科创板50成分股与创业板100成分股不同,缺少像宁德时代一样的超级权重股,能够左右指数走势,权重比较大的有思瑞浦、天合光能和晶科能源,从行业来说,芯片半导体占据较大的权重,跌幅巨大,成为拖累科创板指数调整的重要力量。半导体指数从最高的4019.49点跌到目前的2525.37点,跌幅37.3%,科创板指数跌幅是36.8%,两者基本相当。以思瑞浦为例,最高股价是926.99元,现在是534.50元,跌幅是42.3%,与科创板指数跌幅大致相当。
从50家成分股跌幅来看,接近腰斩 的个股为数不少,像美迪西最高股价是800.01元,见顶后最低股价是310.11元,派能科技最高股价是316.44元,见顶后最低股价是112.41元,纳微科技最高股价是128.88元,见顶后最低股价是61.90元,中微公司最高股价是234.97元,最低股价是110元,石头科技最高股价是1494.99元,见顶后最低股价是466.16元,百克生物最高股价是135.88元,见顶后最低股价是42.63元。虽然股价暴跌,但还没有跌破发行价。科创板实施严格的投资者适当性制度,需要50万资金门槛和两年投资经验,实际上把85%左右投资者阻挡在科创板大门之外,剩下的都是机构大资金在博弈,股价暴涨暴跌并没有改变,给市场带来巨大的灾难。
股价大跌,说明一个道理,机构大资金依然是趋势交易为主,缺少良好科学的定价能力,乐观起来过度乐观,推动股价非理性上涨,悲观起来过度悲观,股价跌不停,实际上经历大跌以后,科创板估值依然不低,要远高于美国纳斯达克指数市盈率,截至目前科创板50指数市盈率是56.01倍,这样的估值水平是难以支撑的,潜藏着调整压力。
科创板高估值,股价大跌,与新股发行机制打破23倍市盈率红线有关,也与上市以后新股恶炒有关,股价炒高了以后,超级资金撤离,股价下跌,大家持股成本趋同,出现惜售情绪,股价下跌的动力并不大,就会形成漫长的阴跌走势,造成调整时间长调整空间比较大,典型的就是寒武纪,作为一家尚未盈利的上市公司,发行价高达64.39元,股价最高炒到297.77元,此后就是单边调整,目前股价只有60.52元,已经破发,从高位算起跌幅高达79.9%,参与炒作的投资者如果持仓到现在出现巨亏,即使割肉离场,股价暴跌,亏损效应对市场的伤害无疑是巨大的。
科创板实施严格的投资者适当性制度,投资者数量并不是很多,缺少较为准确的统计数据,但估计在数百万,市场缺少投资者数量基础也就缺少良好的流动性支撑,估值应该比主板要低才符合流动性,但是科创板新股估值要比主板高,加上炒新因素,新股定价奇高,造成长时间调整压力。
尽管科创板指数暴跌,科创板三高发行依然较为普遍,新股上市直接破发为数不少,即使上市当天不破发,很多个股也会慢慢破发,科创板成为了投资者的伤心地,科创板实施严格的投资者适当性制度,机构大资金应该更加理性才对,可事与愿违,科创板依然不改变暴涨暴跌的走势,可见机构大资金没有承担起市场定海神针的作用,难以稳定市场走势,而是股价指数暴涨暴跌的主要因素。
很多观点认为,科创板注册制平稳运行,这是不太客观的,要理性客观的看到科创板注册制运行的大起大落,进行必要的改革,彻底扭转三高发行和恶意炒新带来的不良影响,避免科创板成为投资者亏钱的伤心地。
科创板缺少流动性支撑,加上较高估值,减持压力巨大,调整的底部究竟在何方?恐怕不适宜轻易下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