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向下的中国男足
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足球总体在向下,这是不争的事实,当然中间偶有起伏,那也不过是持续下降中的起伏而已。
在持续向下的过程中,在跨世纪的前后,国足已经患了十几年的恐韩症,但一帮队员们就算心里服气,嘴上也是不服的;到了后来,就是口头不服也没有了。
那时虽然打不过日韩,打不过伊朗,但打什么泰国、越南还是不费吹灰之力。
那时,对于中国男足定位为亚洲二流,相当部分人不能接受。
而如今就有了1:5输给秦国,1:3输给越南。
输球一定有原因
输球了总是有原因,其一就是纸面实力不行,比如球员身体、技术、配合不行;再不就是临场发挥不行,这更多是心理因素了;再不就是指挥不灵。
事实是男足的各项好象都不比越南弱,也不比泰国差,那为何组织在一起就不灵光了呢?
生产关系问题
政治经济学就讲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促进或阻碍生产力的发挥。
就比如在抗美援朝战场上,武装到牙齿的联合国军,输给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就输在了生产关系上。
生产关系的环节就太多了,管理体系是其中之一,胡乱指挥也是其中之一。
曾经在房地产公司疯狂介入足球,球员薪资水平疯涨的时候,石总就提出要做出调整、不能任其发展,倘若当时就应对得当,也就不会有今天的窘境了——当时的领导却没有最基本的认识,还嘲笑石总不懂市场。
肚子越大、能力越差,这是中国男足与越南队的硬件差距。
暴富之后的球队和球员无法自持,协同性、配合度降低,从尊重规律走到了老子天下第一的意淫,是软件差距。
光骂没用,仅仅是表面上的痛心疾首不够,只有真正认识到差距、找到原因是不断前进的基础,有了正确认识才会有正确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