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投资外汇交易的过程之中,汇友不能忽视外汇交易的风险。今天,我与大家分享一些防范措施,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只要是金融行业,无论投资行为如何,都会存在风险。没有人能保证外汇投资绝对有利可图。由于存在风险,有必要通过一些规避措施来避免承担高风险。规避外汇风险,风险来源分三大类,平台风险,交易风险,品种风险。以外币表示的资产及债务容易受到汇率波动的影响。币值的变化可能会造成利润下降或者折算成本币后债务增加。资产和债务管理是将这些帐户进行重新安排或者转换成最有可能维持自身价值甚至增值的货币。这一方法的核心是:尽量持有硬币资产或软币债务。硬币的价值相对于本币或另一种基础货币而言趋于不变或上升,软币则恰恰相反,它们的价值趋于下降。作为正常业务的一部分,实施资产债务调整策略有利于企业对交易风险进行自然防范。如借贷法,当企业拥有以外币表示的应收账款时,可借入一笔与应收账款等额的外币资金,以达到防范交易风险的目的。
选择适当的合同货币。在对外贸易、借贷等经济交易之中,货币作为计价货币的选择直接关系到交易主体是否承担汇率风险。为了规避汇率风险,企业应努力使用本国货币作为合同货币,在生产和资本出口之中使用硬通货,在进口和资本进口之中使用软通货。同时在合同之中增加套期保值条款和其他措施。通过金融市场进行保值操作。主要方法包括汇交易、期货交易、期汇交易、期权交易、借款与投资、利率、货币互换和外币票据贴现等。对于经济实体在资产负债表会计处理过程之中产生的转换风险,通常通过保持资产负债表的价值来解决。该方法要求资产负债表之上以各种功能货币表示的被保险资产的金额等于被保险负债的金额,因此折算风险头寸为零。只有这样,汇率的变化才不会带来折算损失。经营多元化。即将其销售、生产场所和原材料来源分散到国际范围内。通过国际经营的多元化,当汇率发生变化时,管理部门可以通过比较不同地区的生产、销售和成本变化,趋利避害,增加汇率变动有利分支的产量,减少汇率变动不利分支的产量。最低成本原则。采用任何一种方法规避外汇风险,都要支付一定的成本,所以在众多方法中,就有一个具体选择哪种方法的成本比较问题。如果遭受外汇风险而造成的损失小于采用防范方法所花费的成本,那么采用该种方法就没有必要。比如,企业为了回避远期支付而可能产生外币汇率升值的风险,往往会采用按即期汇率购入外币的方法。衡量这一方法的可行性,就要分析远期支付产生外币升值的风险程度是否大于企业用本币购买即期外币的到期利息损失。如果企业的本币资金来自贷款,就要与到期的贷款利息相比较来确定这一避险方法的取舍。回避为主原则。企业进行汇率变动预测,选择适当的操作方法,其目的不在于利用风险进行投机活动,而在于规避可能面临的风险。根据这一原则,企业在选择各种方法时,应本着保守的原则,不能把企业的理财活动变成一次赌注,为赚取较大的收益而采取激进的冒险措施。
预测先导原则。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成功地回避外汇风险必须建立在对汇率变动走势的科学预测基础上。这就要求在选择具体操作方法时,坚持理论与实际、定量与定性、历史与未来相结合的办法对汇率波动的趋势进行外推预测,以确保实施方法的准确有效性。外汇交易中,首先得将行情进行分类,分类进行风险描述和方法总结。数据行情:数据行情主要就是一些经济数据的公布的前后一段时间内的行情,一些大的数据所形成的走势是非常的强的,有的甚至可以扭转趋势,这对长短线交易都有很大的影响的。特别是短线交易,数据行情中,短线交易由于其止损小的特性,在数据行情中,特别容易扫损,所以短线操作者可以做数据行情,但不可频繁,特别是数据刚公布的这段时间,这段时间是反应不敏感的人的噩梦时间段。在我来说,我最多是在数据公布前预埋一个单子,要么行情给我止损,要么直接赚一笔不再操作,等市场情绪稳定下来后,在进行交易。对于初级交易者,我建议不做数据行情,因为初级交易者对于自己的把控和原则都比较差,一旦尝到一点甜头,就很难收住,就潜意识的认为,这次可以翻仓暴富。在我认为,普通交易者对于数据行情的多数操作都可以说是一种纯赌博的操作。常规行情:常规行情分两类,趋势,震荡。震荡行情中注意盈利的把控。往往很多人明明做的是震荡行情,自己也知道是做的震荡行情,但是就是想去博一波趋势,认为很有可能会出趋势,这也往往只是”你以为“,所以盈利成为亏损出局,或者保本出局。这最重要的就是对于盈利目标的原则不坚定和对于市场的一种自认为的猜想。交易中最忌讳的也是这样,要”事实求是“的去看待行情走势,压力位收到阻力了就是收到阻力了,别以为是在蓄力进行破位,虽说破位是有可能,但是这种情况十之八九让你无功而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