熵(Entropy),最早在1865年由德国物理学家克劳修斯提出,用以度量一个系统“内在的混乱程度”。那么什么是熵增定律呢?就是在封闭系统+无外力做功这两个条件下熵在不断增加的过程。任何一个系统,只要满足封闭系统,而且无外力维持,它就会趋于混乱和无序。企业也一样。
当一个企业(包括供应链)经过高速发展阶段组织架构开始稳定下来,组织中的各个单位很容易形成相对的封闭系统,在每个单位封闭系统中有各自的绩效目标,围绕目标形成利益共同体,当信息流经这些单位时会由于单位利益甚至个人利益的原因发生扭曲失真。这种失真往往被低估,导致企业实施信息化时发现效果不明显,因为输入的是垃圾产出的必然是垃圾。信息系统不会考虑输入者的动机,也不可能设置一个纠偏参数。不论是企业内部各个部门,还是供应链上下游各个公司,都有自己的利益动机,这种动机产生的信息偏差不可测,也无法通过系统本身或者其它单位来纠偏,因为大家都有各自的利益,甚至那些负责监控的部门也会由于动机问题变成一个寻租部门。这一切都是信息熵增的结果。信息熵是被用来度量信息的不确定度,信息流经各个单位后信息偏差现象越严重,信息熵就越大,不确定性就越大。
1bit 信息熵=kln2(J/K)热力学熵
当你信息有局限的时候,要做成一件事,你就需要更多的能量,产生更多的熵。在经济学上把这个叫交易成本上升。
在数字化过程中,由物联网发出的真实信息部分替代了以往信息系统人工输入的信息,减少了一些不确定性,同时可以印证部分人工输入信息的真实性,结果实现熵减。所以数字化过程就是一个墒减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