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承德考察调研讲话及其意义
胡占华、于欣欣、伊静
2021年8月23日至24日,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际,中国正向第二个百年目标吹响号角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承德考察调研,先后考察调研塞罕坝机械林场世界最大人工植树造林、康乾盛世历史文化古迹世界文化遗产世界园林艺术典范承德避暑山庄与周围寺庙、承德养老服务业、承德实际脱贫攻坚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巩固脱贫成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美丽乡村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承德考察调研期间发表重要讲话,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承德考察调研讲话,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绕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法治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围绕承德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经济社会发展远景目标,京津冀协同发展世界级城市群架构下,承德与全省全国同步基本实现现代化,以及市十五次党代会、市两会、市委十五届二次全会精神,落实十四五“三区两城”发展战略擎画发展蓝图有非常重要指导作用。因为每年承德都有党代会两会,每年都有中央全会和全国两会和省委全会省两会,每年各地经济发展都有新情况新问题,中国经济发展和世界经济发展都面临新情况新问题,如果从学术学科专业视角看问题,如果把先进性用学术著作、学术成果、学术论文、专题讲座等表达出来,实践当中结合承德实际情况,从实践当中来到实践当中去,如果能体现先进性,承德就能更好更快发展和高质量发展,这为实现承德十四五以及2035年经济社会发展远景目标建设生态强市魅力承德十分有意义。
二、学习塞罕坝精神为承德三区两城建设和实现十四五规划2035年经济社会发展远景目标持续不断努力
习近平总书记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中国经济双循环,生态文明、生态经济、绿色金融、碳达峰、碳中和领域理论与实践既是中国中长期经济发展热点重点,亦是与世界经济高度相关领域和学术重点领域。塞罕坝人经过三代人努力从1962年开始,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荒漠沙地上创造人间奇迹,营造世界最大人工林海塞罕坝机械林场,创造了世界生态文明建设历史以上的典型。“抓生态文明建设,既要靠物质,也要靠精神。要传承好塞罕坝精神,深刻理解和落实生态文明理念,再接再厉,二次创业,在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新征途上再立新功”。 几代塞罕坝人以“先治坡、后治窝,先生产、后生活”的实际行动开始了创业历程,凭着一种“艰苦创业、科学求实、开拓创新、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创造了世界最大人工林的奇迹,为承德生态发展和作为北京天津生态屏障发挥着巨大作用。“塞罕坝精神”作为我国林业行业的一份宝贵财富,如今已成为一面旗帜,这种精神不仅仅激励着所有林业人,在建设美丽承德、生态承德的今天,更是我们所有党员干部和其它行业应该学习的典范,对党校职工也有现实意义。学习塞罕坝精神就是要持之以恒敢于长期奋斗干成一件事的精神。干成一件事,有时需要长期艰苦努力,这需要一种精神动力和内心激励,塞罕坝精神生动的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精神食粮,无论是把党校事业办好还是把自己本职工作做好,都需要这种精神动力。学习塞罕坝精神就是要立足岗位乐于奉献的精神,当下社会风气讲等价交换多了,讲报酬多了,讲乐于奉献的精神显得弥足珍贵,然而在具体工作中确实需要这种立足岗位乐于奉献的精神,只有这样,一个单位才有可能做出一流业绩,一个人才有可能做出一流贡献。学习塞罕坝精神就是要顾全大局的精神,在艰苦条件下顾全大局是值得今天在优越条件下更应有大局意识的我们值得思考和行动的,党校是党委重要组成部门,今天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都高度重视党校,作为党校职工要自觉的把自己的言行和行动与国家、地方党委的大局保持协调一致,为中国梦和地方经济发展贡献智力支持。学习塞罕坝精神就是要敢于争创一流的精神,建设全国一流市级党校是承德党校全体员工的共同目标和追求,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就要求我们每个职工从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后勤服务对标国内一流单位,有一流业绩意识和精品意识,立足本职工作,立足我市市情,攻坚克难,形成合力,步步为营,一步一个脚印向着目标前进并最终实现这个目标。
二、承德三区两城建设和实现十四五规划2035年经济社会发展远景目标持续不断努力建设中国北方生态宜居城市
承德市有三百年城市建设历史,NO 康熙 NO 承德。春节前去了一趟澳大利亚墨尔本这座澳大利亚文化之都和世界第一宜居城市,欧洲人发现澳大利亚是中国乾隆时期,如今希望到澳大利亚工作生活发展事业的人当中主要是英国人、新西兰人、中国人、印度人。。。,原因各种各样,生态宜居是重要原因。最近去了一趟南京,南京城墙有一门康熙时期大炮,注目这门已经成为古董的大炮,对比世界园林艺术典范承德避暑山庄和周围寺庙,与大家一样非常有感慨,南京人说天堂苏杭赶不上南京绿道长廊,各地都在把握各自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塑造可以预期的被广泛认同的城市发展定位目标。北京学习十九届五中全会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经济社会发展远景目标,提出到2035年京津冀协同发展世界级城市群架构基本形成,河北省提出全面构建新发展格局,雄安新区基本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发展示范区,河北“三区一基地”功能定位全面落实,有效承接非首都功能,取得新成效,形成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新的增长极,承德将与全国全省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成生态强市、魅力承德;高标准建成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国家可持续发展创新示范区以及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国际化生态旅游城市。落实十四五展望2035年承德经济社会发展远景目标,持续不断努力建设中国北方生态宜居城市。
1、 持续不断努力建设中国北方生态宜居城市
承德市三区两城建设即京津冀协同发展世界级城市群架构下,高标准建成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国家可持续发展创新示范区以及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国际化生态旅游城市。
承德致力于建设中国北方生态宜居城市既与承德市委市政府十四五2035年经济社会发展远景目标一致,即三区两城,又容易被老百姓和南来北往承德的人一句话记住,与此同时又是承德的比较优势,承德的区位特征外接内蒙东北内接京津中原过去如此、现在如此未来亦如此,因为承德市即便2035年中国基本实现现代化之际与全省全国同步基本实现现代化,然而承德人均GDP不会超过江浙东南沿海发达地区,这主要还是高端人才总量以及市场主体多少以及大学多少科研院所、跨国公司总部以及分支机构…,但是持续不断努力建设中国北方生态宜居城市就是公认的承德比较优势,这就可以把承德从京津冀协同发展世界级城市群架构当中定位突出出来,并且这与承德市委市政府十四五2035年经济社会发展远景目标一致。
持续不断努力建设中国北方生态宜居城市,不仅有助于承德于京津冀协同发展世界级城市群架构找准自己的定位,将与全国全省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成生态强市、魅力承德;高标准建成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国家可持续发展创新示范区以及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国际化生态旅游城市,而且可以一目了然让承德市人和南来北往来承德公务商务旅游度假投资兴业的人了解他们工作生活的城市预期。康乾盛世铸就的辉煌历史文化古迹,红墙金瓦绕山庄的承德避暑山庄与周围寺庙以及彰显五千年中华文明的人文景观与承德自然景观、美食文化相得益彰 ,公园绿地绿化带、社区环境美化与美丽乡村建设与基本实现现代化相协调 ,博物馆图书馆书院等历史文化积淀与当代文化积淀成为一张张文化名片 ,乡村文化展室成为乡村历史文化积淀和当代人文文化科技文化积淀体现乡风文明和文化建设成果的一部分。紫外通途千万里的航空运输高铁高速国道101等公共基础设施与民生工程基础设施、便民设施软硬件网络完备,智慧城市、智慧社区、智慧企业、智慧校园等与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人力资源等资源禀赋相协调,幼有所教、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老有所扶。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承德避暑山庄与周围寺庙就是这样,承德新的城市规划实现也是这样,要善于把握承德生态环境好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优势、康乾盛世历史文化古迹自然景观美食多优势、外联东北内蒙内接京津中原协同发展优势持续不断努力建设中国北方生态宜居城市。
三、 京津冀协同发展世界级城市群架构下善于发挥承德现有人力资源作用和承德域外人力资源作用
1、 科学把握国内国际经济双循环立足现有产业对接国内外产业链
一方面高度重视《民法典》和知识产权保护,一方面高度重视《外商投资法》,请进来与走出去,鼓励有条件的市场主体积极参与国内国际经济循环和一带一路经济发展,营造有利于市场主体持续经营的良好营商环境,营造有利于企业文化建设的:“行商达四海,文化撩乡愁,民崇文兴教,商和顺九州”的文化氛围,科学把握国内国际经济双循环立足现有承德产业与寻找对接国内外产业链商机。结合承德外接东北内蒙内接京津中原区位特点,结合承德市实际密切配合京津冀协同发展世界级城市群架构发展承德经济。
2、营造有利于市场主体持续经营和专业人才发挥作用的环境
京津冀协同发展世界级城市群架构下善于发挥承德现有人力资源作用和承德域外人力资源作用。承德有生态环境好、康乾盛世历史文化古迹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美食多、比邻京津外接内蒙东北内接中原三大优势,营造有利于市场主体持续经营和专业人才发挥作用的环境,在充分发掘自身人力资源创新创业能力的同时,基于保护产权知识产权基础之上的候鸟人才、候鸟工作生活方式、科创研发与市场化成果产业化、产业链对接城市,营造尊商、亲清、守约营商环境,弘扬当代和历史商旅文化和企业家精神促进创业就业。从文化层面看,中华文明的始祖都是大科学家,黄帝发明指南车可以辨识东西南北方位为占星天文地理八卦奠定基础,伏羲发明织耕结网尝百草制药,五千年前红山文化玉器和三千年前商朝青铜器即便是今天也不是随便哪家企业和个人可以轻而易举制作出来。市场配置资源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指导作用,既要重视现有市场主体科创研发与市场化支持工作,政策面、资金面以外,科创研发离不开工程师、工匠,离不开成果转化产业化以至于标准化,重视学科带头人和科研骨干作用十分重要。
四、 京津冀协同发展世界级城市群架构下三区两城架构下持续不断努力致力于乡村振兴
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中国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举世瞩目,中国正向第二个百年目标吹响号角,习近平总书记说“乡村振兴不亚于脱贫攻坚目标实现”
1、 乡村振兴战略的几点思考
乡村振兴要善于发挥乡村集体智慧和借助外脑,要善于把握历史文化积淀和当代国内外资源,同时要遵循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农村现代化与美丽乡村是一步一步建设出来的,乡村振兴要善于把握城市化过程中那些乡愁文化元素,这里既有人文文化还有科技文化,既有历史文化积淀,还有当代国内外资源 ,乡村振兴要善于把握线下与线上互联网新媒体时代特征 ,要结合实际和遵循经济发展规律本着志愿自愿原则善于促成国内外、乡内外有乡愁情结的人圆乡愁之梦,作为乡村文化建设一部分和乡风文明的体现,有条件的乡村有必要好好总结总结历史文化积淀和当代人文文化和科技文化积淀助力乡村战略实现,比如开辟乡村文化展室等。
2巩固脱贫成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预防吃不饱确保吃得好吃得科学健康享受并以生态+、文化旅游+、互联网+等平台定制化形态等促进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融合发展。善于借助国内外乡愁文化元素外脑和发挥村民集体智慧、善于发掘历史文化积淀特别是先贤和当代国内外资源特别是乡贤、善于把握第四次工业革命互联网新媒体时代特征给农业农村农民带来的发展机遇和挑战,线上线下继续巩固产业扶贫、生态扶贫、基础设施扶贫、教育扶贫、互联网平台经济扶贫、文化经济文化物化扶贫、消费扶贫等多管齐下助力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脱贫成果对接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从农民生活城市化和应对人口老龄化视角科学看待三农问题如何预防吃不饱确保吃得好吃的健康享受,饮食健康与保障向继续巩固完善种植养殖加工等组织机制建设领域重点发力,与精细化推进城市化同步推进农村环境规划园林园艺美化为2035年农村基本实现现代化做好人才培训实施等基础工作。展望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把握发展机遇资源禀赋能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乡村有机会成为观光旅游特色小镇,成为产业特色小镇,成为融会知识科普文化乡镇,成为文人墨客咏诗作画特色小镇,成为食客美食家美食天堂乐园,成为先贤乡贤故里,成为追寻英雄集体和怀念过往文化的驿站,并最后形成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协调可持续发展人人向往的美丽乡村。把握住历史发展机遇和资源禀赋适应经济发展规律、能够参与到国内国际经济双循环的乡村以及部分群体就有机会率先富裕起来和成为专家预测的八亿中产阶层一部分。
3乡村振兴不妨《致一封家书》
中国有数以十万资源禀赋条件地理位置不同的乡村,每个乡村具体情况都不同,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实现乡村振兴是共同追求,然而不同地方不仅过去、现在,即便将来就经济发展方面而言,客观存在差距都是现实存在,城市化与乡村振兴之间,城市化与乡愁之间,不妨以村集体名义《致一封家书》,给那些乡村工作生活过的人、愿意乐意志愿力所能及致力于乡村振兴的人,就乡村振兴、产业兴旺、乡风文明比如乡村文化展室建设等方面问题,征询意见建议。乡村振兴不是一天工作、乡村振兴不是一年工作,中央提出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显然乡村振兴目标实现不亚于脱贫攻坚目标实现。尽管如此只要大家努力,群策群力,2035年中国基本实现现代化,2050年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中国目标是可以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