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务经济与储备需求经济的模拟对比分析
廖仁平
前言
传统法币金融经济中因有净储蓄导致宏观投资必然亏损货币利润累积债务(“债务经济”);新宏观主义储备需求理论倡导非债主权货币对实业进行货币利润补偿,同时进行公益储备(“储备需求经济”);本文模拟对比分析“债务经济”与“储备需求经济”的运行逻辑,得到的重要启示为:货币金融政策和债务率水平是影响经济体良性运行的重要因素;传统债务经济易致高债务低增长和滞胀局面,储备需求经济易致低债务高增长和通胀局面;非债主权货币利润补偿实业可以有效降低传统债务经济的债务率。
1 “债务经济”与“储备需求经济”简述
“债务经济”是基于现行法币债务金融体系的经济,此类经济体中的每一分货币皆具备债务债权特征。
债务金融中,央行发行的每一分基础货币形成原始初级债务(商行借得此基础货币形成商行初级债务),商行再用此钱放贷给企业形成二级债务,商行用向社会公众揽储的钱再次放贷形成三级债务…反复循环就形成了M2债务债权体系。
债务经济中,企业投资的钱主要源于贷款(另有部分自有资金),国民收入全部源于企业的这些投资,国民收入中消费部分形成企业销售商品回笼资金,国民收入中储蓄部分对应企业宏观投资货币利润亏损额度…多周期累积结果就是实业债务负担越来越重,再加上市场相对过剩危机等,经济危机暴发…“复苏-繁荣-滞胀-萧条”周期律成了传统债务经济的宿命。
“储备需求经济”是基于新宏观主义储备需求引伸出来的一个概念,它是于“债务经济”中引入非债主权货币利润补偿实业同时转化市场主体相对过剩建设公益经济而形成[1]。新宏观主义储备需求理论相关研究表明它能熨平经济周期,滞胀和萧条基本可以消除,经济可以长期可持续良性演化。
“储备需求经济”概念也许并不十分确切,在没有更科学准确的正式概念出现时,本文暂用此概念以区别传统债务经济。
2 模拟假定及其问题分析
假定:T0时刻, a国被复制产生出了A国,复制过程出了点小“错误”,复制品A国的货币单位都变成了a国的k倍(k>0)(其它条件完全相同);A国和a国都将T0→Ti继续演化,演化期间复制品A国大胆创新实行的是“储备需求经济” 但原版a国实行的仍是传统“债务经济”…
问题:T0时刻,A国和a国的物价水平如何?其国民生活水平等有何差异?两国经济经T0演化至时刻Ti时可能存在什么差异?
分析: T0时刻,因复制品A国的货币单位都变成了a国的k倍(k>0)(其它条件完全相同),所以除了A国的名义物价水平和名义债务债权量是a国的k倍外,两国国民生活水平等情况完全相同。此说明了货币数量多少及相应的物价水平等具有很强的名义性意义,同一经济态可以用不同数量货币不同物价标定,此提示名义货币数量及名义物价只是经济表象,经济体的本质及其后续演化有其内在原因而与此表象关系不大。
A国和a国都将从T0开始同时经历若干周期演化至Ti时刻,Ti时刻两国经济体可能出现的变化大概率应当是,A国实际GDP将高于a国,名义GDP将更显著地高于a国;A 国的GDP缺口将小于a国,具体表现为投资消费两旺局面,同时,公益经济规模也将得到显著扩大…为什么会是这种结果?
主要原因就是两国在T0→Ti演化期间所采取的货币金融政策有重大区别。相对于a国,因A国采用的“储备需求经济”存在非债货币利润补偿及相对过剩公益转换机制,此机制保障宏观实业投资货币利润赢利同时发展壮大公益经济,宏观实业投资货币利润多了,必对应累积债务率显著降低…此为国民稳就业涨工资福利等奠定了基础,国民消费也会自然增加…综合看就是实业投资与国民消费同步地可持续性增长但通货膨胀率大概率可能会高于a国,但因A国实际GDP缺口相对较小,这种高通货膨胀率并不可怕(当A国实际产出增率与货币利润补偿强度同步增大时,通货膨胀率也可以很低),综合结果就是不但A国实际GDP增长会高于a国,同时其名义GDP也会比a国增加得更快。
传统债务经济最大的问题就是实业投资方的债务率只会越来越高,其市场运行逻辑始终难逃“复苏-繁荣-滞胀-萧条”传统周期律约束,复苏繁荣时期经济虽然看起来良好但累积债务又为后期经济演化形成滞胀萧条提供条件,传统债务金融对滞胀萧条只能治表不能治本,拖至最后必须以债务毁灭等激烈方式重启经济…
传统债务经济根本改良措施在于引入新宏观主义之非债货币利润补偿策略,制度性保障实业宏观投资有货币利润从而减轻债务压力熨平经济周期,同时储备需求转换市场主体相对过剩为公益资产。
至于说非债主权货币对实业进行货币利润补偿时实施储备需求扩大公益经济规模的内在机理及具体措施和效果等,新宏观主义相关研究文献已经有充分表述[1~9],此不细论。
3 模拟对比分析得到的重要启示
综合上节模拟对比分析可得到的重要启示为:货币金融政策和债务率水平是影响经济体良性运行的重要因素;传统债务经济易致高债务低增长和滞胀局面,储备需求经济易致低债务高增长和通胀局面;非债主权货币利润补偿实业可以有效降低传统债务经济的债务率。
4 实际GDP高增长时的通货膨胀并不可怕
通货膨胀恐惧是法币债务危机的重要后遗症之一,这当然是有历史教训基础的,在没有更科学合理的理论解释之前,这种恐惧仍会深刻影响人们管理法币金融。
“储备需求经济”中因非债主权货币会源源不断持续注入经济体货币利润补偿实业,通货膨胀率大概率会持续走高,但伴随它的是实际GDP缺口最小化的高增长,相信当人类理解了储备需求经济相关机制后,就不会那么恐惧正常的通货膨胀了。
“储备需求经济”中的通货膨胀可控性实际上是很强的。首先,实际GDP持续增长可以部分抵消货币利润补偿之通胀压力;其次,货币利润补偿用的非债务货币数量也是可增可减易调整的;第三,当有钱人多了,可以加大征收遗产税累进税通货膨胀税力度等调控社会整体购买力…此决定了“储备需求经济”中的通货膨胀不可能严重失控。
总之,在“储备需求经济”中,伴随着实际GDP高增长的通货膨胀并不可怕,人们理解了其中机制后定会逐渐接受之。
5 货币数量分布及物价的动态调整
本文模拟分析表明T0时刻经济体中的名义货币数量及名义物价水平都不成为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简单的逻辑推理可以是某国突然发行新货币,旧币兑换新币可以是任意比例,名义货币量会等比例增减名义物价也会等比例升降,显然,此类操作对经济体没有任何实质性影响。
任何时点处的名义货币数量可以决定其时点处的名义物价水平但并不实质性增减社会财富也不影响经济结构等,但货币数量在国民中间的分布有重要经济意义;分布越均衡贫富差距越小,社会平均边际消费倾向越高。
各时点间(如Ti→Tj)的货币数量相对增量有重要意义,此增量货币是经济体Ti→Tj期间工资和物价等刚性上涨特征的自然诉求。人类经济实践也表明,相对地综合地看,多数时间中通货膨胀大概率地优于通货紧缩。
货币绝对名义数量无关紧要但货币分布很重要以及相对增量货币很重要这一现象提示货币管理要务是科学控制货币的相对增量调整货币分布而不用担心经济体中某时点时的货币绝对数量基数状态。相对增量货币的科学使用会促进实业发展调节货币分布进而调节贫富差距;动态增量相对数量货币注入经济体为Ti→Tj期间的经济保驾护航的同时,经济体中的绝对货币总量基数会持续增加但其分布可以逐渐变得越来越均衡…
同理类推,T0时刻的名义物价水平对经济的继续演化也没有多少重要的经济学意义,但T0→Ti演化期间物价的相对变化有重要意义。
货币相对增量的重大意义决定了不可以随意多发货币,因为增发的货币进入经济体后在传导过程中存在诸多实际利益分配及物价调控等机理,所以央行增发新货币必须考虑国家利益与公众利益的平衡。一般说来央行有序地动态增发新货币用于公益经济建设时的效率较高道德风险也较低,因新增货币用于公益了,所以可以非债务化(此可以名为公益货币化),相当于对经济体注入了不带债务性的公益性高能基础货币,此对保障各类市场主体货币赢利有重要积极作用;此正好就是新宏观主义储备需求理论的精髓之一。
各类市场主体在产销商品竞得新增发非债主权货币过程中,可有效推进技术进步同时产出各类有用商品…此表明央行增发的新货币宜用于奖励实业为主。
“数字中国”建设过程中,货币数字化管理已指日可待,届时,人民币在国民手中的持有量分布及其循环传导路径等都将一目了然,据此动态调节货币数量分布及物价等必将事半功倍。
6 结 语
名义货币数量及对应的名义物价只是经济体的表象,经济管理重点是科学使用增量货币动态调控债务率和货币数量分布;“储备需求经济”中的非债货币利润补偿机制及相对过剩公益转换机制可保障宏观实业投资货币利润赢利、显著减小债务率、发展壮大公益经济、改善货币分布、熨平经济周期且利于调控通货膨胀…
“储备需求经济”易致低债务高增长和通胀局面,传统“债务经济”易致高债务低增长和滞胀局面,当下人类经济管理要务之一是尽快用“储备需求经济”替代“债务经济”。
参考文献:
[1] 新宏观主义/张二寅著.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4.7
[2] 廖仁平:漫谈价值补偿http://www.chinavalue.net/Finance/Blog/2017-7-17/1428272.aspx
[3] 张二寅:双侧改革与双循环的本质联系https://zhuanlan.zhihu.com/p/341780417
[4] 张二寅:市场经济的共同宿命-滞胀 https://zhuanlan.zhihu.com/p/373285645
[5] 廖仁平:“新宏观改进”与“市场--公益”二元经济新系统http://www.chinavalue.net/Finance/Blog/2016-4-15/1250276.aspx
[6] 张二寅,廖仁平:储蓄的新出路--储备信托基金RTFhttp://www.caogen.com/blog/Infor_detail/111794.html
[7] 张二寅:经济学第一公式短周期总GDP=M/(S*D)https://zhuanlan.zhihu.com/p/30087030
[8] 廖仁平:内循环经济的关键是发展公益http://www.chinavalue.net/Finance/Blog/2020-8-8/1873715.aspx
[9] 廖仁平:价值补偿与非债货币金融变革http://www.chinavalue.net/Finance/Blog/2019-8-17/1820449.aspx
2021年6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