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百年党史讲座(10):党的改革史-激进式与渐进式之争


 

讲师:张京宏

时间:2021522日星期六

整理:许蓓蕾

 

唐书记、黄主任、大家好:

今天中午,袁隆平院士病逝,享年91岁。联合国发文了,感谢袁隆平院士在世界粮食安全、消除贫困、促进民生福祉方面的贡献。所以一个个人,一个组织,最终得到全社会和全体民众怎么样的评价,是由你为大家做的切实贡献决定的,群众的眼睛最终是雪亮的。

今天你们来了四百多人,我刚看了黄主任提供的名单,处级干部一百五十名,厅级干部五十名,政法系统的书记一百二十名,律师事务所党组书记七十名,这都是顶级律师;还有督导组旁听的。党史讲座,督导组负责人是可以旁听的,或许对教育整顿检查有帮助。

我多次说过,讲座的真正作用,是你听了之后,感觉有道理,相信我讲的话,这是讲座的最高境界。不然我讲的你不信,我上面讲,你下面戴个蓝牙耳机看抖音,那就没效果。好就好在,还没出现过这种情况。我听说有的地方督导组去教育整顿检查,基层党员干警们就拿出抄党章的小本本,给督导组的人看。督导组的同志说,我看你抄党章的小本本干什么呢?抄党章就能证明你为人民服务的好吗?又有的党员干警和政法干部们就自查缺点,说我发现自己的办公室办公桌面不够整洁,比较乱,要改进整洁化,督导组的同志说不看这个,要看你们在行使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过程中,是否涉及腐败,是否以权谋私,是否贪赃枉法。我们讲座的前几天,上海浦东检察院检察长投案自首。说明党史教育和教育整顿有切实效果。

今天我先抛出一个关于党领导下的改革历史的基本结论:那就是历史上一切的改革、改进,凡采取渐进式改革的,基本都取得了巨大成功,凡采取激进式和极端式改革的,基本失败,失败后造成经济社会巨大的附加损失,民众的福祉远远落后于改革前,比如叙利亚等。

我们回忆一下前苏联共产党和中国共产党分别在各自国内进行的改革以及最终结果。

首先说一下改革的背景。用一句大白话说,就是太穷了,所以要改革、改进,以谋取国家和集体以及全体民众更好的经济生活和文化精神生活。

如果各种利益都满足,谁去改革?

前苏联在1980年代末期推进的改革,根本原因还是经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当时苏联共产党最高领导人戈尔巴乔夫也是为了全体人民的利益,锐意推进改革的。

1986年开始,戈尔巴乔夫陆续推进了各种出发点非常好的但推进方法非常激进的改革。1987戈尔巴乔夫访问华盛顿,与美国总统里根签署了历史上第一个《核裁军条约》。

19886月,在苏共第十九次全国代表会议上提出政治体制改革方案。101日,当选为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1989525日,在首届苏联人民代表大会上当选为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1990314日,在苏联第三次(非常)人民代表大会上当选为苏联首任总统,成为历史上唯一一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宣布的公开性方针促使1990年通过了废除书刊检查制度的法律,并开展了为政治迫害受害者大规模平反的运动。

1991819日,正在乌克兰度假的戈尔巴乔夫遭到软禁。同一天,苏联副总统亚纳耶夫发布命令,宣布戈尔巴乔夫因健康状况已不能履行总统职务。821日,戈尔巴乔夫发表声明,强调他已完全控制了局势,并恢复了曾一度中断的与全国的联系,继续履行总统职务。824日,戈尔巴乔夫辞去了苏共中央总书记的职务,并建议苏共中央自行解散19911225日,苏联共产党解体,彻底失去了政权。

一场改革,用激进的方法,最终改革者被软禁,执政党失去政权,民众生活并没有改善,相反失去政权后的苏联共产党吃饭都成了问题,大量战争英雄老红军在红场上要饭乞讨,戈尔巴乔夫自己也要吃饭,1997年带孙女去给必胜客做广告,赚取生活费,2007年,给国际品牌LV包进行广告。一个失去政权的前苏联共产党的最高领导人,沦为为谋生而晚年到处奔波奔走的八线过气明星,就差没有给传销组织代言了。他还是总书记,想想千千万万的基层人员的生活,可能更惨。这就是全体人民为激进式改革改进埋单的最终后果。一个失去政权的共产党,比落汤凤凰还惨,不如鸡。这就是血淋淋的现实的教训。那么激进的措施,根本没有想过之后的后果,最终后果是这些附和着一起推进改革改进的全体民众埋单,以极为沉重的代价,以更为悲惨的生活作为代价。前些年你们看看,一些在国内各个城市演出的俄罗斯的文艺演出,这些相当一部分都是前苏联国家级文工团的专业演员,到中国奔波演出谋生,有时一个晚上的三四个小时的演出下来,一个演员一天还平均分配不到人民币80元。

这就是血的教训。过于极端的东西,过于激进的改革,最终适得其反,害了所有人。

从戈尔巴乔夫本人来说,所有人都相信他出发点是好的,作为手握政权的苏联共产党的最高领袖,锐意改革,没有人质疑他的初心。西方国家也支持他,1990年西方国家给当时还手握苏维埃最高权力的苏联共产党一把手戈尔巴乔夫颁发了诺贝尔和平奖。问题在于,最终的结果是什么?

不单单是前苏联这样和美国抗衡的世界霸主国的激进改革如此惨败,再扩展到一些单位,组织,推进各种改革创新进步的各种运动中,因为手段激进,几乎没有最终成功的。大部分的结局就是其单位或组织范围内的全体人员为盲目地附和而最终自食其果,惨不忍睹。

我们再来看中国的改革。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总设计师为核心的第二代党的领导集体的坚强领导下,中国整体的战略方针有所调整,从阶级斗争为纲调整到经济建设为中心方面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这个调整是了不起的,是有非常完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支撑方法论的。

中国的改革从来都不是激进的。因为经验丰富的老一辈革命家们深知,激进成不了事。

中国先是进行试点。农业方面改革的试点,从安徽开始,党中央派万里担任安徽省第一书记,进行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万里到小岗生产队调研,说,给你们五年试试。结果试点成功,逐步推广,现在中国农村的渐进式的改革巨大成功,根本上是方法论的成功。1978年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人是吃不饱肚子的。通过渐进式的,稳扎稳打的改进,到了1984年,中国产量4000亿公斤,当时中国人吃饱只要1390亿公斤,出现了粮食剩余。在这种生产力发展的情况下,出现了价格双轨制,计划内的1390亿公斤粮食国家控制价格,其余的粮食让市场定价,当时的年轻人张维迎、娄继伟、王岐山都亲身参与了这个过程。后来张维迎成了经济学家,娄继伟成了财政部长,王岐山成了国家副主席。这些都是渐进改革的证人。

工业方面的改革,重点是对美国的开放。也是渐进的。中央开会,总设计师对广东省第一书记习仲勋说,中央没钱,给你点政策,你自己杀出一条血路来。广东开始在蛇口试点,这就是深圳特区的雏形。深圳几年试验下来,对生产力发展有利,对国家稳定有利,对人民生活提高有利,总设计师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总结深圳经验的基础上,逐渐开放沿海城市,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等等,逐渐渐进式改进,后面才渐渐到的上海,宁波,温州。要是稍微去了解一下国家发展的这些历史,就能明白渐进改革。

实践证明,渐进改革取得巨大成功,到现在政权还在中国共产党手里。经济上的成果是巨大的,全世界都有目共睹。

另外,激进改革失败的例子还很多,除了前苏联失败,叙利亚失败,伊朗失败,还有很多的失败,这里就不列举了,因为几乎全部都是失败的。你们想想叙利亚改革之前是什么生活水平,现在的叙利亚呢?炮火连天,民不聊生。值得反省和警惕。

既然渐进式改革是成功的,激进式改革是基本不能成功的,那么渐进式改革特点是什么呢?是否可以参考借鉴呢?

第一个特点是战略上谨慎,形成可进可退的格局。激进式改革是顾头不顾腚,哇呀呀一群思考力薄弱的人以为是水泊梁山,从来没有考虑到,激进改革失败了,是否后面的情况还不如现在的现状?叙利亚的例子摆在那,前苏联的例子也摆在那,问题是这些人不读书,不知道这种后果,最终导致更为悲惨的境遇。所以说,各种试点式改革都是探索性的。

第二个特点是增量利益改革。通过渐进改革,先不要动原来的蛋糕,先在原来蛋糕没有涉及或非常薄弱的地方试点。产生了增量利益,看到好处了,再传播,取得思想认同统一。

第三个特点就是逐渐稳定地推进。深圳改革试点成功,从大连、秦皇岛绕了一圈,第三波才到上海、宁波、温州,总体上还是比较谨慎的。没有巨大的斗争经验,坚定的信仰,以及钢铁般坚硬的理论体系和意识形态的支撑,是很难了解渐进方法论的精髓的。

你们在座的各位,在各领域都是全国范围内杰出的顶级人才。有顶级律师,有顶级刑侦专家,有顶级党务专家,也有顶级纪检监察专家。有时在一个领域水平太高,走的太深,往往容易忘记深入浅出,拔出头来,看看全局,用马克思主义全局观去清晰地分析问题。这是一个建议。仅供参考。

为什么袁隆平院士这种级别的老专家,老人家,得到联合国和全世界人民的尊重呢?他和普通的每个领域的顶级专家的区别在那里呢?就一点,他在本领域登峰造极后,能拔出头看全局,从看全局的角度为国家服务,为人民奉献,为社会负责。责任心和担当意识,加上专业的知识,造就了全世界共同敬仰的一代国士。

我们这个国家,人口众多,统计局发布的第七次人口统计数据是14.1178亿。但也有不同声音,说多算了1.3亿,说人口实际减少了,等等。允许不同声音说话,天塌不下来。只要不要怀着不良目的去造谣,去影响和误导特别是恶意诱导民众,是可以允许讨论的。

但我们国家读书的人不多,热爱读书的人更不多。这就导致了一个国家,截至现在为止,没有读过大学的人占总人口数量的比例,还在85%以上,绝大多数群众缺乏独立思考判断,所以这些年中国的各种骗子,跟割韭菜一样,抓都抓不完,因为群众整体知识文化水平低,对事物缺乏独立思考和判断识别能力,很容易被忽悠。善良的群众特别是老年人,被投资理财的忽悠就几十万没了,然后被投资养老的忽悠,又半个棺材本没了,到最后临门一脚,再被一些免息小贷的非法吸收高息投资款为由头,榨干最后一滴血。这种事件防不胜防。根源是人民群众在意识形态和教育领域因为教育水平和历史条件的限制,没有构建起一个文化系统来。经济发展了,文化和伦理并没有同步跟上。

当然,诈骗是刑事犯罪,这是另一个层面的。这里只是提一下。讲党史和改革史,重点还是观点。我们是站在马克思主义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上提出的根据历史成败结果总结出来的方法论。一句话,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中国的任何事情的改善,改进,改良,提高,最靠谱的方法论,还是渐进式方法论,要警惕激进方法带来的后果和危害。国际上有没有激进组织?有呀,哈马斯就是一个伊斯兰极端激进组织,穷的嗷嗷叫,依靠伊朗每月赞助三千万美元去和以色列在局部打架,一旦伊朗不赞助,哈马斯就没经费支持,就没饭吃。看看以色列,那么小,国力多强大,以色列就是渐进方法支撑下的发展成为经济强大的,当然,美国的支持也很重要,看问题要全面看。大家仔细去看新闻,其实这个巴以冲突的局部打架,以色列是当广告打的,哈马斯每一个便宜的火箭过来,差不多一个火箭八千美元,以色列的天穹拦截一次成本四万美元,但拦截效果好。这个局部演练的广告效果,就是以色列军火订单大增,美国也下订单,说以色列这个小弟的产品好,哈马斯其实成了免费的广告赞助者。以色列打架增加了GDP和订单以及销售收入,哈马斯增加了什么呢,除了等待经费援助,人民生活改善了吗,通过打架收入增长了吗?一般人看新闻是看热闹,但我们要看门道,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只看现象,是看不透任何事的。

今天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