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回向的原理与通行仪轨


  关于回向的理论与通行仪轨

  回向二字,对学佛修道的人非常重要,华严经普贤菩萨有十大行愿,最后第十行愿就是普皆回向,什么是回向呢?无论做什么善事,或称念南无阿弥陀佛,这句佛号是万德洪名,具备有万种功德,我们念佛后,将无量无边大大小小的功德收摄起来,朝向一定的目标送出去,这称为回向。关于回向在华严经上有详细的分析解释,总共有四种意义。  

  (一)回因向果  

  一切事有因必有果,如播稻种于田土中是因,将来成长为稻谷是果,念佛修行的人,念佛就是因,是希望命终以后有个好结果,不再轮回六道。一般不知学佛修道的人,平时胡乱作为,等到命终时,茫然不知投生到何处。所以念佛修行的人,心较安定,因为在我们的生命过程中,有一个大目标存在,无论在家或出社会,守住本分,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希望将来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所以当我们做种种善事时,要将功德收摄起来,向西方净土送出去,念佛或行一切善事,都是为了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结果而做,如此回向称为回因向果。  

  (二)回小向大  

  平时行善做功德,一般人不知回向,将来只得小福报,小善因得小善果,大善因得大善果。回小向大是指行善做功德,不企求人间的福报,而将它回向西方极乐净土,这是念佛行善的第一层目的。第二层目的是为了能真正快速成就佛果,这是大结果。什么小因能成大果呢?在佛法有大乘小乘之分,小乘阿罗汉为自己了生死,不愿度化众生,大乘则发菩提心,  

  不仅自度而且度他,念佛做一切功德是为了自度度他发菩提心,发的心量大,念佛行善的功德就变大了。  

  (三)回自向他  

  自即自己,将一切善的功德全数回向他,他指法界众生。在四十二章经佛作一比喻曰「譬如一炬之火,数千百人各以炬来分取,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之。」,可见自己手中的烛火传送到他人手中,使各处大放光明,如此功德非但未减少,反而加倍的增长。所以念回向文必须真心至诚回向给一切众生,功德才能无限制的增加。  

  (四)回事向理  

  佛法将万事万物分为「事」「理」两方面,一、事,事相指看得见的一切事物。二、理,道理指只能体会、说明而看不到的道理。深一层的道理即是理性,宇宙问的万事万物是如何来的,总源头在何处,这就是理性,万法唯心造,万法都是我们的心性变造出来的,真如本性虽看不到,摸不着,但却是存在的,依华严经的解释,万事万物是心性所变造的,故万法和心性是合为一体的,万法既然是心性所变造的,其本体即是真如本性。我们所见到的事物,若不被外面的现相所执着,我们就能直接悟到事物的本体心性,故华严经中的四种无碍,最根本的是事理无碍,看得见的事相和看不见的理性是相同的。但一般人只看到外表的事相,却看不到真正的理性,无法体会万事万物皆是因缘所生的,是无自性的;如能悟到万事万物是空性的,就是事理无碍。回事向理,是希望将一切事相的功德回向到真如本性,如能体悟到真如本性即成佛了。修净土的人,若能对所作的一切功德不执着,又能将它回向西方极乐世界,如此即回事向理。

  以上是四种回向的意义,我们作回向时能存此四种心,即能真正达到回向的作用。

  「回向」的精神也是源自大乘佛法的,密宗白教刚波巴大师这样说道:「无论修持任何法门,在结尾一定要作回向,回向的真谛意义是无论我们积聚了什麼功德或善业,都不贪执或只想自己拥有,而愿以此功与一切众生分享。」这即是大乘思想的特质。  

  很多人因为自以为不去执着功德利益,而凡有放生皆不去好好回向。孰知因果成熟,是必然之势。不重视回向,会导致大量功德转化为人天福报,为将来往生乃至成佛,形成阻碍。所以每个修行的人,一定要使功德转向出世间的种种成佛利益。而且放生行为,因其是有为法中最为殊胜的功德之故,功德成熟非常迅猛。若放生勤垦,甚至即生福德利益现报,所以放生者切要善于回向。免大量功德流于人天无意义消耗的福报也。  

  该如何回向和发愿呢?在每一次打坐、放生等善事结束之际,就应当将这些善业进行回向。普通的回向方法以前也讲过,即“诸佛菩萨如何回向,我亦如何回向”。如果要往生极乐世界,就需要在此基础上再加入“愿以此善根,往生极乐刹”的心愿,这是回向的方法。其次,每次发愿的时候,也要加入“愿我能往生极乐世界”的心愿。发愿与回向的差别是:发愿时有无善业可以依托。比如说,在做完善事之后发心:“以作此事的善根,我想怎样……怎样……”,这叫作回向。其特点是,发愿之前作了善业,可以说依靠我们的善根而发愿,即是回向;那么什么是发愿呢?无论有没有行善,心里所发的一切愿望,都叫作发愿。其特点是,发愿之前不一定有善行。如果我们能时常发愿:“祝愿我能够往生极乐世界!”那么死亡之后,就能立即往生,所以平时最好能常常这样发愿。今后,我们无论是回向或是发愿时,一定要在普通的发愿和回向的基础上,加入一个往生极乐世界的愿望,每次都要加,这点非常非常重要。

  一般回向是先小后大,即先回向特定的对象,然后进行法界回向。回向譬如是银行存钱一样,把每天做的功德存起来,计划去成就一件什么事,什么目的。久而久之,存款数到了,量变就能达到质变。我们可能在当下,无法做到利益一切众生,没有能力帮助,度化一切众生,但是呢,我们首先要从心态上,心理认识上,要有这个思想,心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一点一滴做起来利益众生,同时也是在为自己积累功德啊。有人就是在每天晚课后进行一次一天的总回向!不过,能在每一次修法,乃至于我们平时念了几声佛号咒语,都接着就回向,是最好的。如果平时在路上,因为情况不便,就简单一些,起心动念即是回向了,有这个心念就行了,简单回向给阿耨多罗三菩提,或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或回向冤亲债主,历代宗亲得到超拔,只要有这个起心动念就回向了。也可以在每天晚上进行一次一天的总回向,把今天所修行之功德回向给自己的发愿,就行了。

  发愿文、回向文有无加持力,与其作者有极大关系。我们凡夫的心念杂,不清净,不净信,因此我们用那些经书或修行成就者所作的回向文就更好。回向文的作者最好是登地菩萨,他们的语言会更有加持力,平时我们也应念诵这种回向发愿文。但从根本上是我们自己而非佛菩萨在决定我们的言行与因果,所以从究竟的角度来讲,回向的效果我们自己的发心来决定的。我们的发心即是回向,即是结果,发心即是果报,你想得到什么,就会得到什么。有人念回向文时虽然也是跟着书本上念,跟着大众念,但你心里想的是什么,这个才是真正的发心,真正的回向,也会成为你最终得到的果报。譬如我把功德回向给一切众生,念着念着,就想到昨天有个人太气人了,心里就不自觉的有个念头,除了他之外,呵呵,那一口气实在难忍啊,这个功德回向就不圆满了。

  再来解释平常通用的回向文。  

  一、小回向,即针对特定对象的回向。某某(称诵经人自己的名字)愿以此诵经(或持咒修法、行善)之功德,回向给弟子(或某某,为他人回向时)(称名)历生历世的冤亲债主、历代宗亲、眷属、孤魂野鬼,愿你们听闻佛法,开大智慧,离苦得乐,早生善处或往生极乐。(念三遍)  

  二、大回向,即法界回向,从各种回向偈中任选其一即可。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愿将一切善功德,回向庄严佛净土。真正的庄严,是在念佛时以至诚恳切的心,无一丝妄念,念到一心不乱,此时心即是佛,佛即是心。修行最重要是修心,将过去一切妄念渐渐收摄起来,变成与佛相同,心如此庄严才是真正的庄严,将此心的庄严回向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此即「回事向理」。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这二句属「回自向他」,他指四重恩、父母恩、众生恩、政治领袖恩及三宝恩。又将一切功德回向三恶道的众生:畜生、饿鬼、地狱,使他们能速速远离痛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这二句属「回小向大」,是指如有亲耳听闻的一切众生,全数都发出菩提心,上求下化,最后成就佛道。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希望尽此世的业报身后,与其它九法界的众生,同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是「回因向果」。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  

  这是末了结归皈敬三宝,三句分别为佛宝、僧宝与法宝。须知,一切佛家的法事,皆因三宝加持力而得成就;例如受戒时,即在皈依三宝的羯磨中得戒,可见其重要性。有些人不懂这个道理,为了标新立异,故意将这三句省略,那是不大好的。以上简单介绍回向文的意义,希望大家都能以至诚恳切的心念回向文,期能真正得到回向的利益。(如幻居士讲述●摘录明伦杂志)

  通用回向文

  日常功课回向偈文一:

  弟子_________愿以此所诵《****经》_____部(或持咒或念佛菩萨圣号)之功德,回向给弟子_______累生累世的冤亲债主,祈请南无大慈大悲******佛(菩萨) 慈悲做主,超拔他们,令业障消除,离苦得乐,往生净土,弟子_______真心求忏悔。(念三遍) 

  注:此回向文是专门指定回向给自己或亲友累生累世的冤亲债主,不用于做其他的回向。也称专回向,小回向。

  如果得重病、夫妻不和、子女不孝、事业不顺等等,皆是业报现前,怨亲债主已来索债,我们要用功诵经或者念佛菩萨圣号,做功德回向给累生累世的怨亲债主,求佛菩萨慈悲做主,超拔他们,业障消除,离苦得乐,往生净土。这样种种困难自然改善,这是根本解决之道。每日所做一切功德(诵经、念佛、求忏悔、行善等),要指定回向给怨亲债主,直到困难改善解决为止,这是从我们所欠业债的轻重缓急的角度来看,进行的回向,是非常合理的。

  常用回向文二:

  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此偈,最常用,此是大回向,也就是法界回向。

  日常功课回向文三: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注:此为普回向,大回向。

  日常功课回向文四:

  愿以此修持之功德,回向无上真法界,回向无尽虚空界,普愿法界众生,一时同获法益,同沾法喜!+  常持之咒三到七遍

  祈愿冤亲债主,历代宗亲,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业障消除,离苦得乐,往生净土,早证菩提!+  常持之咒三到七遍

  附:附小回向偈:  在大回向后面,可加上自己意愿的特别回向(小回向):  

  愿以此功德,回向给生生世世父母,师长和无始劫以来的历代宗亲,六亲眷属,怨亲债主,过去故杀、错杀、误杀的一切生灵及十方法界一切众生,除碍解苦,得大利乐,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同圆种智。

  某某愿以此功德,特别回向某某历生历世的冤亲债主、历代宗亲、父母眷属,愿你们听闻佛法,开大智慧,离苦得乐,往生净土!(三遍)

  或者,自己有其它的什么愿望,也可以在大回向后面附着,只要如理如法,都会得到佛菩萨的加持,至少不会有什么过失。

  常用的晚间睡前总回向文 (每晚睡前可诵读一遍) 

  愿以今日修行积善所有功德,回向一切众生,使他们全部破迷开悟、出离苦海、离苦得乐。  

  愿以今日修行积善所有功德,回向全世界所有人,祈求世界和平,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愿以今日修行积善所有功德,回向所有冤家债主,愿消一切新仇旧恨,共做同修,同去西方极乐世界。 

  愿以今日修行积善所有功德,回向西方净土,愿我今生命终后,能蒙佛菩萨慈悲接引,速得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愿以今日修行积善所有功德,回向一切佛菩萨,祈我全家身体健康,平安吉祥。  

  愿以此功德,回向诸众生。  

  全部归正觉,不负佛深恩。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尽此一报身,同归极乐国。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南无十方三世一切佛菩萨! 南无十方三世一切佛菩萨! 南无十方三世一切佛菩萨!

  这个回向文,是以导归极乐的回向,如各位有其它心愿的,可以念其它佛菩萨名号,也可以念本尊、上师等,或回向给药师佛净土的,或其它净土的,可以换成其它佛菩萨名号。

  有很多老年人,听闻极乐世界好,也想求往生,但能够记得念阿弥陀佛四个字已经不容易了,要他记得那些回向文就不容易,那么就可以来个简易的方法,就是每次念佛,或每天晚上回向一下,一句话,我把今天做的所有功德供养阿弥陀佛,想求什么也可以加上去,不知道求什么,就供养诸佛菩萨或一切众生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