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神论与无神论


        《智慧论》有10处新加注。这里选登四段加注。

202131日加注:人类信仰的支撑条件在于“定数”之信念。有神论尊崇定数,无神论也相信定数。在辩证唯物论词典里,“定数”被解释为“注定”或“必然”。你若向北注定背南,你若新生必将衰老;有存在就有消亡,消亡转为新的存在;有兴盛必有衰败,衰败孕育再度崛起;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这一切都是定数使然。自然有自然的定数,社会有社会的定数,人有人的定数。那么请问哲学家:为什么都相信定数,而人类的信仰却并不相同呢?答案是:谁主宰定数。)

202131日加注:人类哲学思想非起源于科学判断,而源于口口相传的古老传说。远古时代一切非人力所及的自然现象都被视为神奇、神力、神意。那时的自然演变和社会演变“定数”被赋予人性化注解和演绎,这就是与人同形却“神通”无边的各类“神主”形象产生的根源。这使我们看到,有神论与无神论的真正区别在于:把自然力之神奇是归于物质运动规律,还是神意、神通的主宰?显然,科学的自然力定数只能为拥有先进文化的人所掌握,而那些亲近通俗文化的人更容易信奉有神论,于是,神佛的神通广大成为部分人类万事通辩的方法论。)

202131日加注:当我们通过辩证唯物论3.0版拉近了有神论与无神论距离时,是否想到了道教、佛教等宗教学说的发展方向?人类信仰的支撑条件在于“定数”之信念。让人类命运之“定数”服从客观的自然力定数、服从社会和谐发展之定数、服从与人为善之定数,再把这种定数寄予与人同形的神佛、寄予神通无边的人性化演绎,那么,辩证唯物论与中国有神论学说便有了神奇的交汇点。是的,包括老子的《道德经》在内,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之根都有些许糟粕必须扬弃。)

202131日加注:有学者认为,一些杰出科学家到了晚年热衷于研究佛经、《道德经》等,且发现现代科学实则是在验证那些古老经书的一个个论断,由此判断人类科学事业乃至马克思主义哲学似乎都是在步宗教之后尘。是吗?远古文化自口口相传神的传说始,即开启了自然力定数的人性化解说。远古文学与哲学总是以猜想或想象的神力描述自然力,但此并非是科学,也绝非辩证唯物主义学说。别说是佛经,即便是普通文学作品也同样蕴含着丰富的科学想象力。辩证唯物论3.0版何以要倡导少年科学爱好者读一点文学作品,原因恰恰在于人脑的想象力总是先于科学发展给予自然力定数一些有启发的主观臆断。)

                     作者:胡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