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沟通的本质,看网络视频授课的局限性】


【从沟通的本质,看网络视频授课的局限性】

 

学习过《管理沟通》或者《组织行为学》中“沟通”章节的人都知道,沟通的首要特性是:“感知”。除非能够有效地“感受”、“感觉”到,才可能有“理解”和“认知”。

而感知不是逻辑,而是经验。这意味着人最先感知到的总是一个整体轮廓,而不是某个特质或个体特征,它们只是整体的某个或某些局部而已。

在真正的“交流”和“沟通”中,我们不能把“无声的语言”,比如整体语境、表情姿态、语气语调、交流者的处境、特定的文化以及社会因素等特质,与我们说出来的话分割开来。事实上,没有这些“无声的语言”,人们说出来的话就没有意义,更不用说还想要交流和沟通了。

最简单的一个例子,同样的一句话,比如,“很高兴见到您”,如果说话的语气(甚至只是音调)不同,给人的感觉也安全不同:或者觉得热情,或者觉得冰冷。可见,同样的话,“无声的语言”不同,含义截然不同。借用人际关系学派的一句古老谚语:“仅靠语言或文字就能实现的有效沟通是不存在的,真正实现有效沟通的总是整个人。”

由是观之,如果我们寄希望于仅仅通过视频中参与者(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的“大头像”、仅仅通过“文字弹幕”的表达参与(更别说这些文字弹幕经常表现得杂乱无章、各说各话)就想实现有效的沟通、交流和学习,基本上没有可能。

因此,从沟通的基本原则看,网络视频授课针对那些只是“单向传授或灌输”类的课程效果,或许影响不大。但是针对要解决不确定性问题、要根据情境一事一议、需要老师和学生深度交流和互动、实战性和经验性都很强的管理类课程(特别是针对中高层管理者的管理类课程,他们需要解决的问题与具体情境和个体经验的依赖性更强),就目前的条件看(无论是技术条件,还是人类接收信息的特性变化的程度),网络视频授课的局限性其实还是无法克服的。线下授课(高管则需要线下、小范围、面对面、深度研讨式授课)仍然是无可替代的选择。

 

【程建岗: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MBA校友导师、人力资源管理协会常务理事;清华大学职业经理训练中心“整合实效管理”首席专家;[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