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黄桷垭三毛故居


 

  探访黄桷垭三毛故居

  在南山盘旋而上的黄葛古道,青石蜿蜒如故,黄葛浓荫依旧,山谷苍翠,古木参天,高大的黄葛树,枝杆粗壮,随性张扬,绿叶如盖,葱茏翠绿;根茎盘错,刚劲有力。黄葛古道的终点,也是黄桷垭老街入口,从玻璃栈道书屋,从老街小巷,都可以到三毛故居,眼前青山如黛,是一个充气生机、空气新鲜的好地方。

  读大学时,看过三毛写作的《撒哈拉的故事》,因寻找三毛故居而发现黄桷垭古街。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 黄桷垭正街145号就是三毛的故居,是四合院的青瓦木屋,上下两层。三毛,原名陈懋平(后改名为陈平),1943年出生于重庆,1948年,随父母迁居台湾,从出生到六岁都生活在南岸黄桷垭老街的旧居,1989年曾回到过这里。斯人已逝,芳馨永留,三毛故居吸引了众多喜爱三毛的读者前来追寻三毛的足迹。

  据介绍,她同父母、姐姐一起在黄桷垭老街的生活了五年,直至迁往台湾。幼年的三毛,在黄桷垭时,喜欢荡秋千、看宰羊、戏水缸、逛坟地,特别喜欢看张乐平的《三毛流浪记》漫画,后来从事写作后,就取笔名为“三毛”。 三毛与黄桷垭结缘,并与这里的一草一木结下骨血般的深情。三毛姐姐陈田心表示,黄桷垭是三毛出生地,在这里她度过了五年童年时光,是她永远的家园。1987年,三毛曾经回到她的故土,就是想要找到她童年居住过的那座小木屋。所幸木屋尚在,三毛站在木屋前面眼含热泪,孤独而充满勇气的童年塑造人生性格、命运,特立独行也让她的才思在文坛独领风骚,引发变革社会人们的共鸣。

  三毛曾先后到过59个国家和地区求学、旅居,发表作品23部,约500万字,创作了《梦里花落知多少》《撒哈拉的故事》等代表作品。作品,被广泛译成英、法、日、西班牙等15国文字,“三毛热”一时风靡全球。

  三毛故居墙壁上有三毛的一段文字:“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欢的姿势。一半在尘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一半洒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游人留言“千山万水来到这里,只为寻找你的足迹,愿远方的你安好!”“终于来到你出生的地方,虽然艰辛,但终究会到达!愿一切安好!”“漂泊的人终会靠岸,我终于知道你从哪里来!”

  “幽幽南山上,黄葛古道来。青青石板路,商贾马蹄响。绿绿树荫间,清风拂面爽。浓浓老街味,散发古色香。”黄桷垭古街修缮三毛故居,如果从商业角度,这是一着妙棋,因为游客、读者寻找三毛故居而发现黄桷垭古街;如果从文化角度讲,位于山清水秀的三毛故居,是文艺青年和三毛读者的精神栖息地、灵魂的港湾,一点也不为过。

  蔡律  2021年 2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