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毛泽东的“矛盾论”运用唯物辩证法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斗争的实践经验,从两种宇宙观、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主要的矛盾和次要的矛盾方面、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等方面,深刻地阐述了对立统一规律。而对立统一规律则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的思想。时至今日,“矛盾论”仍然广泛运用在我们新时代的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也是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思想指引。在今天,我们不得不说,伟大领袖毛主席作为开国领袖的智慧和远见,他的深刻,他的胸怀,他的高度,很难超越,为毛泽东思想点赞!
关键词
矛盾论, 辩证法,对立统一规律,形而上学,新时代
正文
1.作者简介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诗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1949至1976年,毛泽东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被称为毛泽东思想。因毛泽东担任过的主要职务几乎全部称为主席,所以也被人们尊称为“毛主席”。毛泽东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也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
戒骄戒躁
毛泽东同志的一生有众多著作,因工作便利,我也曾亲临毛主席的办公室和寝室参观,主席的床上堆了半床书,床的另一半用来睡觉,他的书桌上也是满满的全是书,我们现在的年轻人能读书破万卷的有几个?大多数都不能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人和人是有差距的,但我们还都是人类的一员吧,这一点都一样,战胜自己,克服懒惰,向毛泽东同志学习。不要求著书立说,至少也要阅读,作一个不空虚不浮躁的人!读书能明理,读书能静心,清心,读书还能让你明志,读书也能让你深刻!毛泽东在《矛盾论》创作的初衷就是指出矛盾的根源,消灭矛盾的危害,正确认识矛盾的辩证存在,错误的风气不可扬,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等错误思想更不可兴,毛泽东作为党的主要领导人,必须保证党的正确领导,明确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普遍真理,纠正“左倾机会主义”,从根本上统一党的思想,在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道路上,必须戒骄戒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才能成就革命的胜利。这里的浮躁和踏实就又形成了一对矛盾的对立统一!
矛盾论在生活中的应用
毛泽东主席所说的“社会的变化,主要地是由于社会内部矛盾的变化,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阶级之间的矛盾,新旧之间的矛盾,由于这些矛盾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前进,推动了新旧社会的新陈代谢。”毛泽东所讲的这一席话是对的,因为,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我们只有在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才能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在发展中进步,在进步中发展。这又是一对对立统一!
“高等数学的主要基础之一,就是矛盾......”
“就是初等数学,也充满着矛盾。......”
列宁也这样说明过矛盾的普遍性:“在数学中,正和负,微分和积分。
在力学中,作用和反作用。
在物理学中,阳电和阴电。
在化学中,原子的化合和分解。
在社会科学中,阶级斗争。”
毛泽东同志的深刻,体现在方方面面,每一个细节都是那么的辩证和统一!
今天和明天,过去和未来,上和下,里和外,热和冷,能屈能伸,不屈不挠,不卑不亢,快乐和悲伤,健康和病痛,在每一个角落,你都可以发现这些存在的矛盾,和矛盾的存在!研究问题和不研究问题,是不同的,也是相同的,最多就是认识的不同,可这些矛盾的存在就是辩证统一的,你能说没有深刻认识就是不对吗?形而上学的是滥竽充数的,不实用不能解决问题,这样的思想是堕落的,在某种程度上,是卑鄙的,甚至会滋生细菌,还会腐蚀人们的大脑,行为,从而一蹶不振!《矛盾论》对错误思想的批判,是嫉恶如仇,是眼里不揉沙子,是严谨治学,是积极向上,我们不仅要学习矛盾论的方法,还要学习矛盾论赐予我们的良好品质,我们要肯定矛盾论的科学性,更要抓住矛盾论的实战性,只有经得住考验的理论才是真理论!
4.《矛盾论》著作简介
《矛盾论》是1975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哲学著作,作者是毛泽东。《矛盾论》是毛泽东哲学代表著作。它是毛泽东继《实践论》之后,为了克服存在于中国共产党内的严重的教条主义思想而写的 。实践出真知![1]该书运用唯物辩证法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斗争的实践经验,从两种宇宙观、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主要的矛盾和次要的矛盾方面、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等方面,深刻地阐述了对立统一规律。而对立统一规律则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的思想。
《矛盾论》约25000字。一个引言,六个部分。引言说明研究事物的矛盾法则的重要性以及不得不涉及的广泛问题。除了引言外,分六个部分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唯物辩证法关于对立统一规律的基本原理,最后有一个结论。
《矛盾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系统地阐述对立统一规律的哲学专著,其论述紧密结合中国革命的实践,因而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奠定了哲学基础,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矛盾论》一书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从宇宙观的高度,指出用孤立的、静止的和片面的观点去看世界是形而上学的基本特征,而且指出形而上学是简单地从事物外部去找发展的原因,否认唯物辩证法所主张的事物内部矛盾引起发展的学说。书中还阐明了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指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一个只讲轮廓,不谈细节的人,思维是不健全的。就像人体西药骨骼,也需要肌肉!
全面论述了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的原理,指出矛盾的普遍性包括两方面的含义:其一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其二是指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该书从 5个方面系统地论述了矛盾特殊性的理论,明确指出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关系,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二者相互区别、相互联结又相互转化 。并提出了“ 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的论断。个性和共性,非共鸣和共鸣,不同点和相同点。
论证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方面的原理,认为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是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的客观依据,规定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方面的定义,说明了找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方面的方法论意义,并论述了矛盾对立双方相互转化的根据和条件。在主和次的区分上,有着不同角度不同观点的处理方式,是矛盾的平衡和不平衡,和火候的把握密不可分!
具体地阐明了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相互关系。认为对立的统一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对立的互相排斥的斗争则是绝对的;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你第一,他第二,是暂时的,你和他的竞争是绝对的。
分析了矛盾斗争的两种基本形式即对抗性的矛盾和非对抗性的矛盾,并指出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相互转化,即融会贯通,孙悟空七十二变,想怎么变都可以。这是矛盾从对抗性和非对抗性的相互斗争到了相互融合的状态,形成了更高的境界!由敌变友了!
5.新时代的矛盾论
2018年, 我们走在新时代的道路上,矛盾论虽然已经八十余载,但其阐述的哲理始终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民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砥砺前行的路上,风雨过后总会有彩虹。对立统一,世间万物的存在都是这样,有白天,就有夜晚,有春夏秋冬四季轮回,也有阴阳相生相克,金木水火土,你非拿矛去戳盾,那么盾也是可以去抵挡矛的锋利,到底是矛好,还是盾好呢?一个人既卖矛又卖盾,岂不是自相矛盾?为什么战士打仗总是矛和盾都拿呢?因为一要攻击对方,二要保护自己。相互存在的同时,又相互排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奔向富裕生活,奔向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时刻铭记的一点是:人民!为人民服务,才有人民为党,党为人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党和人民又是相互依存相互对立统一的。人民共和国,只有人民才是共和国的根基!伟大的中国梦,有你,有我,有他!伟大的梦是一个个人民的小梦想编织成的,一滴水汇入江河,一人拿出一元,我们有十几亿元人民币,你们说中国富不富,中国强不强?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地大物博,天高云阔,面对小小的心灵,我们何其渺小,但我们又有多么自豪,一切的畅想,都是那么的和谐美好,因为我们不曾有矛盾,我们也不希望有矛盾,因为我们是发展路上的一员,我们不能掉队!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辩证唯物主义,中国梦的实现也离不开辩证统一的矛盾论,借鉴方法,吸取经验,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毛泽东同志的《矛盾论》思路清晰,站得高,看得远,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决胜小康的指路明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伟大实践的奠基石![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注释
实践出真知!《荀子》:行胜于言 实践出真知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屈原
参考文献
《矛盾论》人民出版社 1975年12月 第一版
《毛泽东选集》1951年 第一卷 《实践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