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互联网到产业互联网


 

产业互联网其实是相对消费互联网而言的。正是因为如此,我们在消费互联网时代以C端用户为主要改造对象,等到了产业互联网时代之后,我们便需要将改造对象转移到B端用户身上。这本来是一种正确的转移。然而,在流量思维的影响之下,很多人将这种改造对象的转移看成了再度获取流量的方式和手段。

数字化浪潮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过去 20 年科技公司特别是以信息技术、网络科技为基础的公司在全球经 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这一趋势在未来 10 年还会继续,甚至会进一步加强。正如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转 变,信息社会的深化发展是不可逆的趋势,并且依然潜藏着巨大的机会。

从技术发展路径看,视图化操作系统、Internet、搜索引擎等技术推动了 PC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移动网络、二维码等技术提供了移动互联网爆发的基础,传感器、5G 网络、RFID、AR/VR、无人驾驶 等技术的突破将开启产业数字化的新征程,而云计算、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将成为未来产业数字化的核心驱动力。

从人为单位到物为主体。在消费互联网阶段,无论是 PC 电脑还是智能手机,服务主体都是以人为单位,而 产业互联网阶段在 5G 等技术的突破下,网络对象从人扩展到物。这一变化使得产业数字化的浪潮将进入全新阶 段,制造业、零售业、医疗、教育、交通甚至农业等产业,都将迎来大跨度融合。

从线上经济到虚实结合。就像张小龙在年初的微信公开课上所言,消费互联网主要做的事情是“把人们的 生活搬到线上”,从这个角度看消费互联网创造“虚拟经济”为主。而产业互联网则打会打破虚拟与现实的壁垒, 其会将数字化技术赋能于物理空间,从而创造更大规模的经济增量。在过去两年中我们已经可以看到相关的发 展趋势,比如阿里巴巴从电商到新零售的战略推进,比如微信小程序对线下商业场景的赋能,再比如各种传统 行业内新生的 Saas 服务等等。

产业互联网将引发的行业趋势包括且不限于以下四方面:1.产业链数字化纵向深入,比如智能仓储;2.商 业角色重构,比如 C2M 数字化工厂;3.科技新品爆发,比如无人驾驶、智能家居等;4.新型商业模式诞生 ,比 如结合新型可穿戴设备的智慧医疗等。在下文中,我们将从产业互联网基础设施云计算、C2M、智慧办公、智慧 餐饮以及智慧出行等方面窥探产业互联网的冰山一角。希望能抛砖引玉,引发大家对产业数字化这一数字经济 新趋势的更多探讨。

因此,产业互联网的发展必须坚持共生共赢的“宽平台”,破除零和博弈的“窄平台”规则,走“去中心化”的开放之路。发展的主体应该是产业自身,互联网企业更多将是与传统产业领域的竞争优势形成有效互补,以少数股权投资或战略合作等方式融入其中,成为传统产业和公共服务机构转型升级的数字化助手,做好连接器、工具箱和生态共建者,推动跨企业、跨行业、跨市场、跨国界的产业协同和资源优化配置,共同打造一个繁荣共享的“数字生态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