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6时38分,河北唐山古冶区发生发生5.1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京津冀多地区震感明显。
同日,唐山市应急管理局回应称,此次地震属于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余震。
关于这一说法,我深表怀疑,为何44年前一场7.8级的大地震会余震至今?
解释:
唐山余震判断依据是,主要是看震中地区是不是发生在原来地震的地震带上,而且震级小于主震震级。
此次地震位于原唐山大地震的地震破裂带上,且震级小于当年主震震级,因此,这次5.1级地震属于“1976年唐山大地震较强的远期余震”。
世界上有的地震学家认为,有的大地震的远期余震可能延续百年以上,大地震发生以后,它会造成一个相当长的破裂带,这个破裂带的应力和应变的调整会持续很长时间,在调整过程中会产生很多小的破裂,便会发生好多余震。
【唐山+地震】
关于地震,我们对唐山当年发生的那件事情一直不敢回忆。
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53.8秒,唐山丰南一带(东经118.2°,北纬39.6°)发生了强度里氏7.8级(矩震级7.5级)地震,震中烈度11度,震源深度12千米。
街道、铁路在强烈的摇撼后,变形、倒塌……无数高楼倒塌,656136间民用建筑倒塌,受损率高达96%,在市区已经找不到一幢完整的建筑。
23秒内,一座拥有百万人口的城市,变成废墟,场面触目惊心。
这一次地震,共造成242769人死亡,这不仅仅是一组数字,而曾经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有些人失去了生命,有些人受伤残疾,许多人在轮椅上度过了后半生,这是灾后,唐山街头的场景。
灾难的来临,总是这么突如其来,似乎前一秒在眼前的人,下一秒却连再见也说不出口了。
【电影+记忆】
大家可能都看过部电影——《唐山大地震》,小编只看过一次,看完之后流出的眼泪让我感到当时那个城市的悲伤,我提不起勇气再去看第二遍了。
印象最深刻的是,地震当中一位妈妈的儿子和女儿都被压在水泥板上,但是这位妈妈只能救一个人,最后她救了儿子。有人说这位妈妈很残忍,但是事实上她才是最痛苦的那个人。
你没经历过这种事情,又怎么会明白,让一个妈妈选择自己两个孩子谁生谁死,是多么残忍的一件事情。
有一个经历过汶川地震的人的回忆:
地震前一分钟——平凡;地震中两分钟——混乱;地震后三小时——茫然;地震后十小时——孤独;地震后一天——互助;地震后七天——归来;地震后二十天——余悸;地震后一个月——温暖;地震后六年——坦然;地震后九年——远忧;地震后十年——追忆。
很多年过去了,现在重提地震话题,并不是为了再揭伤疤,而是为了告诉那些曾经珍爱的人们:你们未走完的路,我们还在前行。
余秋雨说:生命,是一树花开,或安静或热烈,或寂寞或璀璨。红尘路漫漫,能有几回欢?
当乌云遮住了太阳,等一等天就晴了,相信,终会迎来阳光。
感恩生命,珍惜拥有!中教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