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前几天在朋友圈因为“摆地摊”来的一场狂欢吗?
小摊小贩们高兴了,城管高兴了,就连上班的白领也很高兴。
因为摆地摊,可以让白领人群在下班后多一个收入,既可以提高自己的收入,还能丰富自己的生活。
更有一些因为摆摊走上了致富的道路的例子,这些信息刺激着我们的神经,似乎在督促着我们,人家都已经买车买房了,你还没出摊呢?
当时看小编也是热血沸腾,本来想着也可以带着中教数据库学术平台出去摆摊,后来一想,中教数据库智能投稿直通车是可以在线一键选刊和一键投稿的,干嘛要去费时费力的去线下让别人去忙活呢?
玩笑归玩笑,但是,你如果真的要去摆摊儿,并不像朋友圈说的那么简单,你得先了解清楚,哪些区域明确可以摆地摊?什么时间段?这个区域主要可以贩卖什么?另外,摆地摊中,哪些行为可以,哪些扰民行为或被禁止等等。
从用户角度看,地摊经济确实有更重的“人间烟火”味。
但是出来摆摊的人,大多是因为疫情而焦虑的人。
朋友圈的“摆摊说”那么热闹,是因为害怕自己赶不上风口而焦虑的人,越来越多了。
【摆地摊不容易】
摆地摊作为一种原始的商业模式,现在又重新作为刺激就业和经济的方式,最终还是得回归商业。
没有经验的摊主,如果你销售的商品没有明显的质量优势,或者是价格优势,你将遭遇到最多的情况是,上前咨询的不少,一听报价,基本是连砍价步骤跳过,直接头也不回地离开。
而且还要面临着旁边相同商品摊贩的竞争,如果你的价格比人家的高,那么你的商品自然也就无人问津了。
最后你可能会做好最坏的打算,能回点本就回点本吧。
结果就是不说盈利,也不提人力、汽车燃油、摊位布置成本之类的成本,单纯连商品的成本估计都没有赚回来。
可能你累瘫了回到家中打开手机看到朋友圈,这里面的大家依旧喊着要去摆地摊,依旧在为地摊狂欢。
【北京哪里适合摆地摊】
前几日,在网上就流传了一份“北京109处摆摊地点大全”。列表中,列了一共109处北京地点,并且称这109个地点可以合法摆摊等等。不过令人遗憾的是,大家都马上要准备备货练摊了,官方却直接站了出来进行了辟谣:有关部门称:“目前没有接到相关通知,网上传的那些地方未经官方认可发布,不可相信,城管依然会对所管辖的区域进行管理。希望大家耐心等待官方的通知。”这一下子就是给很多人浇了一盆冷水。
根据以往地摊经济的迹象来看,北京适合摆地摊的地方有这么几个地方:
写字楼周边,上班人流量较大,且有一定经济能力但是日常不经常进行高消费的人群。
大学学校周围,这类人不能承受高消费,故相对消费较低的地摊,就是他们日常购买东西的首选。
地铁口周围,东西可以比较杂,可以根据人的需求,来决定在这里卖什么。
虽然摆地摊虽然能促进就业、振兴经济,但是摆地摊同时也要考虑到环境问题、安全问题等等。须有一套完整的方案后,在北京才可以摆起地摊。
【“摊王们”的梦,碎了!】
地摊经济是因为疫情得以控制,有所复苏,所以最主要的因素还是“疫情情况”。
6月15日0—24时,北京新增确诊新冠病毒患者27例,一时间,原本轻松下来的北京一下子进入紧急状态,很多学校暂停学生返校,很多企业要求员工在家办公,更有一部分小区实施封闭式管理和检查。
如此一下,谁还会上街去逛夜市,谁还会逗留在小摊贩面前购买商品。
同时,因为北京新冠疫情防控形势出现反弹,6月15日按照北京市商务局的要求,“北京消费季”线下各种仪式、发布会、现场展卖等易造成人员聚集的促消费活动取消或推迟。
没有了顾客,“摊王们”的梦,碎了!
所以暂时不要提去摆摊了,我们首先得活着,健康的活着,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