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闻到的味道和吃到的味道很多时候是不一样的,相信很多人都有这种体会。比如最典型的就是学生时代最擅长的厨艺:泡面。很多时候,闻到别人泡面的香味,瞬间就有了食欲,尤其是在夜晚饥肠辘辘的时候,这个时候恨不得马上来一碗泡面解馋,结果等真的吃到嘴里,却感觉不如最开始那种喜欢的感觉了。甚至到最后,觉得要加很多辅料才能下咽。?
事实上,大部分食物都是如此,我们闻到的各种气味,和吃到嘴里后的感受,似乎总是存在差异,甚至完全是两码事了。甚至举个极端的例子,当我们感冒的时候,典型反应是鼻塞,这会导致我们的嗅觉系统受到影响甚至短时间失灵,这种情况,吃饭可以用一个成语来形容,那就是味同嚼蜡。
究其根本原因,那就是我们的嗅觉才是饮食中的第一大感觉系统,人体拥有足够强大的嗅觉系统,鼻子这事我们嗅觉受体最集中地地方,2004年诺奖得主艾克谢尔(Richard Axel)和巴克(Linda Buck)就是因为研究嗅觉获奖的,他们找到了人体负责嗅觉的1000多个基因,这些基因编码多种嗅觉受体,它们分布在鼻腔上端的内皮层薄膜,精细的感受到外来的气味然后传递到大脑中的嗅觉处理系统中,让我们能感受外来的气味。
而反观我们的味觉系统呢?尽管我们的舌头上拥有很多的味蕾,但是它们本质上只能感受酸甜苦咸这几种基本味道,至于辣,目前还认为是一种刺激的结果。
所以,嗅觉系统是远比味觉系统强大的存在,当然,这也是进化的选择,毕竟味觉系统是吃了才会有的感觉,而嗅觉可以不需要直接接触就实现的,这对于激烈的生物竞争来说,更有优势,不仅仅是吃货的问题,更涉及到了生命安危以及繁殖信息传递等诸多作用呢。
既然人体有如此强大的嗅觉系统,能否更好的利用好呢?我觉得香味散发就是一个很好的思路。
比如典型的是各种空气清新剂、香料等,就是把那些散发香味的化学物质收集起来,慢慢释放,这样可以让我们闻到香味。
健脾通窍汤疗法审证求因,辨证用药,健脾通窍汤VS嗅觉失灵三大阶段!
第一阶段:宣肺清热,清肺通窍
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香臭矣。肺主一身之气,掌管呼吸。鼻作为气体出入的通道,与肺直接相连。因此,鼻的通气和嗅觉必须依赖于肺气。肺气调和,才能鼻窍通利、嗅觉灵敏。
第二阶段:健脾益气,升清通窍
脾主肌肉四肢,五脏六腑皆赖以养,人的脾胃有后天之本之称,它是人体体力产生的直接动力;健脾益气升清将水谷精微上输心、肺、头目,并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全身。
第三阶段:化瘀除湿,养心通窍
化瘀除湿,通经络,加速气血流动,使嗅觉神经得到濡养,以综合调理受损的嗅觉神经细胞为基础,修复营养已受损的病态细胞,使嗅觉神经抑制失常的病态细胞达到恢复正常的功能。
如想了解更多请添加微信:sycyt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