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世界风险及其格局演变


    世界风险及其格局演变
 
    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大流行给世界各国的公共卫生系统带来了巨大压力,全球最发达经济体纷纷采取应对措施,数百万民众接受隔离。此次疫情将导致重大的人员损失;为遏制疫情蔓延所付出的艰苦努力,也会相应带来沉重的经济代价。粮食危机、政治危机、军事冲突、社会稳定及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风险概率日增。据《2020全球风险报告》预测,未来一年国内和国际分化风险以及经济放缓风险将进一步加剧。78%的调查受访者表示,他们预计“经济对抗”和“国内政治分化”风险将在2020年进一步增加。ohnDrzik,Marsh&McLennanInsights主席认为:国家之间和国家内部的对抗进一步加剧,在应对某些关键的全球性问题上,全球各国的紧迫感不断增强。”
 
    全球专家还认为,极端高温天气、自然生态系统破坏以及旨在破坏运营和基础设施或者窃取数据/金钱的网络攻击风险也将进一步加剧。值得注意的是,在本次调查的10年展望内容中,按照概率排序的全球五大风险全部为环境风险,为历年来首次。这五大风险包括,带来财产损失、基础设施损失及人命丧失等重大损害的极端气候事件;政府及企业采取的气候变化缓和与调整措施的失败;人为环境破坏及灾难,包括环境犯罪,如土壤破坏及放射性污染;将对环境带来不可逆后果的主要生物多样性损失及生态系统崩溃;导致人类及工业资源的严重枯竭以及地震、海啸、火山喷发及地磁暴等主要自然灾害。
 

全球气温升高超过1.5度将有灾难发生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气温上升幅度控制在1.5摄氏度以下】的研究报名称,世界现在完全偏离了轨道,正朝着3摄氏度的目标前进。但这项新的研究表明,超过1.5摄氏度将危及地球的宜居性。而1.5摄氏度的“门槛”可能会在短短10年内,也就是2030年超过。
 

气温上升幅度控制在1.5摄氏度以下
 
    风险展望:未来十年的环境风险受到更多关注
 
    在过去十年中,人们对环境风险的担忧一直在上升。在调查的未来十年风险展望部分,环境风险首次占据发生可能性最高的长期风险的前五位,而在影响力最大的长期风险中,环境风险则占了三席。
 

资料来源:2020全球风险报告
 
    报告认为,这说明世界不能坐等地缘政治无序状态的迷雾自动散去,“显然需要采取多个利益相关者协同合作的方式降低风险”。环境风险居首报告称未来10年按照发生概率排序的前五位风险分别为:极端天气事件(如洪灾、暴风雨等);气候变化缓和与调整措施失败;重大自然灾害(如地震、海啸、火山爆发、地磁风暴等);重大生物多样性损失及生态系统崩溃;人为环境损害及灾难。
 
    同时,未来10年按照发生影响严重性排序的前五位风险为:气候变化缓和与调整措施失败;大规模杀伤武器;重大生物多样性损失及生态系统崩溃;极端天气事件(如洪灾、暴风雨等);水资源危机
 

应对全球灾难
 
    研究表明世界发展的五大趋势:不断加剧的收入和财富分化,不断变化的气候,日渐严峻的社会两极分化,日渐严重的网络依赖性,老龄化人口。塑造世界风险的五大重心:首先,持续低迷的增长与高负债和人口结构的变化造成了一个容易导致金融危机和不平等状况日益加重的环境。与此同时,腐败之风和短利主义盛行,再加上经济增长收益分配不平等,这一切都在表明资本主义经济模式或许不能满足大众的需求。世界秩序变得更加多极化,使得全球合作面临沉重压力。然而,就在此时,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从根本上改变社会、经济,以及商业经营方式。正当人们竭力重申因全球化而变得模糊的身份之时,决策正越来越多地被情绪左右。
 
    持续的政治和社会变革所带来的风险,包括民主制度所面临的挑战,公民社会空间日渐紧缩,以及过时的社会保障体制。与第四代工业革命所带来的新兴技术相关的风险,以及与此关联的监管挑战。全球合作减少并更加倾向于内向型发展,而这些威胁也带来了应对全球风险及其背后趋势的机遇。
 

图1.世界风险-趋势关联图
 
    未来一段时间内,地缘政治危机仍将成为影响世界政治局势的焦点所在;1:大国在焦点地区和热点问题上的妥协与冲突有可能直接影响地区或某一国家的政治局势走向;2: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仍显不足,“弱复苏”态势仍将持续,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寻找新的经济增长动力、启动或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将是大部分国家不得不面对的重大课题。3:全球卫生安全新冠疫情突发多因素影响各国政治和安全局势。未来一段时间内,多种因素相互叠加,将持续影响区域及各国政治和安全局势。
 

世界两个超级大国
 
    在国际地缘政治风险加剧和保护主义盛行的大环境下,加强和促进国际合作是其中最关键的解决方案。此外,当包括5G、人工智能和智能制造在内的科技飞速发展的同时,我们需要运用更灵活、更具适应性的监管制度和风险管理方式来预防随时可能发生的网络攻击。随着人口老龄化和贫富差距的飞速加剧,我们需要完善社会保障机制,以适应当今自动化水平更高和预期寿命延长的社会。
 
    《2015-2030年仙台减少灾害风险框架》是简明扼要、重点突出、具有前瞻性和注重行动的2015年后减少灾害风险框架,提出的未来15年全球七大减灾目标是:
 
    1:大幅减少全球灾难死亡率;大幅减少受影响的民众人数;减少与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相关的经济损失;大幅减少灾害给关键基础设施带来的损失以及对基本服务的干扰,其中包括卫生和教育设施;在2020年前增加制定了国家和地方减灾战略的国家数目;促进国际合作;增加获得多灾预警系统和减灾信息和评估的机会;
 
    2:成果文件中通过的四大优先行动事项包括:了解灾害危险;加强减少灾害的治理工作,以对灾害危险进行管理;投资于减灾,以增强抗逆力;加强备灾,以开展有效应对行动;加强恢复、复原和重建工作。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宣布了一个新的为期十年的全球计划,以支持各国在减轻灾害风险方面做出的努力。本项目将以五十个国家为对象,十年为期,聚焦五个重点领域:风险意识与预警机制、风险导向的治理模式、防灾、抗逆力建设以及地方/城市减灾。
 
    未来我们仍要面对的风险值得全球精英和大众关注
 

图2.世界风险格局演变(2008-2017年)
 
    地缘政治动荡
 
    很多国家的政治出现分化和“倒退”,国际关系进一步恶化。这些动荡可能持续存在,导致各国在关键优先领域的合作努力受到挑战。
 
    经济风险
 
    随着大国之间经济对抗的日益加剧,全球经济呈现出一致放缓的迹象。
 
    气候问题应对不足
 
    自然巨灾频发,其造成的影响也愈加深远,在此背景下,国际公约的约束力不强,给投资者和公众的行动带来了压力。对于各国来说,2020年是关键的一年,各国应当以此为契机加速实现重大减排目标并推动适应性投资蓬勃发展。
 
    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影响
 
    许多生态系统都在衰退甚至面临灭绝的风险。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将给社会、经济和地球健康带来不可逆转的后果。
 
    技术治理不足
 
    新兴技术风险可能破坏社交网络、危害经济稳定、加剧地缘战略竞争并给国家和国际安全带来压力。要更好地应对系统性风险,需要在各个层面对技术治理实行重大调整和更新。
 
    艰难运行中的卫生体系
 
    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人口和技术趋势正在使全球卫生体系承压。虽然变革性技术、药品和保险可以改善医疗保健水平,但它们也带来了新的风险,迫使人们不得不做出新的权衡取舍。
 
本文参考《全球2020风险报告》、中智科博研究院2018应急安全产业白皮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