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导师说:“老板财税必修课—财务合规与合理节税”成功举办


 主办方:京东云创新空间(怀化)

联合主办方:共青团怀化市委

协办方:怀化优投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活动主题:老板财税必修课——财务合规与合理节税

 

【导语】一个企业从萌芽期到成长期,再到成熟期,不仅仅是代记账还有战略型财税。而且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本是资本“寒冬”的时代更是雪上加霜。企业如何做好财务与资本化的战略布局?如何管理好财务?以及企业的用工合规与成本控制...这都是企业家迫于解决的问题。

线上导师说:“老板财税必修课—财务合规与合理节税”成功举办

 

由此,本期由优投空间、优投学院、京东云(济南)创新中心、京东云创新空间(怀化)等联合举办的线上"导师说"公益直播,专门邀请了省心办创始人于景晨先生,在2月26日下午15:00—16:00,进行了线上直播课程,主题为:“老板财税必修课——财务合规与合理节税”,为早期项目和创业者进行分享并在线答疑解惑,受到一致好评。本文整理了于景晨导师的部分分享精华,了解详细内容,推荐收看完整回放。

 

本期导师

线上导师说:“老板财税必修课—财务合规与合理节税”成功举办

 

 

●于景晨 ●

省心办创始人

国内知名高级财务专家和战略财税导师,担任长江产融商学院、睿艺学院、勺子课堂、洪七公外卖课堂特聘财税讲师,并担任多家上市公司及大型企业战略财税顾问及培训讲师。

精通企业财务管理、税务筹划、资本运作、投资融资、风险控制、新三板指导、IPO、市值管理等领域;尤其擅长以SAAS、ERP等技术手段进行企业内控,形成业务、财务一体化管理,为企业提供精益管理与战略财税相结合的全案咨询服务,辅助企业家进行财务分析与经营决策、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

 

活动回顾

 

企业财务合规的重要性

受疫情影响,国内多个省,市,地区都无法进行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截至目前,部分地区的企业已经开始陆续恢复工作,但大部分地区仍然处于停工,停产状态,这导致财务人员在企业的财务处理上也会面临很多突发性的问题。

 

1、税务稽查

财务不合规容易导致税务稽查罚款,罚款还损失企业信用,得不偿失。

 

2、信用贷款

几乎所有的金融机构贷款,都是以企业公账能通过审计为前提,无论是非常时期还是企业扩大再生产都必不可少。

 

3、资本运作

财务不合规会导致财务尽调陷入泥潭,影响企业估值、股权融资、并购和上市。

 

4、管理决策

现代化财务管理在降低财务管理成本的同时辅助经营决策。

企业老板的几项财税必修课:

01. 风险规避----了解税务稽查规则,避免踩坑

02. 用工筹划----在用工合规的前提下节约用工成本

03. 税负与税筹----企业的真实税负与合理筹划

04. 财税与融资----财税与政府补贴、信贷、融资的关系

05. 财务增效----如何降低财务管理成本且提升附加值

 

风险规避

----了解税务稽查规则,避免踩坑

 

税务稽查的常见规则和方法

线上导师说:“老板财税必修课—财务合规与合理节税”成功举办

 

一、发票系统筛查

1、接受走逃企业开具的增值税发票

买票不过账型的虚假交易,通常被稽查概率是99.9%。

 

2、接受个独企业开具的增值税发票

系统重点防控,名案在册,随时稽查,如果是虚假交易,税收风险很高。

 

二、税收数据预警

增值税税负率过高或过低且无法合理解释。

企业进销项不符或进销项业务类型不匹配。

一般纳税人企业无进项。

企业增值税税负率突变且无法合理解释。

企业不具备经营能力等。

 

三、经营数据数据比对

有些企业(像个体、生活服务业、驾校等)在税务机关里看上去很正常,但是,这类行业的经营数据具有隐秘性。

 

四、特定关注人群

明星、编剧、导演。

企业法人、股东、董监高、上市公司等。

银行卡流水异常的个人。

 

用工筹划

----在用工合规的前提下节约用工成本

员工的社保成本测算

2019年以后社保移交税务征收,需要工资和社保基数保持一致。

线上导师说:“老板财税必修课—财务合规与合理节税”成功举办

 

疫情让所有企业都充分认识到了,用工成本高这个现状。所以,降本增效势在必行。

 

灵活用工

指用工企业通过用工平台和自由职业者以及不要求社保的高流动性劳动者,建立非劳务型灵活合作关系的模式。

线上导师说:“老板财税必修课—财务合规与合理节税”成功举办

 

灵活用工的特点和优点

灵活用工的实现方式

1、用工平台、个人签订合作协议(可电子签),个人委托用工平台寻找工作以及代征其个税。

2、用工企业和用工平台签订一份业务合同,将业务委托给平台上签约的自由职业者完成,用工平台给用工企业开具对应业务增值税专用发票(可以抵扣6%增值税)。

3、采用灵活用工方式支付报酬的自由职业者(企业不需要为其承担社保成本,个税也无需汇算清缴)。

 

灵活用工的成本计算

比如说按照10%费率计算:

税后5000收入——

税前付出5000×(1+10%)=5500

可抵扣增值税:5500×6%/1.06=311

综合成本:5500-5000-311=189

综合成本增加率:189/5000=3.78%

线上导师说:“老板财税必修课—财务合规与合理节税”成功举办

 

和其它社保缴纳方式的对比图

 

值得注意的是:

因为增值税可以加计抵减,所以现代服务业的综合成本是3.16%,生活服务业是2.85%。

 

灵活用工的适用场景

1、销售人员(高绩效)

2、兼职人员(非劳务)

3、无票支出(企业白条)

 

灵活用工解决销售高绩效问题

按照10%费率计算,销售人员税前底薪5000,绩效50000,次年社保和公积金的基数按照15000计算(需要办理工作居住证) 。

特别注意:年终奖也并入月平均收入,所以直接发年终奖会导致社保基数增加。

实现效果:员工增收,公司节约税费、社保合规。

税筹 ≠ 开票

业务合理性、证据链完备性是税筹的基础。而仅通过开票实现税务筹划是最愚蠢的行为。

实践证明:只要遵循灵活用工规范、准备好证据链就不怕劳动纠纷问题。

 

税负与税筹

----企业的真实税负与合理筹划

多数人认为,尽量不给客户开票、不申报或少申报收入、走私户收款,因为要交税。但是,私户收款会面临逃税罪、不申报收入过不了审计、不申报收入无法获得银行授信等问题。

大家还认为增值税是3~13%,实际上现代服务的增值税只有1~3% 、生活服务方面的增值税只有0~1.5%,而贸易制造业方面的增值税也只有1~4%...

 

以典型堂食餐饮企业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为例:

线上导师说:“老板财税必修课—财务合规与合理节税”成功举办

 

销项增值税(6% ):420000*6%=25200元

进项税合计:13650+4158+5460+756=24024元

应缴增值税合计:25200-24024=1176元

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约):138600×12=166.32万元

企业所得税:100×5%+(166.32-100)×10%=11.632万元

综合税负率:(1176+116320)/(420000*12)=2.33%

 

高毛利服务业的增值税分析

1、2019年4月1日以后的运输增值税抵扣----网约车、公路、水路交通发票可以抵扣3%应缴增值税,飞机票、火车票可以抵扣9%应缴增值税。

2、特定行业增值税可以加计抵减----主营业务是邮政、电信、现代服务的纳税人,可以按照进项税额的10%加计抵减应缴增值税;主营业务是生活服务业的纳税人,可以按照进项税额的15%加计抵减应缴增值税;主营业务是农产品加工制造业的纳税人,农产品9%进项税可以按10%计算进项增值税额。

3、灵活用工可以获得增值税进项----通常来工资是不可以抵扣增值税进项的,但是灵活用工可以把支付给劳动者的报酬转化为可以抵扣增值税的进项,从而进一步抵减应缴增值税。

 

案例一:医疗器械企业的增值税估算

假如年销售额1亿,毛利率90%,销售费用70%,那么:

销项增值税=10000*90%*13%=1170万

税收返还=1170*30%=351万

销售费用进项税=10000*70%*6%=420万

直接增值税负=(1170-420)/10000=7.5%

总体增值税负=(1170-351-420)/10000=7.5%=3.99%

 

案例二:医美康养企业的增值税估算

假如年销售额1亿,耗材10%,医师和渠道占比50%,那么:

销项增值税=10000*6%=600万

耗材进项税=10000*10%*13%=130万

医师和渠道进项税=10000*50%*6%=300万

总体增值税负=[ 600-(130+300)*1.15 ] /10000=1.055%

 

如实申报收入是财务合规的前提,也是支撑信贷融资的基础。

多数人认为企业所得税为15-25%,实际上,只有1~4%。

 

企业疫情损失的税务处理

1、企业因自然灾害导致的意外损失----主要是库存、原材料和固定资产损失的,可以向税务机关申请进行专项税前扣除,当前年度不足抵扣的,可以结转以后年度扣除,通常计入营业外支出。

2、企业临时出售库存产生的收入----通常计入其他业务收入。

3、企业捐赠库存或者固定资产----如果向慈善机构或者受认可的政府相关部门捐赠的资产减值,在年度利润总额的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4、受疫情影响的行业----2020年产生的亏损结转延长至8年。

从2018年起,研发经费加计扣除不再是国家高新科技企业的专属福利。

研发经费加计扣除对于企业所得税的影响

例: 某科技企业年收入3000万,研发经费1200万,其他运营成本600万。

 

优化前:

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约:3000-1200-600=1200万

所得税约1200*25%=300万

税负率10%

 

优化后:

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约:3000-1200*175%-600=300万

所得税约100*5%+(300-100)*10%=25万

税负率0.8%

 

研发经费加计扣除核心难点

1、研发行为的界定

2、研发费用的正确归集

3、研发辅助账的编制

 

财税与融资

----财税与政府补贴、信贷、融资的关系

 

疫情期间企业补贴申请要点

1、房租补贴----出租方是国有企业的可以免2月份房租。

2、社保补贴----疫情期间上社保的不低于去年平均上社保人数的,补贴30%,相比增加20%以上的,补贴50%,5月1日开始申请。

3、研发经费补贴----针对注册在中关村园区的小微企业,年收入低于1000万的,去年研发经费在100万以内的补贴5%,100-500万的补贴10万,500万以上的补贴20万。(需要做好研发辅助账,否则拿不到补贴)。

 

关于企业研发费用补贴的申报

新政策:取消行业限制,各地都有相应政策,个别地方最高补贴400万。

申报条件:北京中关村示范区为例,各地区均有文件。

基本条件:符合经营条件要求:对成立时间在5年(含)以内、从业人员100人以下、营业收入1000万元以下。

必要条件:建立研发费用辅助账十分必要、申报单位须按国家相关会计制度进行账务管理,建立研发辅助账。(省心办旗下“栗子申报”近期针对疫情,推出“先服务、后收费”的帮扶政策)。

线上导师说:“老板财税必修课—财务合规与合理节税”成功举办

 

企业信贷融资要点

1、可以通过审计----可以出具审计后的对公财务报表。

2、缴税情况评估----通常来说纳税额度越高,授信额度越大。

3、可持续性现金流评估----企业的现金流量表数据也决定信贷融资的授信额度。

4、盈利能力----通常来说盈利的企业容易获得授信。

5、房产抵押----抵押房产用于经营活动,特殊时期有优惠(6%),可能还有贴息。

企业本身税负并不高,未来几年还可以把现在亏的钱都挣回来,一毛钱的税都不用交。除此之外,还能获得银行授信和政府补贴,企业融资估值也不再吃亏,基于此我们更应该把财务合规化。

在当前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初创企业应该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牢记使命、全力以赴,从自我防护到保障运营生产,为抗击疫情贡献一份力量。相信各位企业创始人能够顺利通过此次疫情,明天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