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大国却非口罩强国


口罩大国却非口罩强国

纵观全球口罩市场,中国是口罩生产大国但并非强国。据医疗人咖啡统计,我国有口罩生产企业近千家,但普遍规模较小,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口罩看似简单,技术难度却并不低,特别是高端口罩在密封性和过滤性上有很高的要求。目前国产品牌在技术水平和市场推广上都与进口品牌有着不小的差距。例如,仅3M和霍尼韦尔两大美国品牌就占据了中国口罩市场九成的份额,而中国厂商如绿盾、稳健、振德尚未建立足够的产能和优势。

一罩难求,症结何解?

针对以上症结,笔者提出一些对策供业界参考。

首先,建议将口罩等防护类医疗产品列为战略物资,做到平时储粮、战时不慌。各地的疾控中心、医院、流通企业都应建立一定规模的库存。普通民众也可以购买一些作为家用储备以供不时之需。

其次,为了解决口罩有效期较短造成库存成本过高的问题,建议口罩生产企业通过稳定性研究适当延长口罩的有效期,药监部门也应给予一定的技术指导和政策支持。同时,针对不同使用场景,建议开发不同类型、易于区分、特点鲜明的口罩,以便用户能够精准理解最适合自己的口罩型号。例如,对于普通民众的日常防护,可以研发可重复使用的口罩,明确消毒方法和可重复使用次数等关键参数,确保口罩使用安全有效。此举将有助于降低一次性口罩的过快损耗和环境污染风险。

此外,作为口罩的使用大国,也应努力培育一批国产口罩龙头企业,形成五至十家产能较大、品质优异、长期可靠的国产口罩品牌。

关于口罩标准的兼容问题,此次药监部门做出了很好的示范,同时积累了出口产品通过等同评价快速审批的经验,这样的实践无疑为深化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改革增添了新思路。相信在未来的医疗器械监管法规中也会得以体现。

最后,希望全社会都能增强健康防护意识,提升健康防护类产品的产量产能、技术水平和使用经验,为我们早日击败疫情,实现健康中国战略做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