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四日(14):绍兴·戒珠讲寺


 浙江四日(14):绍兴·戒珠讲寺

2019-9-13

出府山公园北门,沿胜利西路东行,往题扇桥方向而去。来到胜利广场,远远看到一座古塔。昨晚我们从另一面经过,看到它,被灯光包围着。这就是大善塔。高四十米,六角七级,砖木混合结构,空心。曾经是绍兴城内最高建筑。始建于梁朝年间(504年),后多次被毁,多次重建。现在塔砖大多是宋朝重建时留下的,刻有“绍定戊子重修”字样。上一次整修在1957年,现在又有工棚围着,估计是为迎接国庆在装饰整理。走近细看,基本完好,只是塔身上下长了很多小树。

过大善塔,拐向西北,来到萧山街。石板的路面,低矮的平房,路面干净整洁。还有人家坐在门口吃早饭,有小猫在路中间悠闲地走来走去。左侧的巷道,三米来宽的样子,铺地的都是巨大的石块。可能是地基松动,有几个地方走上去会摇晃,发出咚咚的声响。一个小小院子,围着有几户人家。墙脚有古树,中间有花台。小院收拾得干干净净,墙边没有杂物堆放。每户人家门口,距离大门一米左右,用布帘拉出一个小小空间。

返回萧山街,前行不远,到了戢山街。左拐不远,就到了题扇桥。阳光下,粉墙上王羲之的书法“快雪时晴帖”分外醒目。王羲之还在桥下耐心细致给老太太题扇。没有了昨晚那样耀眼而斑斓的灯光,一切都恢复了本来的平淡的色彩。乌篷船还在桥洞里停着,桥上有光膀子的汉子在做操或者练拳。对面桥头小酒馆还关着门,小院墙脚的一棚红花在灿烂烂地开放着。

往北走到墨池附近,边上一家早点铺发出的包子和煎饺的香味勾出了我的馋虫,口水流了出来。背对着墨池的这家小店,门口支着锅灶,里面稍低于路面是餐厅,摆着两排条桌,坐满喝着稀粥,吃着包子和煎饺的客人。一问,现成的只有几个肉包子,几个煎饺了。我全部买下,准备回宾馆与雨燕分享。

很多人往戒珠讲寺方向走去。寺院前有几家卖香火纸烛的,被香客们围着。想起来,今天是八月十五,估计也是香客们的大日子。一群群拎着袋子,挎着篮子的妇女涌向“越中古刹”门匾下院子,那里就是戒珠讲寺。这里原先是王羲之的院子,后来被他舍为寺院。王羲之原先喜欢赏鹅,喜欢玩珠。一次附近寺庙的方丈来拜访他,他一边玩珠,一边与之交谈。有人来找,王羲之将方丈留在客厅,随手将珠子放在茶几上。方丈走后,王羲之发现自己珠子不见了,于是产生怀疑。王羲之的下人将这种猜疑传出去,传到方丈耳朵里。方丈很郁闷,郁郁而重病。后来,王羲之的大鹅无故而死,解剖之后在其肚子里发现了王羲之丢失的珠子。王羲之恍然大悟,意识到自己冤枉了方丈。当他赶到庙里想方丈道歉时,方丈已经去世。王羲之反省自己的行为,决定戒玩珠子,并将自家院子舍为寺院,取名“戒珠讲寺”,以表心意。

我拎着包子和煎饺走到寺院门口,却有些犹豫。我拎的可是肉包子。门口倒是有个架子可以放东西,又担心被猫叼走。还是得进去看看。于是将袋子小心藏在身后,跨进院子。只能在远处看一看,听一听,不敢接近大殿。要是被菩萨闻到我袋子里肉包子的气味儿,问题可能会很严重。香火很旺盛。礼佛的香客们点香的,燃烛的,作揖的,叩头的,热热闹闹,秩序井然。着黄色僧袍的和尚跑来跑去,嗓子都喊哑了。很有意思的是,喇叭里播放的不是佛乐,而是流行歌曲,而且是“你爱我爱”的那种歌曲。

寺院建筑很简单,好像就只有一座大雄宝殿,而缺乏标配的山门,天王殿,钟楼鼓楼之类。

出门,往东走一段,出“书圣故里”牌坊。河边一座小亭,亭侧一组铜塑,正是王羲之与方丈在对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