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判标准


 

先有效后正确

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一种创新,没有可供借鉴的成熟通路可走,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

改革的首要目的是要解决问题,于是“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耗子就是好猫”。

在这种打破陈规陋俗的勇气支持下,在农村出现了分田到户,在城市里出现了管理权和经营权分开,实现了经济的空前的飞跃。

到了标准调整的时候

雁刚总讲:过去能抓耗子是最主要的标准,如今需要的是既能抓耗子,还得是“白猫”。

雁刚总讲的白猫,说的是要符合社会规范,那些不讲代价、不讲后果,甚至不讲道德的解决问题的方式,不再受到社会的鼓励,有些行为甚至要受制约。

早年间只要讲清初衷是好的,就可以获得大众的同情,如今就要打个问号了。

评判标准提升

四十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国已经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走过了粗放发展,只计数量、不顾质量的时代,到了数量和质量兼顾,甚至质量优先的年代。

早年间,国人在年轻的时候是拼命挣钱,到了老年的时候,开始用金钱再换健康。年轻时的拼命挣钱,留给身体的问题,到年老时需要几倍、几十倍的代价才能换回,当然有的疾病是金钱所换不回来的。

打造健康、绿色的发展方式,就是要把发展模式从又快又好切换成又好又快,或者是不快也得好才行。

评价模式的升级是中国经济发展的质变,是一种真正意义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