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历山大


  男排教练不对路子两年前中国男排请来了第一位阿根廷外教洛萨诺,本来希望在坚持快速多变的特点之下,借鉴南美男子排球的韧劲和灵活——和意大利、美国、俄罗斯等强队拼强攻基本上没有什么希望,只能学习南美球队了。

  两年多过去了,中国男排不仅没有进步,反而是坐电梯式下降,陆续突破最差成绩的纪录。

  在奥运落选赛前,已经退休的上海老帅沈富麟再次出山、临危受命。要在有澳大利亚、伊朗、韩国、印度、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中国台北等球队参加比赛中拔得头名,才能赢得东京等会的出线权。

  压力山大

  沈富麟带队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韧劲十足,当年他担任主力二传时,在与南朝鲜(当时国内把韩国称作南朝鲜)的比赛中,在大比分0:2落后的情况下,通过顽强拼搏连扳三局、战而胜之,冲进了的决赛。在那场振奋人心的比赛之后,北京大学的学子们喊出了“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口号。

  那时的中国男排是世界强队,是1981年世界杯第五名,是1982年秘鲁世锦赛的第七名。记得到了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前,在南京的五台山体育馆,中国男排还战胜了强势崛起的美国男排。

  如今的男排真不一样了,澳大利亚、韩国都是强队,伊朗更是亚洲排名第一,而哈萨克斯坦还是亚运会冠军,想要在亚洲资格赛中拔得头筹,着实不易。

  认真

  沈指是一名儒帅,面对压力,一再强调:没有什么豪言壮语,要求落实到每一天的行为,对得起每一天,对得起每过去的每一分钟,做好每一件事情。

  面对着压力,中国男排的实力只在三、四之间,只能靠临场发挥和韧劲了,不辜负每天的过程、落实到每天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