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初学者(6):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


 写给初学者(6):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

2019-9-26

从历史上看,是先有政治经济学,后有经济学。在古典政治经济学之前,有关财富问题的研究,还没有成为专门的学问,不能算是一个学科。从色诺芬一直到孟克列钦之间的“经济”,只能算是一门艺术。古典经济学之后,随着技术进步和分工深化,学科分工的发展才推动了研究财富的学问成为专门的学科,这就是政治经济学。这是研究财富的学问或技术学科化的开始。萨缪尔森说经济学是一门古老的艺术,新鲜的学问,就是这个意思。

古典政治经济学研究财富行为,涵盖经济行为中人与物的关系即生产力方面以及人与人的关系即生产关系方面。斯密之前的经济学家更加强调生产力方面,而李嘉图之后更加强调生产关系方面;但整个古典经济学时代经济行为的两个方面的研究没有被偏废。不过,在十九世纪中叶之前,囊括“政治”因素的经济理论已经受到怀疑。牛津大学的拿骚·西尼尔(1790-1864)虽然将他的著作命名为《政治经济学大纲》(1836年出版),还是对财富理论中包含政治、文化、伦理、制度等非财富因素的现状感到不满。他主张一种“纯粹经济学”,将财富理论中的非财富的内容清除掉。

习惯的力量是强大的。一直到新古典经济学的重要奠基人马歇尔,研究财富行为的学问才逐渐被命名为“经济学”。其实,马歇尔的认识还有些暧昧,在《经济学原理》最开头的部分他这样说——“政治经济学或经济学,是对人类一般生活的研究;是对个人与社会活动中获得和使用保证生活安康物质必须品的最密切相关的部分的研究。”这表明,马歇尔虽然在书名中将“政治经济学”的“政治”阉割掉了,但在下意识里还保留着。实际上,马歇尔的研究方法与后来成熟的“经济学”的方法还很不一样。他对财富行为的研究中还保留着古典经济学的很多东西,比如历史和文化的因素,政治和制度的因素,等等。而且,他对数学的态度是保守的。他相信数学并不适于处理很多复杂的因素,他总是将数学放在附录里。

不过,研究财富问题的学问的名称由“政治经济学”演变为“经济学”,研究内容和方法逐渐地还是有了相应的变化。经济学逐渐发展为专门研究选择问题或资源配置问题的学科,经济关系逐渐被解释为函数关系,经济行为逐渐被理解为最大化过程;为了“科学”,“政治经济学”原先那些“非科学”的因素逐渐从经济学研究中被剔除出去。1932年莱昂内尔·罗宾斯的《论经济科学的性质和意义》的出版,将经济学明确界定为研究资源配置的科学,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自此就确定下来,其与政治经济学的区别也就此明确下来。适应研究内容的变化,在研究方法上,经济学走上一条日趋科学,日趋数学,日趋形式化的道路。数学成为经济学方法的主流,甚至是唯一 “科学”的方法。传统政治经济学的逻辑分析和案例分析,在新方法的冲击下失去了立足之地。政治经济学与经济学之间渐行渐远,直到成为陌路。

现在,政治经济学于经济学虽然同为理论经济学,却被认为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学科。似乎一个是陈旧的,一个新鲜的;一个是垂死的,一个活跃的;一个是教条的,一个科学的;一个是规范的,一个是实证的。这些判断,并不完全是空穴来风,却也还是体现着主流的西方经济学的傲慢。事实上,主流经济学在很多方面也是陈旧的,教条的,缺乏活力;他们自称是实证的,其实也充斥着规范。就内容的空泛和乏味而言,主流的新古典经济学比之政治经济学,可能还要显得过分。要不,科斯怎么会说它们是“黑板上的经济学”?

不过,新古典经济学之后,“经济学”的一般化发展确实是更有成效,更有影响,于是“经济学”成为主流,成为基本的东西,而政治经济学反而成为一个特殊的流派或者门类——是经济学在某些领域的特殊表现和应用。经济学就是经济学,而政治经济学则只是“政治”的经济学。在“经济学”基础框架里揉进“政治”,就成为政治经济学。在这种理解中,经济学是关于资源配置的科学,这是经济学的基本特征和元素。政治经济学只是为资源配置提供一个制度的或者经济关系的背景,其核心还是资源配置。

“科学化”是学科发展的趋势。经济学对“科学”的追求没有任何障碍——实际上科学化正是其生命的内在动力,对有科学追求的研究者产生了越来越深的影响,其科学化的程度也越来越高。政治经济学的发展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或者是接受科学的招安,加入形式化的队伍;或者是坚持立场,保留传统,与形式化的经济学死磕到底。两种选择的前景都不容乐观。接受科学的招安,意味着放弃政治经济学的本色和特征,甚至意味着放弃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这样的努力只能暂时改善生存。不接受新的思想和方法,顽固坚守传统,只能逐渐被抛弃,也是死路一条。我们目前的政治经济学面临严峻的生存困境。一方面是故步自封,拒绝接受新的思想和方法,竞争力丧失殆尽;另一方面是丧失科学追求,躺在意识形态的大树下混吃等死。尽管因为有意识形态的支持而保持着一定的学术阵地,但其前景实在堪忧。

政治经济学的活力丧失,很大程度上还不是因为其未能与时俱进,而是因为丧失了真正的政治经济学的传统。

我们今天通常所说的政治经济学,往往指的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通常被解释为以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为基础和出发点的政治经济学,它首先是基于马克思《资本论》的经济思想,然后是恩格斯的经济思想,再次是列宁的以及斯大林的经济思想,然后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的理论总结。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政治经济学产生于特殊的历史条件,具有特别的性质和任务,战斗性和革命性是其显著的特点,这使它根本区别于以辩护及歌颂和谐为使命的新古典经济学。因为我们今天面临的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战斗性和革命性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解释力可能受到影响。

除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历史上还有早于马克思的,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来源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古典政治经济学面临的核心任务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就这一点而言与我们的时代并无冲突。这也可能意味着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思想观念对我们今天会有借鉴意义。比如斯密的自由市场与适度国家干预的理论。

古典经济学时代的西方经济学被马克思叫做“庸俗经济学”。马克思之所以评价其为“庸俗”,一是其研究脱离生产过程,回避经济活动的实质;二是因为其研究具有辩护的性质。其实辩护倒不是真的问题。马克思的经济学也是辩护的。只不过,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为进步的无产阶级辩护的,而庸俗经济学是为已经腐朽没落资产阶级辩护的。新古典之后的经济学在研究财富问题时舍弃其制度背景,将经济问题理解为单纯的资源配置,将经济关系解释为单纯的函数关系,这是其“庸俗”的表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之后,随着凯恩斯主义的崩溃,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得以发展,西方经济学进入战国时代。其中的某些经济学流派,包括新制度经济学,公共选择学派,将制度、法律、政治等因素纳入研究过程,在某种程度上似乎是恢复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传统。这些学派,被称为“新政治经济学”。

我们今天的政治经济学,应该汲取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新政治经济学有益的养分,拓展研究视野,更新研究方法,这样才能更好地生存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