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则荣理论AS028:企业品牌的新媒体属性——内容生产商


  作品编号:ZOn.AS028 作品类型:理论创作

       作品名称:New Media Attribute-Content Producers

  汉语名称:《企业品牌的新媒体属性——内容生产商》

  原创作者:朱则荣  首次提出:2019年1月3日 

  所属系统:Amergin中央品牌生态系统

  所属学部:Orderism SD916/ 品牌内容学部

  版权管理:秩学有限公司  列卷:《朱则荣理论》第五卷

  ——————

  企业在面向互联网的发展过程中,不知不觉就转变为内容生产商,一个品牌的推广不再是以原来千人次成本广告为主,转变为以生产优质精彩的内容为主。互联网“内容为王”的竞争属性经久未变,以后也不会发生变化,这是互联网品牌发展过程中的永恒之秩。

  为生产内容,企业品牌雇请了大量的公共关系公司、广告公司为其生产海量的品牌新闻、品牌图文、视频等各种形式的内容,不断加大投放力度,进行强传播。这也就形成了互联网中的强品牌与弱品牌。

  强品牌主要凭借其强大的内容生产力和媒体化传播力,许多品牌每个月在互联网上投放数以千计的新闻来传递最新的品牌动态,将品牌产品的发布变为每隔一段时期——更新换代的品牌产品版本发布,给市场和全社会不断制造悬念、新鲜、新奇或乐趣,品牌领导人应接不瑕地接待各种新闻采访,增加出镜机会,不断放出各种高论、观点和趋势判断来吸引更多媒体的目光、产业及公众的注意力,他们已然摇身变成了自己品牌的形象代言人、明星、导演、制片人、总编、主笔等多重社会化角色。

  不仅互联网领域的品牌这样做,IT、地产、餐饮、食品、工业、农业、电影、电视剧、动漫、音乐等任何领域的新兴公司都乐于这样去做,因为当不这样去做,他们很快就会被互联网上同行的海量信息所淹没。他们必须时时出声,时时发声,时时表现并刷新自己在互联网上的存在感。许多市场领域的领导品牌甚至大笔的投资媒体产业,控股报业、影视、出版业,以便得到更好的传播效果,这关乎他们的下一轮融资和股票市值,如阿里巴巴早已在这样做,这种媒体化战略促使这家企业成为持续当红的企业,并带来了股价上扬,取得市场领导地位。

  互联网弱品牌显然还不清楚在互联网上的运营特点,他们关心用户数量的增长,销售额的成长,但由于他们在互联网上出现的频率过低,甚至在互联网上从来没有自己的声音,导致了品牌不被用户认可,用户增长量经营出现迟缓,用户中的首次信任客户概率低,常客户稀少,反过来影响了投融资,不仅可能错过了最好的快速发展时机,也会经常遇到企业发展瓶颈。

  今天的互联网本质上是以自媒体形态存在的,内容生产商成为企业品牌最为明确的新媒体属性。内容的生产包括了企业品牌方自己的生产,也包括了用户自己的内容生产,如新闻机构、专家、深度用户、自媒体运营方、意见领袖、关联品牌合作方等,都是构成内容生产策略的组合。

  但最重要的内容还是应该出自于企业品牌方本身,将品牌的内容视之为一种特定的文化展示和传播形式,通过多数量、多种形式来淋漓尽致地在互联网上尽情表达,即便再小的企业,掌握了内容生产商的新媒体属性特征,同样能在互联网上发挥出不俗的市场表现,并很快超凡脱俗。

  一些研究表明,任何领域都存在至少数以万计的同类企业、同业专家,但只有善于表达,并以品牌化方式完美在互联网上展现,高频率高数量曝光的品牌在互联网上才容易脱颖而出,占据互联网市场的资源、商业模式、投资、收入等优势。

  因为公众永远不会知道线下有10000个同类的厂商或专家,只会看到互联网上同一领域只有不到10个甚至只有偶尔几个少数出名的品牌或专家,这是互联网重新分配市场资源、重新匹配优势地位、重组市场格局的必然结果。即便只是在互联网上关注并发展一个很小的媒体化领域,如健康蔬菜的种植,或讲解糕点制作的技巧,也将收获属于自己的新媒体化成功。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