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的孩子正处于7-10岁,请收下这份干货,将来不吃亏!


 开学了,孩子们又要开启战斗模式,回归学习战场了。

图片

 

今年秋季开学将投入使用统编本三年级教材。三年级作为小学的分水岭,原本人教版的课程设计是:学习内容加大,学习难度加深,容易拉开差距。而统编本教材是否依旧保留这些特点呢?要怎样学习更好呢?有哪些学习重点?
 

图片

 

下面为关注学生学习的家长提供了一些三年级语文学习的思路及方法,这些内容解析参考了教材编委在打醒教研活动中的内容、网络文献和名师的教学经验,希望能帮上家长和孩子们!

 

一、统编本教材框架结构及主要内容

1.框架结构:围绕“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设计单元主题。

三年级上册有六个普通单元和两个特殊单元,如下图:

图片

 

 

三年级下册有六个普通单元和两个特殊单元,如下图:
 

图片

 

 

2.单元内部结构:增加导语、略读课文和交流平台,内容如下图:
 

图片

 

此部分重点:

新教材更重视阅读,对三年级学生提出了两大能力要求:一是观察;二是想象。这个能力将直接要求孩子运用到写作当中。

 

二、新教材的便携思路及写作特点
 

图片

 

每个单元的内容,可以参考下图来理解:
 

图片

 

此部分重点:所有文本的学习,除了要达成语文要素目标、语言训练,还要懂得实践运用,先语言表达,在文字写作,做到“以读促写”。

 

三、加强方法指导

新教材与人教版教材很大的区别在于:通过阅读导出方法。

如: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学习的语文要素是——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句。在交流平台中引导学生借助图画、借助上下文语境、联系生活经验、近义词替换等方法。
 

图片

 

 

四、创新编排体制,实现特殊功能

新教材中特地安排了“阅读策略”单元和“习作单元“,充分显示对阅读写作的重视。

阅读策略单元主要引导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理解,提升理解水平和速度,最终达到孩子主动阅读的目的。

习作单元在三年级安排了“观察”和“想象”两个单元。每个年级都有相应的习作要求,如下图:

图片

 

 

 

五、三年级上册习作内容及目标要求
 

图片

 

习作内容非常广泛,不过请放心,在习作过程中有一些指导的具体方法。

如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习作指导:
 

图片

 

从上面几点可以看出,新教材在阅读和习作方面,更重视方法的指导,让孩子阅读写作的能力有一个逐渐上升的过程,而且新教材的写作内容更丰富,想象和纪实并重。

 

六、基础字词

一二年级的要求是认识1600个常用汉字,其中会写的得有800个,而三年级只要求认识250个字,会写的也是250个。不过三年级上册多音字将大量增多,要格外注意学习多音字和形声字。

 

七、古诗和文言文的学习方法

上学期已经多次提到新教材的古诗文比重会增加,小学一年级就有古诗文,新教材比人教版增加了55篇古诗文。

 

以三年级上册教材为例,统编本教材中,必背古诗共有六首,是一些还比较容易理解的古诗。

 

图片

 

图片

 

 

 

而日积月累增加了一些古诗文,但也都是一些常用的语意简单的名句或是古诗,对孩子造成的学习压力不会太大。
 

图片

 

唯一有点难度的就是第八单元的日积月累了,出现了《论语》《墨子》《孟子》《荀子》这些经典古文,但也只是选择了很简单的几句。
 

图片

 

八、三年级对古文的考查形式

教材主编明确表示:

1)参照课后练习设定教学目标;

2)让学生利用已有经验学习;

3)旨在多种方法激发兴趣;

4)引导借助注释阅读。

 

并且强调了一点:不需要逐字逐句翻译!不考注释!

因此,文言文的比重尽管加大了,但是对于孩子的学习压力来说并没有增加多少,孩子只需要按照老师的要求,能过背诵和对传统文化有初步认识即可。

 

总结以上8点,统编本的教材更重视阅读写作,也增添了传统文化积累,三年级要注意多音字和形近字的积累,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