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电极法处理印染废水的反应机理为:三维电极电解反应是一个动态的吸附—电解—脱附的过程, 反应器中的活性炭颗粒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很强的吸附能力, 活性炭又是电的良导体, 在直流电场中, 被绝缘性颗粒互相隔开的炭粒因感应带电而使两侧呈正负两极, 形成微小的电解槽(可大大提高电流效率和反应速率), 在每个炭粒周围都形成一个电场。在处理印染废水的过程中, 三维电极反应器中有无数个这样的电解槽在工作, 而在印染废水中存在着稳定的胶体, 在电场作用下, 这些胶体因电泳作用而附集, 即带电的胶体向带有相反电荷的电极移动, 在静电引力和表面能的作用下, 废水中的污染物附集并沉积在电极上进行电解反应。当电解反应器的外加电压达到污染物的分解电压时,就会发生电解反应, 使污染物分解而脱附, 这样的连续反应过程, 使污染物不断被降解, 发色助色体系被破坏, 从而达到降低废水COD与脱除废水色度的目的。实验表明, 在最佳工艺条件下, 处理后废水色度及COD的去除率分别达90%、50%以上, 废水的BOD/COD从0.21提高至0.32。三维电极技术与其它处理方法相结合, 是处理技术的研究热点, 例如复三维电极电化学—生物膜,三维电极技术—光电催化技术等。安太成等以500 W高压汞灯为光源, 在TiO2光催化剂和电催化剂同时存在下, 联合多相三维电极技术与光催化技术, 对直接湖蓝5B水溶液进行了电助光催化降解的研究, 实验表明, 浓度为0.5 mmol/ L的直接湖蓝5B水溶液经30 min的光电催化降解, 其大环结构可迅速破坏, 颜色可迅速褪去, 色度去除率可高达96.8 % , COD去除率可达66.7 %。何春等提出一种基于三维电极电化学反应器处理有机废水的新技术, 该技术是在电化学反应器的两个平板之间充填一种高效、无毒而廉价的颗粒状专用材料, 主要是基于电致H2 O2 、在Fe2 +存在情况下迅速生成对有机物有很强氧化作用的羟基自由基。结果表明, 该反应器能有效地去除苯胺。
电化学降解有机污染物废水
评论
6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