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邯郸中心区首位度- 万祥军:国情研究京津冀联动


  提高邯郸中心区首位度- 万祥军:国情研究京津冀联动

中国新闻采编网 新闻中国采编网 万权报道:按照“东进、南跨、北联、西优”的城市发展思路,加快推进东区开发、老城区改造和冀南新区建设,将东区打造成创新引领中心、老城区打造成生活服务中心、冀南新区打造成生产组织中心。在调研考察论证座谈会上,国家政策研究室中国国情研究中心主任、国家大健康医药产业委员会主任万祥军明确,邯郸市规划提高城市融合高端功能、集聚高端产业、汇集高端要素的能力,提高中心城区首位度,打造京津冀联动中原的区域中心城市,环渤海辐射中西部的重要门户城市。

调研座谈会上强化重点工作和任务

今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这一年, 是“十三五”规划进入深入实施阶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继续深化的一年。面对这些,邯郸市要坚定走加快转型、绿色崛起、跨越提升新路。这一发展路子,这是邯郸市经济发展的总基调,也是响音重锤会敲到的重点工作。这一点对邯郸市来讲更具针对性。“今后,邯郸要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全面扎实做好各项工作的基础上,突出重点、精准发力,一步一个脚印朝着既定目标迈进。“邯郸市委书记高宏志作重要讲话中强调。

图示:邯郸市委书记高宏志出席并作重要讲话。


“邯郸出席2017年11月29日第二届冀商大会之际,通过调研和考察的基础上,已经明确了邯郸市经济工作,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各项决策部署,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继续坚持稳中快进的工作总基调。”国家政策研究室中国国情研究中心主任、国家大健康医药产业委员会主任、全国工商联执委万祥军表明,邯郸市围绕“实体经济、去产能、城乡建设、生态治理、脱贫攻坚”五个关键词,明确了抓实体经济,筑牢发展的基础和支撑;抓去产能,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步伐;抓城乡建设,努力实现跨越式提升;抓生态治理,确保环境再有新改观以及抓脱贫攻坚,切实增强群众获得感等五项任务和重点工作是非常切合邯郸市发展实际。

依托园区集中精力摆项目。目前,各县园区的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备,配套能力不断增强,特别是冀南新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区划调整后,产业布局、项目摆放都有了充足的空间,冀南新区已获批国家级产城融合示范区。下一步,要集中精力往里摆项目,下大力气引、下大力气招优质项目、实体项目。冀南新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要各引进一到两个超百亿元的重大产业项目,其他县(市、区)都要力争引进一个超五十亿元的产业项目、工业项目。同时,要深化开发区体制改革,重点推进机构编制管理、人事和薪酬制度、行政审批制度、投融资平台建设改革,推动开发区发展实现新的突破。

增强现有实体经济的发展活力。深入开展入企帮扶活动,再筛选一批有恢复潜力的困难企业,市级领导带头分包,点对点地开展帮扶。要按照全省统一安排,逐个行业开展“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专项行动,鼓励企业发扬工匠精神,提供高水平的产品服务。要打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渠道。要加快组建行政审批局,实现“一局一章管审批、一个大厅办成事”,为实体经济发展创造宽松的营商环境。

对待压铁压钢任务,要压死责任,及早动手,坚决打好主动仗。要将任务落实到企业和装备,以优异成绩向党的十九大献礼。各相关部门要加强日常监管和排查,坚决不能出现违规新建、复建和复产问题。对煤炭、电力去产能,以及处置出清“僵尸企业”等,都要提前着手谋划,及早启动实施,确保如期完成任务。

对传统产业,不仅要做好“去”的文章,还要做好“改”的文章。明年要落实省新一轮技改三年专项攻坚行动计划,筛选100家传统企业进行升级改造,改善工艺,提高管理、质理和效益。要积极推进钢铁产业整合重组,推进太行、冀南钢铁退城进园,要积极引导钢铁产能走出去,加快推进新武安钢铁马来西亚综合钢铁厂项目。煤炭行业关键要发展替代产品,靠新的增长点弥补损失、带动发展,一方面沿着煤炭的产业链向下游做,向高端产品做,另一方面积极进军新兴产业,培育新的发展动能。

在主城区建设、县城建设、小城镇建设和农村建设上倾注更大的精力。

要围绕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定位,认真谋划好城市发展、产业布局、基础设施等具体规划。启动邯峰快速路、滏东大街北延至永年、南环路东延至肥乡工程建设,打通中心城区与峰峰矿区、永年区、肥乡区之间的快速连接通道。完成高铁动车所审批,邯郸火车站改扩建竣工投用,1号和4号轨道交通线争取完成项目审批,加快太行山高速和西部旅游路网建设进度,邯郸机场三期工程力争开工。

要突出抓好东区建设。以中央商务区为重点,加快商贸地产、金融中心、地下管廊建设,开工建设市广电中心、第一医院东区、客运枢纽二期等,河北工程大学一期、科技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东郊热电一期要竣工投用。要集中力量建好县城新区,进一步明确发展方向与总体框架,实施县城建设三年攻坚计划,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地摆、一块区域一块区域地做,确保每年都有新变化,用三到五年时间,各县都要建成一个新区。要重点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突出做片区,成方连片、集中打造,每个县(市、区)明年要至少整建制打造1个特色小镇或1个连片示范区,全市建设1000个重点美丽乡村;突出做产业,结合实际、因地制宜,为每个村打造一个特色富民产业,真正让村美人富成为农村的永久底色。

深入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坚持把污染治理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制定大气环境质量限期达标规划、城区工业企业调整和退出规划、工业园区调整规划、散煤治理规划、矿山关闭和复绿规划、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规划等,切实从顶层设计上遏制污染源头。要抓住用好省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城区工业企业退出、燃煤电厂改造提升等政策机遇,加快推进邯钢、邯电、纵横、裕泰四个重污染企业搬迁升级改造,制定详细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加大工作推进力度。要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霾,落实重污染天气应急联动机制,严格实施重点行业提标改造和污染减排治理工程,积极应对重污染天气,推动空气质量不断改善。

要加快生态修复。持续深入推进“绿美邯郸”攻坚行动,突出抓好太行山绿化,全面开展城镇周边绿化、村庄绿化、荒山生态绿化、绿色廊道建设等八大绿化工程,完成造林绿化66万亩,确保明年森林覆盖率再提升1.5个百分点。全面建立和落实市县乡三级河长制,加大滏阳河、洺河退污还清力度,持续推进河湖水系综合治理,切实打造亲水近水的生态环境。要把用足用好南水北调作为治理地下水超采的重要举措,加快南水北调水源切换力度,积极完善水厂和地下管网配套设施建设,确保2017年完成规划用水量30%以上。

对于环境污染问题,要坚持一手抓治理,一手抓处罚。一定要加大执法监管,严格落实监管人员驻厂制度,压死监管人员责任,既管达标排放,又管偷排偷放。要完善环保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联动机制,强化环保部门与政法机关配合执法,以“零容忍”的态度严厉打击非法排污、伪造或篡改环境检测数据等行为。







构筑“三核驱动、组团发展”空间布局

“面对社会关注的部分行政区划调整工作,我们周密部署,一周时间顺利完成交接,平稳实现了区划调整。”4月7日,邯郸市代市长王立彤在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区划调整完之后,邯郸市区面积由655.78平方公里扩大到2661.83平方公里,为打造区域中心城市奠定了坚实基础,实现了全市人民多年来的夙愿。”

地处四省交界的邯郸,不仅是河北的南大门,还是中原经济区中心城市,同时也是京津冀区域中心城市。两大区域同时覆盖,且都被定位为“区域中心城市”,拥有大城市梦的邯郸,机遇千载难逢,行动也全面展开。

2016年国庆节前夕,邯郸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获得国务院批复。邯郸经过精心准备、快速实施,基本完成了相关调整工作。邯郸人的心中,打造“区域中心城市”的梦想,越来越接近现实。打造区域中心城市,首先要有一个与定位相匹配的空间架构。

王立彤在该市政府工作报告里提出,邯郸要按照打造区域中心城市的目标,优化都市圈空间布局,完善城市功能,提升承载能力。加快推进中心城区、县城和乡村统筹协调发展。按照这一思路,邯郸将加快中心城区建设和发展。加快推进东区开发、老城区提升和冀南新区建设,统筹峰峰、永年、肥乡发展,构筑“三核驱动、组团发展”的发展格局。

根据设想,邯郸要把东区打造成为创新引领中心,建成引领邯郸发展的现代化综合性城区。把主城区打造成为生活服务中心,进一步提升城市功能。把冀南新区打造成为生产组织中心,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文化创意、高新技术等产业,规划建设科创城。

打造中心城区的同时,邯郸还要打造一批功能齐备、产业发达的中小城市。就此,邯郸市提出,支持武安市发展成为现代化新兴中等城市,建成邯郸市副中心;支持涉县、大名、魏县、曲周发展成为区域次中心城市;支持磁县、成安、临漳、馆陶、鸡泽、广平、邱县发展成为地域特色明显的城市。重点建设一批园区经济、休闲旅游、商贸物流、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等特色小镇。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新构想下,邯郸各地看到了未来发展的机遇。邯郸市人大代表、永年区委书记侯有民说,永年要抢抓撤县设区战略机遇,搭乘邯郸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快车,坚持世界眼光、生态优先,彰显优秀文化,体现永年特色,把洺州新城建成“邯郸北部生态宜居、开放创新的明珠城区”。而来自肥乡区的王运成委员则建议,为缩小肥乡区同主城区差距,使其尽快融入主城区,应在专项规划设施、重大项目布局和资金安排上,对肥乡区交通、能源、水利、公共服务等重大项目给予支持。

建设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咱们邯郸也要有大外环了,双向六车道,出行更方便了!”4月7日,邯郸市民陈先生在该市政府工作报告里看到了邯郸大外环要开工建设的消息。为建设区域中心城市提供交通运输支撑,是邯郸着力打造“交通圈”的重要任务。今年邯郸市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坚持以交通圈拓展都市圈、带动经济圈、扩大辐射圈,建设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交通建设被赋予重要使命。

“客运周转量增速全省第一,货运周转量增速全省第二。”事实上,拥有特殊交通区位优势的邯郸,2016年的交通事业已经交出了一份出彩的答卷。“跳出邯郸看邯郸,与周边城市相比,邯郸交通还有短板。”邯郸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何志刚说,邯郸市构建辐射中原、东出西联、通南达北的大交通格局正逢其时,2017年,邯郸交通人将全力构建“区域交通中心”,为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提供支撑。

交通先行,成为代表和委员们的一致意见。近年来,邯郸东部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但现有交通综合运输能力却相对滞后,给东部县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一定影响。邯郸市人大代表李凡说,曲周作为邯郸市东北部区位中心,人口超过50万,是邯郸东部的人口大县。曲周经济社会发展势头较好,商贸物流繁荣发达,产业带动辐射较广,发展潜力巨大。“今年,市第九次党代会报告、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支持曲周县发展成为区域次中心城市,这既是市委、市政府对曲周未来发展定位的要求,更是曲周跨越发展的重大机遇。”

但目前曲周还没有一条“真正”的过境高速公路、城际快速路,没有一个高速公路出入口,人流、物流严重受限。鸡泽、曲周、邱县三县原有连接道路基础设施差、通行能力弱,缺乏一条更加便捷的城际快速路,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县域经济社会的发展。针对上述情况,李凡代表建议,市政府进一步加大东部县高速公路、城际快速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力度,在高速公路建设上给予倾斜。谋划建设连接东部几县的城际快速路,进一步提升交通服务能力,打造高效快捷、四通八达的交通构架,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服务保障。

围绕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建设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的目标,邯郸市也明确了建设重点。其中包括,加快建设太行山高速,构建“三纵两横一环”的高速公路网。加快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建设主城区连接峰峰、永年、肥乡的快速路,建设西部旅游网、邯郸绕城大外环、漳河跨省大桥,打造覆盖城乡、内聚外联的快速路网。谋划建设京石邯城际铁路、邯聊长客专线、邯黄铁路复线和邯郸高铁动车所,加快推进邯郸机场三期扩建,增加国内航线,发展航空货运。

今年,包括主城区大外环、邯郸机场三期、西部旅游路网等十大工程将开工建设。何志刚说,这些大工程都是围绕邯郸城市经济发展的新重点打造的。比如主城区大外环旨在服务中心城区拉开框架,机场三期则重点服务邯郸打造现代商贸物流业,西部旅游路网则要深入挖掘旅游产业潜力。

与京津合作聚焦四大领域

建设区域中心城市,邯郸需要怎样的产业格局来支撑?“邯郸作为一个资源型重化工业城市,无论是突破眼下的发展困境,还是实现更高层次、更高水平发展,产业转型升级都是绕不过的坎。我们要始终保持战略定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新旧动能转换。”4月6日,在邯郸市两会上,邯郸市委书记高宏志说。他认为:“这个过程既充满希望又伴随阵痛,既非常紧迫又艰巨复杂,但闯过这个关口,就会迎来全新的发展局面。”

为此,邯郸市围绕产业结构调整,作出了系列安排。其中,就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邯郸从建设区域中心城市角度出发,提出了与京津合作的主要思路。按照该市政府工作报告部署,今后五年,邯郸市将建好冀南新区、邯郸经济技术开发区、冀津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区等承接平台,积极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和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加快建设京津先进制造业转移承接地、食品工业扩能首选地、优质医疗教育资源合作优选地和旅游目的地。从“承接地”到“目的地”,邯郸市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上述四大领域合作目标。

围绕既定目标,邯郸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今年相关工作安排。——深入推进以市校、县校、企校为重点的校地合作,争取3-5家知名高校、国家实验室和一批重大科技专项、重点科研项目落户邯郸。加快北京大学邯郸创新研究院发展,启动北京大学邯郸科技园建设,打造京津冀协同创新的典范。

——加快开发区改革创新,深入推进机构编制、人事薪酬、行政审批、投融资等改革,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培育壮大特色产业集群,切实把开发区打造成转型升级示范区、对外开放主战场

——积极开展走进央企及京津企业走进邯郸行动,引进一批品牌、市场、技术成熟的大项目、好项目。冀南新区、邯郸经济技术开发区各引进1个超百亿元的战略支撑项目,其他县(市、区)争取各引进1个超五十亿元的重大产业项目。

据了解,过去四年,邯郸市加大对接央企力度,累计与新兴际华、中国建材等签订124个项目合作协议。同时,主动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建成曲周自行车、广平家具、邱县休闲食品等一批产业转移基地。协同创新方面,成立了北京大学邯郸创新研究院,教育、医疗、交通、旅游等多领域合作成果丰硕。邯郸同时明确,今后将广泛参与京津冀、中原经济区分工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