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不适合所有人,不建议大家都进来


 

  「深链财经原创」记者|夏弥生 

  因为看好区块链项目,起初王利杰是自己承担风险、借钱投资该领域的项目。现在回头看,王利杰认为自己享受到了这场变革的红利,甚至是“泡沫红利”。

  这位曾经供职于华为的理科生,在投资上却一点都不会给人一种理工科自带的“严谨”印象,其创立PreAngle后,以6年投资300多个项目而被冠以“异类”,王利杰自身也享受这样的称谓,其甚至为此专门写了一本名为《投资异类》的书,全面阐述其对于天使投资行业发展状况的深度思考。

  在投了40多个区块链项目之后,王利杰和很多进入区块链领域的投资者一样,也认为这个行业存在泡沫,但是其依旧在未来一段时间选择 All in 区块链行业。

  投资区块链领域给王利杰带来财富和声誉的同时,也正改变着他,一直以快闻名的他,在面对着深链财经的采访时表示,“接下来我的投资节奏还是希望慢一点,之前太火爆了”。

  对于当下火热的区块链投资,王利杰认为,“并不是所有投资人都适合区块链,如果不合适,还是不要进来。”

  谈投资:区块链不适合所有人 深链财经:我们注意到你已经All in 区块链了,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选择?

  王利杰:2014年我在洛杉矶遇到一个极其聪明的老朋友,当时他递给我一张名片,上面写着Blockchain Capital,我问他什么是“Blockchain”,他说是比特币背后的技术,我就开始研究了。

  后来我投了NEO,那时候叫小蚁。他们说要卖给我们200万个币,让我们出20万元认购,我想着原来是换筹码,20万本金换200万个币。但没想到这里的“筹码”会涨价,而且涨了几百倍,给我很大的刺激。

  深链财经:所以,“筹码”会涨价让你重新思考了投资?

  王利杰:真正让我启动All in区块链投资是在去年11月底,我去欧洲考察了一下区块链,顺便投资了Medicalchain。这趟欧洲之行给我最大的收获是看到整个欧洲国家对于区块链包括数字货币的宽容态度。

  第一,瑞士政府本身就是去中心化的,是一个联-邦-制国家;第二,欧盟的所有主-权-国家已经没有货币了都在用欧元了,比特币对他们来说是另外一个欧元。所以我判断数字货币死不了,因为很多地方对它持有开放态度,只会在某些区域受到限制。

  深链财经:你是从股权投资全面转向了区块链投资,你觉得其它的VC和天使也会陆续入场吗?

  王利杰:股权投资是有价值的,因为区块链不适合所有人,不建议大家都进来。我去年8月份给CEO们讲区块链,一直到12月份才有3、4家公司真要干了,用了快半年时间去理解。我讲的已经比较容易懂,但是这东西是直接挑战你认知的东西。

  深链财经:从股权投资出来转型区块链投资,你会焦虑吗?

  王利杰:我焦虑了半年。我是从基金借钱出来投的,因为基金是不能投资数字货币的。所以亏了算我的,盈利了算基金的。所以只要政府不为数字货币正名,中国基金就无法公开进入,只能是GP自己投,但是募资渠道极为有限,所以只能自己做些小基金,让律师帮忙设计,没有标准化的模板。

  谈颠覆:区块链催生了“自金融”时代 深链财经:大家都说区块链会颠覆现在的世界结构,到底会怎样颠覆?

  王利杰:区块链现在的状况和当初互联网出现时一样。

  互联网的颠覆之处在于它是信息高速公路,有了它,知识才可以无国界无摩擦高效流动。区块链的颠覆之处在于它是资产高速公路,有了它,资产可以在全世界高效流动。资产是特殊的信息,是记载账本上的信息,而互联网是不能跑资产的。

  深链财经:但是资产也是可以由银行、政府登记交易。

  王利杰:对,过去资产记在中心账本上的,但由于各种原因效率都特别低。比如,上市股票记在交易所账本上,未上市的股票记在工商局账本上,后者几乎没怎么流动的。现在有了技术把它编到区块链上让它成为一串代码,而区块链又在互联网上,这时候我们搭建了一个资产高速公路。信息高速公路带来了自媒体,而资产高速公路带来自金融。

  深链财经:什么是自金融?

  王利杰:金融以前有各种中心化管制、牌照和审核。一家公司想要IPO,要经历各种投行、审计交易所,而要发债做ABS还有银行……几乎所有所有金融产品,都要有中心化机构。但现在基于Token出现了很多去中心化、去金融机构的事,这就是自金融了。

  深链财经:这种自金融模式似乎从底层逻辑上,就与国家、政-府的中心化管理结构相背离。

  王利杰:自媒体一开始也是背离的,西方国家一开始也不喜欢自媒体,但是没有办法,大势不可逆。

  国家管理、规范自金融是我们期待的,但政策这个东西不是一天出来,需要不断学习、研究和磨合;这个过程还是个全球化博弈的过程,在泰国、东南亚、美国、欧洲……区块链都爆发了。

  谈未来:创业者现在必须忘掉内地市场 深链财经:对于区块链,你觉得国家的监管方向会是怎样的?

  王利杰:国内目前法规不明朗。明朗后要铲除的毒瘤是骗局、传销、洗钱,让市场走向理性。

  现在不理性的氛围对于区块链的发展也是一种限制,到处是空气币,那么有的人会对这个市场恐惧、失望,选择不进来。

  如果法规明朗了,市场上都是干实事的,面对着职业的投资者,市场会进入新的繁荣。比如私-募机构需要考试领新证才能操作数字货币基金,另外也可以设置个人投资者资金门槛。

  深链财经:最近,我们就看到很多交易所、项目在隔离-中国用户。

  王利杰:对于创业者来说,现在必须忘掉内地市场,等中国规范建立起来再回来。对于我们投资人来说,我们也在摸索学习,总结来说有三点:

  第一,我们不帮别人投,自己投点;

  第二,我只投原生的海外项目,欧美的居多;

  第三,我投过的股权项目如果想做艾西欧,只能注册境外公司,然后彻底忘记中国市场,把Token卖给境外真实的用户,如果你同意,我会帮你对接各种海外资源,否则我也不会帮你。

  谈Token:卖的不是股权,是产品使用权 深链财经:现在这个市场有估值体系可循吗?

  王利杰:没有。每个项目情况不同,去中心化应用也不同,不像股权投资和证券投资那样有坐标系、估值体系可以用。

  但如果是公有链,我有一套逻辑。公有链可以被理解为是一个数字王国,有的人想要移民进去,那么移民就要换汇,去买这个国家的货币。换汇过程是自由市场,一个真正总量恒定的货币市场,只要进去的人越多它价格的越高。移民净流入是这个数字王国货币涨价的基本理由,这就是Coin。

  深链财经:那什么是Token?

  王利杰:区块链市面上流通的其实是两种东西,一种是Coin,以比特币为代表的所有支付币加上公有链上的币;另一种就是Token,也就是通证,是Dapp里面真正在流通的东西,这个东西就不是生态而是流转中的业务。Token不分红,不是证券,只能考量使用价值,这与整个生态有关。

  深链财经:但是现在市面上的人都对抢筹码比较上瘾?

  王利杰:目前投机水分多。无纸化、无国界、无DD投资。真是一个好项目的话,根本没有时间DD,DD一下额度也没有了,投资已经成了“要额度”行为。本质上把好项目给私募机构就是让私募赚钱。私募机构投资是为了赚钱,不一定是真正的用户。

  Token卖的不是股权,其实是产品使用权,所以不应该把80%的Token卖给私募,因为他们一定会卖掉的,那么真正的用户成本就高了。

  深链财经:这和你说的“黄牛”有点像。

  王利杰:对,现在买币的绝大多数类似“黄牛”,互相炒作。而真正正确的事情应该是80%的Token卖给用户,只有不超过20%的给愿意支持、愿意陪伴项目的私募。

  深链财经:那应该怎么做?

  王利杰:去路演吧,一场一场地老老实实做,等于营销前置,东西是没有出来,但有白皮书,说了将来会生产什么东西,现在你来买Token,将来用会便宜。那个时候就不会像现在这么这么热闹,不是一个月5倍,可能一年五倍就够了。

  一个成功的艾西欧应该是投资者意向额度10倍于计划募集额度,然后把额度分给用户,每个人3-5个以太坊就够了。如果达不到10倍,5倍有私募意愿也可以,否则就放弃艾西欧。不然拉一堆私募“空气币”去上完交易所,对公众是不负责的。

  深链财经:公募不成功能不能退币?

  王利杰:没币可退。已经用了这个币去做开发、做全球路演,拿什么退?退不了。投资人就是承担风险获得高额回报。

  深链财经:现在有种言论质疑,可不可以只有链没有币?

  王利杰:徐明星曾经发过一个朋友圈,说最早进中国iphone没有WIFI,事后才把WIFI补回来。所以我相信政策还是会补回来,因为这个是不可或缺的。

  深链财经:未来会加大投资力度吗?

  王利杰:2018年,我会以硅谷、欧美的项目为主,底层的、协议层还有公有链技术为主。去年基础设施还不够好,支撑不了大应用,所以今年投资的核心还是底层的东西。接下来我的投资节奏还是希望慢一点,之前太火爆了,接下来还是要回归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