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则荣人类进步阶段论


  生物以进化论,人类以进步论。

                                                                  ——朱则荣

  我将人类进步的总体历程划分为三个重要阶段,分别是生产力阶段、发展力阶段、持久力阶段,并以人类发展力作为人类进步的核心命题,统筹生产力阶段和持久力阶段。

  ——————

  朱则荣理论文献(ZTD)在册数据

  作品编号:ZOn.TP001

  原创作者:朱则荣 

  首次提出:2018年12月19日 

  列卷:《朱则荣理论》第四卷

  ——————

  1 人类进步三个重要阶段的划分

  人类进步的三个重要阶段是人类在伟大发展历程中必然出现的三个阶段,根据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产业、不同企业、不同人的发展力特征,分别处于三个阶段中的某一个阶段,具有秩序次序的自然秩态排序性质。

  2 人类生产力阶段

  人类生产力阶段是指自人类文明诞生以来,随着果腹、遮体、温暖、遮风避雨、族群集体管理等基本生存需要,逐步形成的——为满足多样化——衣食住行和人口、资源、基本秩序等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需要,人类所从事的基本生产劳作、商品流通、市场交易阶段。

  为满足人类文明进步、国民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等多样化需求的不断增长,新的需求大量出现,国家和社会生产组织将生产所需的资源、生产条件、产能、产量、终成品产出,主要以物质形态作为主要发展方式,从而形成以生产为主要社会经济活动的人类进步阶段。

  此时的一切社会经济和人口需求,以尽可能销售最多数量的产品、占有资源、投资扩大生产、保证产品基本质量、满足商品流通和交易需求、保证企业基本生存条件、保证所需能力和生产力循环的发展特征为主。

  3 人类发展力阶段

  人类发展力是指人类所必须经历的消费力决定生产力的重要发展阶段,消费的多样化需求,尤其是包含文化模因属性的高层次消费需求占据消费力的主体发展特征,消费刺激、消费带动,甚至消费反过来倒逼旧的生产力结构和生产关系发生深刻改变。

  此时的产能产量、产出物形态受到消费力制衡,人口对物质形态的基本产品需求转向以精神文化为主的高层次消费观念阶段,对原本物质商品中的无形价值含量需求成倍增长。

  社会经济发展方式与人口消费需求的特点,以市场中所能提供的——供给品中的使命、意义、含意、概念、材质、做工、品质、口感、环境、美好愿望表达、个人文化风格喜好、情绪变化、仪式感、荣誉感等多样化的文化与感官需求为主体需求,迫使企业的品牌文化、企业文化、服务文化等模因发生深刻改变。消费者变得异常挑剔,视觉、味蕾等神经系统出现“审美疲劳”,加剧了市场竞争力度,加速了企业淘汰速度。

  此时,一个国家,或城市,或企业的发展方式进入了人类发展力的重要进步阶段,社会经济的转型特点体现在:发展成为首要命题,发展力建设成为一切社会经济活动的第一要务。人类如何可持续发展的命题成为世界的共同共识议题。

  没有发展就没有生存的余地,企业将把发展重点放在远端战略、领导人意识、人才梯队培养、关键竞争力建设、文化建设、产品和服务生态系统建设、工匠精神建设等人文精神层面的进步方式上。

  4 人类持久力阶段

  人类持久力是人类发展力的高层次阶段,在人类进步的伟大历程中,发展力的结果就是持久力建设。

  人类中一切最聪明的大脑,最终将会——洞察、远见、远端战略、长远发展命题、社会经济结构性转型、企业高远发展目标锁定在“持久力”问题上。

  人类持久力是当高度发展的发展力到达一定程度,当一个国家、地区或企业的战略意识到达这一高度,当人类发展的时代进步到这一阶段,人类就会进入重要的持久力发展阶段。

  人类持久力是为了保持、维持、维护发展力水平、发展力关系、发展力成就,必须保持持久、稳定、恒态的发展力秩序状态。

  秩序是人类发展力的永恒命题,是人类持久力的终极保障力量,当人类意识到持久力问题,生态破坏与生态恢复、无人化与劳动人口、收入不平等、社会问题、消费力透支、垄断状态与服务投诉等一切矛盾问题将回到秩序法系中做出平衡、均衡,并最终得到彻底解决。

  人类持久力,代表着人类一切国家、民族、人口、城市、产品、企业的发展力建设成就,是发展力的必然结果,也是人类中一切国家、民族、企业保持旺盛生命力——持久长存永恒秩序力量与恒定秩序状态。

  5 进入不同阶段的方式

  不同国家、地区、企业或人,是在认识论基础上认识到人类进步的三个不同重要阶段,从而在远见、意识、行动和结果上进入到不同阶段,进入到不同阶段的秩序次序是不同的,由各自的发展力使命、发展力任务和发展力形态决定。

  思想决定形态,观念决定出路。发展决定时代,意志决定未来。

-END-

版权管理:秩学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