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底捞、阿里、京东、长虹电器,都推出了各自的智慧餐厅!不过,这遭到了部分餐饮人的吐槽,他们认为,这样的智慧餐厅,“没有人情味、没有灵魂”!
但,餐饮黑科技是大势所趋!否则,这些餐饮行业的、科技行业的、甚至是传统电器行业的大佬们,也不会盯上它!
未来3-5年,黑科技将大面积地渗透到餐饮业,从而影响整个餐饮行业的格局!
场景:传菜
痛点:解决传菜的机械重复
黑科技:传菜机器人
传菜工,是一个尴尬的岗位;虽然餐厅不可或缺,但门槛低又没什么技术含量,为这个岗位,每个餐厅都得支付一笔成本。
传菜机器人——专门负责,将厨房烹制好的餐食,送到指定顾客的桌前。因为都实现了精准定位,传菜机器人可以精准抵达顾客餐桌,还能智能避障。
场景:收台
痛点:提高收台效率
黑科技:收台机器人
顾客吃完饭后,服务员就要收台了,为下一桌顾客做准备。大多数的餐厅,都会请来专门的收台服务员,但一般都只请一个。
因此,在用餐高峰期时,经常忙不过来,一个服务员一般会身兼多职,比如,这个服务员本来要负责与顾客沟通,这时只得去收台,有满腹疑问和需求的顾客就只得被晾着了,体验非常不好。
收台机器人——顾客用餐结束,可立刻呼叫收台机器人,它就会按照指令,立马赶过来,并引导收台。
场景:炒菜
痛点:解决厨师不稳定难题
黑科技:炒菜机器人
在当前高房租、高人工的大环境下,快餐和外卖的日子并不好过。特别是那些依靠厨师的快餐和外卖。
炒菜机器人——只要提前设置好参数,准备好食材,打开电源键,几分钟就能出一道菜。不需要食物、不需要工资,插上电,炒菜机器人就能没日没夜地工作。
场景:配菜
痛点:缩短配菜时间
黑科技:机械臂
配菜也是一个繁杂,而且重复性很强的工作,很多餐企都有专门的配菜工,特别是火锅、烧烤这样的业态。
机械臂——海底捞的机械臂会将客人下单的食材,从架子上取出,放入传送带,再由传送带送至传菜口。这个过程,人工至少需10分钟,机械臂2分钟就能完成。
场景:制作面条
痛点:提高了面条行业的生产效率
黑科技:面条机
面条机——可以把面粉直接变成面条,省掉了传统的和面、醒面等繁杂的程序。
8秒就能出一份面条,一小时最高可出60斤面条。解决了整个面条行业的痛点,砍掉了中间环节,提高了出面效率。
场景:送外卖
痛点:降低50万人送外卖的巨额成本
黑科技:无人机+外卖送餐机器人
外卖平台的两大核心是,流量和配送。
中国的外卖配送员现在已达到了50万人,以每人每月5000元的工资来算,是一笔庞大的成本。
近日,饿了么研发的送餐无人机已经在上海一园区内正式商用,为100多个商家提供无人机外卖业务。
无人机实现集散点A到B的干线运输,2位骑手负责将外卖装上无人机,以及最后送达消费者手中。
这一配送过程中,无人机配送占据配送过程的70%,平均每位骑手的行程只有原先的15%。
除此之外,外卖送餐机器人二代也将上市,负责最后一公里的运输,有保温箱、有路线感应器,还打通了电梯控制系统,可自己上楼,用户输入手机号即可确认取餐。
配送既是外卖平台的壁垒,也是餐饮企业不得不捆绑它的一大理由。
外卖机器人一旦试验成功,商家如果有自己的流量,买几台送餐机器人,恐怕就能减少对外卖平台的依赖,从而减少抽成,大大降低成本!
场景:24小时提供热面、热饭
痛点:效率极致化
黑科技:自动贩卖机
现在,在一些街边店,自动贩卖机已投入使用,比如无人面店、无人便当机。
先说无人面店,后厨前厅没有一个人,用户下单后,热乎乎的面条,会直接出来。这样的无人面店,如果放在火车站,卖10块一碗,很有可能成为泡面的替代品。
还有无人便当机,能快速买到热乎乎的便当。一般布点在一些写字楼下,方便白领解决午餐,是对快餐堂食的一个分流。
更重要的是,无人面店、无人便当机都可轻易实现24小时营业。这对很多想做24小时生意的餐饮或便利店来说,将是一个很好的赋能。
小结:
每个时代都有其产物!
当年,淘宝出来的时候,有人说,淘宝必死,他们觉得,虚拟的东西怎么会成呢?现在,餐饮黑科技来了,又有人说了,机器成不了气候!要有人情味!
其实,黑科技已经在渗透餐饮业了,现在看是黑科技,以后可能就是日常了!黑科技不会代替人工,但它会革掉一些机械性的工作,更智能地辅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