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大妗姐陈秀冰 中国婚庆行业市场规模及发展趋势


 婚庆行业产业链包括上游:婚庆产品供应商,如:酒店、婚礼堂等婚宴场所;婚庆策划;婚纱摄影等供应商,中游:一站式婚礼平台、单独业务公司官网、电商平台等供应商,下游是有婚庆需求的消费者。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结婚新人对婚礼文化和品质需求更加重视,因此婚庆行业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婚庆行业这种重品类、低频次的市场属性在消费者心理诉求中占据着相当大的比例。

婚庆,具体来说指的是婚礼庆典策划。 婚礼策划是指为客人量身打造的婚礼。它涵盖各种婚礼形式或是各种婚礼形式的组合体,它是根据每位新人的不同爱好、追求或诉求点而不同为新人量身定做的婚礼。

广东大妗姐婚庆文化产业数据表示,婚庆包括,婚纱摄影,婚宴酒席,婚庆策划,主持司仪,婚车出租,婚礼跟拍,婚礼摄像,蜜月旅游等相关行业。

 

一、婚庆行业市场发展规模

2016年,全国依法办理结婚登记比上年下降6.7%。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结婚年龄也在不断推后。

中国结婚率也逐年下跌, 2016年中国结婚率跌破9%,仅8.3‰。未来随着适婚人群减少,结婚年龄推迟,中国结婚人数将或有所减少,但是未来5-10年将会持续增长,主要由于85后和90后结婚爆发期。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网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婚庆市场深度调查及未来前景预测报告》

 

尽管随着人口红利消失,结婚人口降低,但婚嫁行业的资金消费不断上涨——客单价的增长,将为婚礼市场带来新的增量。而客单价的上涨并不在于商品本身的涨价,而在于服务价值的提升。2017年狭义婚嫁消费(包括婚礼策划、婚纱摄影、婚纱礼服、婚宴四大核心产业)市场规模达14623亿元,预计2019年市场规模突破20000亿,2021年突破30000亿。

 

二、婚庆行业发展趋势

广东大妗姐婚庆文化产业数据表示,随着经济的发展,婚庆产业正逐渐成长为一个新的朝阳产业,面对潜力巨大的市场,国内婚庆行业的发展也在发生着改变,新婚人群对于结婚的消费需求已由过去的模式化、单一化需求逐渐转变为个性化、多样化需求。

婚庆作为一个新兴行业,近年来在全国已到了火爆的程度。如果以每年新人婚礼平均消费10万元保守估算,得出2014—2018年我国婚庆市场规模的预测,到2018年我国婚庆市场规模可达约1.46万亿元。

1、婚庆产业链庞大亟待整合

中国婚庆产业链中,婚纱摄影企业是诞生最早、相较而言具有一定发展规模和品牌效应的一环。在结婚消费项目选择上,准新人对仅结婚才需要的主要服务和产品选择中,关注度最高的是婚纱摄影,其次为婚宴服务,随后依次为婚礼服务、蜜月旅游和购买婚纱,多种产品与服务使得婚庆产业链细分领域十分庞大。

婚庆不仅涉及婚纱摄影、婚礼策划、婚车、礼服、婚宴、喜糖喜酒、珠宝首饰、蜜月旅游、家电家纺等多个行业,更与房产、家装、旅游、母婴等40多个行业相关联。

在传统的婚庆产业里,产业链各个环节比较分散,大多都呈现着单打独斗的状态,比如婚纱摄影获客成本高,很难通过规模效应提升盈利能力;然而婚宴行业虽然盈利能力好,但是复制能力差,很难形成有影响力的品牌。倘若把“婚纱摄影”和“婚宴”整合起来,就会实现互利双赢的局面。然而这需要逐步拓展婚庆产业链上的各个业务环节,通过各行业的共享客资和信息互通,来实现业务联动和交叉销售。

2016年全国各级民政部门和婚姻登记机构共依法办理结婚登记11328806对, 2017年我国结婚登记人数达到1184万对,未来5年将会持续增长,预计2021年结婚登记人数将达到1278万对。巨大的人口红利使婚庆市场面临广阔的前景,婚庆产业链也逐渐向“网状”发展。

随着婚庆行业的日趋成熟,其竞争也愈发激烈,如何解决婚庆产业链中时间跨度长、业态分散、获客成本高的问题,就成为企业制胜的关键。这就意味着婚庆行业需要不断优化产业链上的组合,并相互之间整合资源,最终把握核心客资的关键流量入口。

2、“个性化定制”受欢迎

私人定制婚礼顾问公司与传统婚庆公司的差别是,前者有很多创意和设计体现在服务中,主要赚取服务费,是额外支付的。后者是把婚庆产业链涉及的产品简单堆砌,收取产品差价。

据不完全统计,婚庆市场每年数千亿元的规模,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资本投身其中,另一方面,消费者的需求越高,对婚庆行业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未来,婚庆行业发展的趋势是分工将越来越细,需求越来越个性化。

2018年婚庆行业发展前景总结:整合资源是婚庆行业最具潜力的发展模式之一,未来将看到婚前、婚中、婚后等一体化服务模式。广东大妗姐婚庆文化产业数据表示,中国婚庆行业从过去作坊式的分散经济逐渐发展为跨行业、多业态的创新产业格局,并往多样化、便利化、精细化、品质化、网络化和产业化发展的趋势。

 

null

婚庆金牌大妗姐 冰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