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崇军/文
摘自《辩证养心》文稿 原创发稿于《放飞思想网站》(www.lcj9.com)
就辩证而言,变化是辩证的一大特征。变化也称运动、灵活、变通、改变、变动、转化、转变、改正、改造、创造、发展或创新等;变化有时间和空间、明显和隐晦、快速和慢速、主观和客观、相对和绝对、质变和量变、肯定和否定、形式和内容、偶然和必然、主要和次要、原因和结果等矛盾;变化是矛盾的基本状态,任何矛盾在一定条件下都是可以转化的,任何辩证都具有矛盾性,因此讲,变化是辩证的一大特征;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只要用变化、运动或发展的观点来看待事物,就会有较强的辩证性,如中国古代思想家老子在《道德经》中说了这样一句话:“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既反映了事物变化的因果,又反映出此话具有较强的辩证性。
就辩证而言,变化是辩证的一大方法。辩证是一种思维方法、言论方法或行为方法,这种方法的必备条件是矛盾和变化,既谈矛盾又谈变化,往往是辩证方法或辩证法;辩证方法或辩证法通常以矛盾为表现形式,如有集中和分散、守旧和创新、固执和灵活、坚持和改变、明显和隐晦、真实和假虚、直接和间接、正面和侧面、由点到面和由面到点、由浅入深和深入浅出、循序渐进和直截了当等;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采取辩证方法或辩证法,通常能有效地解决矛盾问题,因此讲,变化是辩证的一大方法。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用辩证方法或辩证法解决矛盾问题,切实起到了有效作用,如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游击战十六字方针:“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这既反映了作战的灵活性,又反映了毛泽东军事思想的辩证性。
就辩证而言,变化是辩证的一大作用。辩证的表面作用是用来辩论的、辩解或讲理的,辩证的实质作用是用来改变世界、改造人类社会或改正矛盾问题的;辩证停留在辩论、论证或论理的层面上,其辩证很有可能停留在唯心主义、辩证唯心主义或形而上学的老路上,辩证上升到改变、改造或改正的层面上,其辩证很可能走在了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或实事求是的道路上,因此说,变化是辩证的一大作用;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只要不主观臆断、死板教条,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谈改革、谈发展或谈创新,所产生的思想观念通常具有较强的辩证性,如当代中国的政治思想:“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第一生产力。”、“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自我革命。”、“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等,这既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运动观,又反映了中国的政治思想具有较强的辩证性。
就辩证而言,变化是辩证的一大形式。辩证的主要内容是矛盾,辩证的主要形式是变化;每个人都生活在矛盾之中,如吃了要睡、睡了要吃,站时间长了想坐着、坐时间长了想站着,穿了新衣裳会变成旧衣裳、穿上旧衣裳想穿新衣裳,少年会变成中年、中年会变成老年,失败可变为成功、成功可变为失败,等等,如此变化都是辩证的表现形式,因此说,变化是辩证的一大形式;变化之形式往往是矛盾,如有曲线和直线、平缓和起伏、连续和间断等;现实生活中,人们会遇到各种矛盾问题,解决矛盾问题的最好思维方式方法是辩证的、变化的或灵活的思维方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