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斌:抵制童工就是在伤害儿童


 

“谢作诗的经济学课”上线了。无论您买还是不买,转发课程,他人通过您的转发买1次课,将给您9.95元的分销费。您购买后,可以把课程转发给朋友,每一期转发,前面5位可以免费听课。您买1份课,等于可以拿5份送您的粉丝。总共150节课(实际会更多),等于您至少可以送750个粉丝听课的机会。长按或扫上面二维码,或者通过链接http://m.ximalaya.com/100/album/8019675进入。

本文为经济学家看世界原创首发

 

在这个世界,很多的儿童在小小年纪就自愿地加入工人队伍,成为童工。雇佣儿童劳动力的现象被许多人所憎恶。为此,有些人提议关闭雇佣儿童的工厂,把黑心老板投入监狱,将自由和爱还给不幸的童工。但是,这种自以为是的做法往往会伤害儿童。

 

在《学自由》的系列视频里,来自萨福克大学的经济学家本·鲍尔默说道:“在1993年,哈尔金参议员提议,禁止所有由童工生产的产品在美国销售。据Oxfam调查,其产生的结果会是:数以千计的童工沦为妓女,或陷于饥饿。”这种抵制童工的“善举”为何会导致更加糟糕的结果呢?

 

因为,一旦禁止“童工产品”在美国销售,雇佣童工的工厂就会解雇儿童,这就导致童工失业。童工的数量确实会因此而减少,但儿童的生存状况没有发生改善。穷困潦倒的儿童失去收入来源,就得另谋生路。于是,一些儿童走向卖淫,或者忍饥挨饿。

 

一些人可能会说道,童工不应该成为工人,而是应该做个在校学生,接受教育。这种无视现实逻辑的说法就相当于晋朝皇帝司马衷的反问。在一次饥荒中,下臣向司马衷禀报饥荒的情况,说百姓们已经没有米饭可以吃了。司马衷就反问道:“百姓太傻了,没有米饭可以吃,他们为何不吃肉呢?“

 

童工不是在“成为工人,还是成为学生”的两者之间做选择。在贫穷的儿童看来,他们要么去工作,获得收入来养活自己和补贴家用;要么不去工作,在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家境中成长。因此,在家庭经济条件无力支持学业,甚至无法养活他们的情况下,不幸的儿童有幸地可以参与工厂的生产活动,挣得微薄的收入来提高生活水平。

 

对于一个贫寒的儿童来说,如果挣得收入的工作都被剥夺了,那他的人生反而会更加不幸。抵制“童工产品”的作为就是在摧毁童工的生活希望。如果童工失去了工作,生活陷入更加艰辛的境地,那么,为何还要禁止儿童参与工厂的工作呢?

 

在经济落后的地区,儿童会成为家庭劳动力的一部分,分担成人的劳作,例如耕种。儿童成为劳动力是自古以来都有的现象。正如古诗曰: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他们或在家里劳作,直接获得劳动成果;或在工厂工作,挣得工资收入。如果加入工人队伍好过于在家劳作,那么,对穷困的儿童来说,接受雇佣就是明智之举。

 

一些了不起的人物也曾经当作童工。爱迪生就做过卖报纸的小男孩。颇有商业头脑的发明大王把卖报生意做得风生水起,甚至雇佣别的儿童加入他的行列。钢铁大王卡内基在小时候就成为了棉纺厂的童工,一周的薪水是1.2美元。爱迪生和卡内基改善童年生活从成为童工开始。

 

如今,在娱乐行业,雇佣未成年人的现象比比皆是。例如人气组合TFboys,美国歌手贾斯丁·比伯,《家有儿女》中的刘星。他们也曾是未成年人,为了实现个人的事业目标成为童工的一员。从事演唱和演戏的行当不是轻松的事情,童工们也得付出艰辛的汗水。

 

当看到童工现象时,不要立马发出“司马衷式”的反问:童工太傻,他们干嘛不去上学?童工的工作环境或许很恶劣,工作收入或许很微薄。然而,如果没有这些工作,童工的少年生活不会变得更好,反而会恶化。每消失一个岗位,或许就有一个儿童被迫忍饥挨饿,或许就无法实现个人的事业理想。不排除有些家长为了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主动地鼓励孩子从事一些可以获得薪酬的合适工作。

 

在现实中,确实存在黑心雇主用暴力逼迫儿童劳作,这违背了儿童的意愿。这类非法行为无论是发生在儿童身上,还是发生在成人身上,都应该受到谴责和禁止。但是,当儿童自愿地参与工作,我们就应该尊重儿童的自愿决定。

 

抵制童工就是在伤害儿童。接受更多的童工产品,童工的少年生活才有机会变得更美好。设身处地地为童工着想,才能避免抵制童工所造成的悲剧。

“谢作诗的经济学课”上线了。无论您买还是不买,转发课程,他人通过您的转发买1次课,将给您9.95元的分销费。您购买后,可以把课程转发给朋友,每一期转发,前面5位可以免费听课。您买1份课,等于可以拿5份送您的粉丝。总共150节课(实际会更多),等于您至少可以送750个粉丝听课的机会。长按或扫上面二维码,或者通过链接http://m.ximalaya.com/100/album/8019675进入。

谢作诗的经济学课:http://www.ximalaya.com/45953479/album/8019675

 

欢迎光临谢作诗的签名书店:https://weidian.com/s/257447452?wfr=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