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我入错行了,怎么办?”


 

  文 / 王世民  

  深圳尔雅总裁  |  YouCore创始人  

  著有《思维力:高效的系统思维》

  交流微信:youcore_6

  1、入错行了,怎么办?

  老师,我入错行了,怎么办?

  每次回答这样的问题,我都很小心。

  真的!

  生怕一不小心,戳破了“入错行”的这块遮羞布,让人彻底浇灭了希望。

  这个世界上,肯定有人是真的入错了行,比如明明是绘画天才,但不小心弹吉他去了。结果国画院少了一名大师,酒吧多了一名吉他手。

  不过,这种情况是绝对的少数。

  绝大多数人,其实都没有入错行的问题。

  他们认为的入错行,只不过是现实不如预期,给自己找的一个借口罢了。

 

  2

  真的入错行了吗?

  “ 哎,男怕入错行啊。

  我当时就是因为脑子一热,上了个机械工程,211大学本科毕业,工作10年了,在武汉,每月拿到手才6000块钱。

  如果做其它行业的话,可能年收入都三四十万了。

  做鸡做鸭不要做机械呐,这是我做机械设计工作十年最大的感慨。”

  “ 男怕入错行这句话真他妈的有道理。

  当年高考,我想报计算机,可是家里穷见识短的父母硬要我去念什么狗屁医科,说谁还能不生病,有了这个手艺防身,一辈子都不愁。

  七大姑八大姨也轮番劝我,随口扯淡说她们有人脉能帮忙安排工作。

  结果...坑爹啊...老子毕业五年了,现在还混在乡村卫生所,到手2000块还差5毛。如果像我同学一样,去搞IT,第一年月薪就2万了。”

  可是,同样做10年机械设计,别人就可以30万年薪。

  像我认识的比较厉害的一位华为海外的,年薪有150多万,为何他只有6000块呢?

  同样学医科,厉害点的专家排上半年都不一定能挂得上号,为何他就不到2000块呢?

  这真的是 “男怕入错行”的问题吗?

 

  3

  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

  男怕入错行的完整说法是“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

  这句话到底源自何处,哪一年开始传播的,已经遥不可考了。

  但既然将“女怕嫁错郎”和“男怕入错行”并列在一起,我们还是能从“女怕嫁错郎”这句话,推导出“男怕入错行”背后隐含的意思的。

  自南宋程朱理学兴起后,

  女人作为男人附属品的男权思想兴盛,“一女不嫁二夫”成了最正统的社会观念。

  这就意味着,女的一旦嫁错了人,一辈子就只有受苦、受累、受罪了。

  这个背后透露出的是,婚姻是否幸福,作为附属品的女人几乎没有影响,关键在于男主人怎么样。

  同理,“男怕入错行”指的是男人一旦入错了行,这一生也就完蛋了,没什么指望了,

  背后体现的也是,事业是否成功,作为附属品的人几乎没有影响,关键在于这个行业怎么样。

  在以前的社会背景下,这句话非常有道理。

  但放在现在,这简直是最狗屁不通的歪理了。

  现在没有离开男人就活不了的女人了,二婚的姚晨、三婚的钟丽缇,自己养着老公,幸福着呢。

  副总理吴仪、国民党主席洪秀柱,以及我以前那些做管理咨询的女同事,选择不结婚,人生一样也很精彩。

  女生已经走出附属品地位了。

  作为男人的你,还一定要做行业的附属品,甚至将它作为你无能的最后一块遮羞布?

  那些喊着“女也怕入错行”的女生们也是如此。

  你好不容易从男人的附属品中走出来了,为什么又一定要将自己再当做行业的附属品呢?

  除非你当附属品上了瘾,否则我想不到任何理由。

 

  4

  第一份工作,如何挑行业?

  有不少所谓的“职业规划导师”,动不动就恫吓找工作的毕业生:

  第一份工作非常非常非常重要,一定要好好规划,挑好行业,如果干错了“行”,那基本上没有回旋的余地了。

  我其实特别想问这些“导师”一句:你第一份工作就是帮人做职业规划吗?我记得你好像是教英语的哎。

  第一份工作就能选到自己喜欢、能干一辈子、报酬又丰厚的行业,当然很好啦。

  关键是,当你在选行业时,又怎会知道自己选的行业,究竟是对是错?

  凭你二十一二岁,

  躲在象牙塔里,读了几年书,甚至只是打了几年游戏,对社会几乎毫无所知的年纪,就能明白自己选的行业在以后会有怎样的变化?

  别说是你,就是马云、比尔盖茨、巴菲特他们,对于未来未知的变化,又有几个人能洞悉一切?

  而且,就算你是未来穿越回来的,知道未来的变化,你想选哪个行业,就能选到?比如,跟着巴菲特去搞投资蛮好的,但你去得了吗?

  因此,在选择第一份工作的时候,只要明白自己能做什么,找一份匹配的工作,再盯着不久将来(比如1年)的目标,全力以赴地去做到自己能做到的最好就可以了。

  不经意间,你就会发现,你已经具备可迁移的职场基本能力了。

  比如基本的思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人际沟通的能力、学习能力等等。

  这时,如果你愿意在本行业发展,你也很容易做到前20%,因为那80%的人还在琢磨自己到底有没有选错行业呢,压根就没好好积累。

  即使干了一年,你发现真的入错行业了,那也无所谓。

  现在的社会,嫁错了可以离了再嫁,入错行了也完全可以辞职另入行啊。

  只要你真的在本行业好好干了一年,具备了基本的职场能力,跨行找另一份工作绝对是手到擒来的事。

 

  5

  已入行,想转行怎么办?

  万一真的选错了行业,比如已经工作了3年、5年,甚至已经工作10年了,还能转行吗?

  有人说,自己选的行业,错了都要捏着鼻子走下去。

  这种想法,勇气可嘉,但智商堪忧。

  都知道错了,为嘛不转行呢?

  之所以不转,无外乎两种原因:

  1、不敢跳出舒适区

  怕到新行业适应不了,因此以这种“品质可贵”的坚持安慰自己。

  2、没能力转行

  在不该轻松的时候,轻松地把自己给废了,

  比如,刚进职场时,别人都忙着加班学更多东西,他却追求工作与生活平衡,一周看3部电影,现在已经没有哪个行业能干得了了。

  针对不敢跳出舒适区的建议

  

  如果你已经在本行业做到了前20%,那就勇敢地走出来吧。你会发现你积累的能力和经验,用在其它行业也一样。最多就是前半年或一年,收入稍微下降些、人稍微累些而已。

  当然,

  如果你还不是本行业的前20%,或者你不想再累了、也不能接受收入短暂地下降,那就好好地在现在这个行业呆着,但请不要再抱怨“男怕入错行”了。

  因为这其实已经是最适合你的行业了,相信我,去了其它行业你可能会更不堪。

  针对没能力转行的建议

  ▼

  与上一个建议恰恰相反,我特别不建议你想着转行,

  因为你没!资!格!

  一个连本行业前20%都没能进入的人,转行缺的绝对不是行业经验,而是最基本的职场能力,基本的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人际沟通的能力、快速学习的能力等等。

  说得难听点,

  如果你缺乏基本的职场能力,哪怕让你转行去贩毒,你都会亏本。

  因此,请踏踏实实地在本行业,再认认真真地干一段时间,直到你进入本行业的前20%。

  到那时,你就会惊喜地发现,转行已经是一件唾手可得的事了。

  因为你已经具备可迁移的职场能力了,而这是一个人能否成功转行的关键。

  你可以看看那些大公司的高管,从食品行业,转行到航空业,再转行到IT业,甚至再从政,完全没有行业跨度的感觉。

  凭的是什么?

  凭的绝不是行业经验,而是可迁移的职场能力。

  因此,不要再怨妇似地哀叹“男怕入错行”了,想转行随时都可以。

  只是你有没有意愿、有没有资格的问题。

 

  6

  写在最后

  “老师,入错行了,怎么办?”

  希望看完这篇文章,你可以不再问这个问题了。

  如果你刚毕业,正在找第一份工作,对你而言,什么工作都一样,

  只要你能让自己做到本行业的前20%。以后无论是留在本行业继续发展、还是转行,都不是啥难事。

  如果你已经工作了,发现可能入错行了:

  1、首先看看自己有没有做到本行业的前20%

  如果没有,那就先去做到,因为这不是入错行的问题,而是你基本的职业能力缺乏的问题。等做到后,再考虑换行。

  2、如果你已经做到本行业的前20%了

  那就转呗,你会发现,对你而言转行只是敢不敢迈出这一步的问题。

  不要再哀叹“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了。

  因为在这个社会,

  女人不再是男人的附属品、人也不再是行业的附属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