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级教育:经常对孩子大吼大叫,会发生什么,你可知道?


因为工作原因,接触的妈妈们比较多,我也随机采访了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的妈妈们,孩子已经上高中的妈妈说,现在孩子基本上心思都在备战高考上,根本不敢大声和孩子说话,就怕影响到他。但是孩子还是不省心,有时候真的很想吼两句,但考虑到孩子的情况,只能憋回去了。     
问了妈妈们,孩子在什么时候最省心,答曰:3岁之前。因为那个时候的孩子吃了睡,睡了吃,根本无需过多操心。可随着孩子的渐渐长大,我们的耐心也常常被生活折磨的越来越有限,常常陷入忍不住对孩子大声说话,事后却又有后悔无比的怪圈 。                                                                      
因为孩子长大了,事事都不在我们的控制范围内了,所以我们常常对孩子发脾气。可事后,我们又常常后悔,毕竟孩子是个独立的人啊,他也有自己的思想,为什么当时我非得他按照我预想的来呢?
也许你觉得发完火后,下次不发了就是了。可你知道当你对宝宝大吼大叫的时候,他的内心是怎样的吗?
在一篇二年级小学生作文中写道,我的妈妈是一个会喷火的怪兽,每当她大吼大叫时,头发就会喷火,这个时候我就会很害怕,很想有一个海马爸爸的育儿袋让我钻进去,等到怪兽变成妈妈再出来。
在《爸爸去哪儿》第五季中有一期陈小春对小小春发火,责怪他走路为什么没走好,机智的小小春拿起喇叭对爸爸说:“你能不生气了吗?”对于小小春来说,爸爸生气他自己心里也很不舒服,但是小小春会据理力争,可大部分孩子面对家长们的怒火只能默默承受。
在晋级教育每周的长沙龙会上,孩子们为父母表演了《一生气就大吼大叫的妈妈》的小舞台剧:
今天早上,我妈妈突然发脾气了,她冲着我生气地大叫!
结果,吓得我全身都散开飞跑了.....
我的脑袋飞到了宇宙里。
我的肚子落入了大海里。
我的翅膀掉到了热带丛林中。
我的嘴巴插在了高山上。
我的尾巴呢? 它在街上就像是个谜。
我就剩下了一双脚,跑啊跑......
我想叫,但没有嘴。我想找,但没有眼睛。我想飞,但没有翅膀。
跑啊跑,到了傍晚跑到了撒哈拉大沙漠,我累了。
这时一个大影子罩住了我。
原来是我发脾气大叫的妈妈开着大船来找我了。她已经把那些丢掉的部分帮我给找了回来,并把他们重新缝好连上。
最后找到了我的脚,这下全缝好了。
“对不起!”发脾气大叫的妈妈对我说。 然后我们就开船回家了。
看了这个舞台剧,晋级教育的学员妈妈们心里却久久难以平静,有妈妈说:“今天女儿还哭着对我说‘妈妈,你对我温柔一点。’”还有的妈妈表示以后尽量不对孩子大吼大叫,要学会控制自己。
其实,教育专家窦昆认为亲子相处的模式,就是孩子以后踏入社会后,跟别人相处的模式。家长朋友们必须通过控制自己的情绪,来告诉孩子:大声说话解决不了问题,发脾气也解决不了问题,相反,当你静下心去好好跟别人沟通时,你会发现事情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糟糕!
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让愤怒变成你生活的常态。饭食穿肠过,情绪却会积压在孩子心底。你给过的那些美好,终将化为力量和快乐,让孩子走的更远,飞得更高,而你给予过的那些伤害,也最终会积压起来,带给孩子无尽的痛。就像《一生气就大吼大叫的妈妈》中的小企鹅的身体一样,虽被缝合,疤痕却在,下一次你的爆发,又会撕裂他的伤口!
孩子应该被温柔以待!好好说,他会听,如果不听,请改变你说话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