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为解决国与国领土、海域主权争端历史问题开出良方
公元2016年9月13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见越南总理阮春福时说,双方要坚持为百姓谋福祉,多做实事,为中越关系构筑牢固的民意支撑,夯实双边关系社会基础。双方要坚持通过双边协商妥善处理南海问题。中越共同利益远远大于分歧。双方完全有能力通过友好协商有效管控分歧、推进海上合作。双方要用好政府边界谈判等现有磋商机制,积极推进北部湾湾口外海域共同考察后续工作,推动南海更大范围海域共同开发早日取得实质进展,把海上问题带来的挑战转变为合作机遇。
笔者:崔金堂认为,国与国领土、海域主权争端历史问题怎么办?习近平主席开出了良方,指出了方向:一,顺乎民意,为百姓谋福祉。二,谈判。三,变挑战为合作机遇。
战争是祸害,只能给各国人民带来灾难。哪一国人民都诅咒战争、希望过和平、安宁的生活。国与国领土、海域主权争端历史问题,靠武力征服,只能解决一时,绝不能一战永逸,解决一世。战争只能给后人带来无尽的仇恨和主权问题扯不断的永远争端。谈判是世代友好的唯一最佳选择。要实现以上两点,靠什么来支撑,那就是“变挑战为合作机遇”。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就是他变挑战为合作机遇伟大战略思想、感天动地的具体实践。
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互利双赢。早在1978年,邓小平在互换《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批准书时就说过,两国政府谈这个问题(指钓鱼岛)时避开是比较明智的,这样的问题放一下不要紧,等十年也没有关系,我们这代人智慧不够,这个问题谈不拢,我们下一代人总比我们聪明些,总会找到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形式、方式来解决。
习近平主席不愧为大智慧者,他作为当今中国人民的最高统帅,为解决国与国领土、海域主权争端历史问题,指出了“变挑战为合作机遇”的伟大战略方针。“挑战”是什么?是“主权”;“合作机遇”是什么?是“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互利双赢”。争端双方,通过友好谈判,真正实现了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互利双赢,“主权”的实质意义也就是“共有”“共享”了。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习近平主席“变挑战为合作机遇”的战略思想,为解决国与国领土、海域主权争端历史问题,从构想到实施、操作,开辟了无限广阔的天地。
我们衷心希望越南政府能与中国政府相向而行,为世界做出一个解决国与国领土、海域主权争端历史问题、“变挑战为合作机遇”的榜样来。那将不仅造福中国和越南,还将造福亚洲,乃至整个世界。
把唯恐天下不乱,不断挑起、蓄意升级国与国领土、海域主权争端历史问题的穷兵黩武及所谓“仲裁”,抛进太平洋吧!
作者:崔金堂(安徽省铜陵市郊区第四、五届区政协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