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本地有两位学者,长期致力于安康巴文化的研究,并力挺安康巴文化,已取得丰硕成果。一位是退休文化学者、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李家成先生,一自位是知名作家、学者、著名茶文化专家丁文先生。
李家成是汉阴人,西周初期的巴子国,简称巴国,就设在汉阴,他研究安康巴人、巴国、巴文化以汉阴为切入点,从汉阴开始。2007年,他的首篇《巴人在汉阴的足迹》,在陕西文史馆主办的《三秦文史》杂志第19期发表。同年收入他的《汉阴风情》一书中。2010年,他在《三秦文史》杂志发表了第二篇论文《汉阴本源文化考》,2011年收入他的《汉阴研究》一书中。2010年他还写出了长篇《安康旅游与本源文化》,首次提出了巴文化便是安康的本源文化,刊在7月6日《安康日报》,7月13日被新华网陕西频道转帖。2012年,他的《揭开安康古代巴国神秘面纱》论文,讲了古代巴国的由来,详细分析了巴国文化特征,被安康市委宣传部主办的《今日安康》发表。同年,他的《汉阴土著人考》,被收入《汉阴文史资第七辑》。
汉滨区丁文先生近几年连发长篇论文,作了系统阐述。2013年,他的《在鄂西土家族习俗与安康习俗比较中看安康的本源文化》,刊在《壬辰文存》第七辑。他的重量级论文《论安康的文化本原兼谈文化自信》,刊载于《安康文化》杂志2014年第三期,长达4万余言,除序,有安康有无古代文明、古代安康属巴地、安康先民是巴人、巴子国在安康、巫溪与巴人的盐文化、秦楚争霸中的巴子国、秦楚争霸中的巴子国、 巴人亡国没亡种、 巴人经典的文化符号、 巴子国与“数巴并存” 、巴文化的源头与中心、巴文化的传播及路径、安康文化的梯级演进和文化守望十二节。
两位学者以历史文献、考古资料发掘、田野调查及名家论述作为坚强支撑,批驳了安康只是“移民(外来)文化”或“混杂文化”,没有自已的文化或“本原文化”谬说,阐述了有关巴文化的重要学术命题,理顺了巴文化的传播和传承顺序。两学者认为陕南安康属中国古代巴地,巴人是安康的原住民,宗姬巴国建在安康汉阴,安康是巴文化的发祥地。质疑了巴文化“三峡中心说”,提出了巴文化“巴山中心说”;质疑了巴文化“清江源头说”、“四川源头说”,肯定了“陕南汉江源头说”。在剖析区域文化类型时提出,必须做本土文化的守望者,提升文化自信心。
文/亚林 天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