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文化惹的祸:汪精卫悲剧人格分析


      都是文化惹的祸:汪精卫悲剧人格分析

 

                                  

 

    汪兆铭1883年-1944年),祖籍浙江山阴(原绍兴县),出生于广东三水,字季新,笔名精卫,因此历史上多以汪精卫称呼。早年投身革命,曾谋刺清摄政王载沣未遂,袁世凯统治时期到法国留学。回国后于1919年在孙中山领导下,驻上海创办《建设》杂志。1921孙文在广州就任大总统,汪精卫任广东省教育会长、广东政府顾问。1924年任中央宣传部长。抗日战争期间投靠日本,在南京成立伪国民政府,沦为汉奸1944年在日本名古屋骨髓肿病死。汪精卫虽为病死,但死因有不同的说法。汪精卫曾被王亚樵派遣的铁血锄奸团成员刺杀受伤,子弹深陷体内,无法取出,铅毒逐渐扩散,终至药石罔效。日本作家上阪冬子访问汪氏子女后写的书支持病死之说。一说是其妻陈璧君相信中医,贴了中药膏药,却促使铅毒扩散全身,才造成汪精卫病死。另一说则是汪精卫遭日本军下毒谋杀,但被汪精卫长女汪文惺、女婿何文杰断然否认。何文杰表示汪精卫患的是多发性脊骨瘤肿

    汪精卫早年“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何其悲壮,晚年却成国家头号汉奸,遭万人唾骂,遗臭万年,为什么会有如此悲剧人生?有学者也进行了多方探讨,有各种观点。笔者认为,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夫人不明智督促的因素,也有狐朋狗友反复劝说导致的因素,但自身原因应是关键,而自身原因的主导,则是文化因素。

    中国文化本质是缺乏超越界的。由于缺乏超越界,人对本质的追求必然更多趋向自我,我就是世界的圆点。另外,由于缺乏超越界的有效制衡,人们追求自我利益的最大化必然就没有正义的逻辑,我的利益就是最大的逻辑,正义都是我实现个人利益的工具。

    但社会又不是单个人的游戏,人与人的交往是不可避免的。在这种情况下,面子文化必然大行其道。在面子文化下,别人既是地狱,又是天堂。说别人是地狱,是因为缺乏超越界,人格缺乏有效制衡的手段,这时每一个人都需要面对和对付许多具有机会主义人格的人,人活在“人”的丛林中。说别人是天堂,是因为每一个人都把自己的成功建立在别人评价的基础上,别人说好,我就好,别人说坏,我就坏,别人对我评价的世界构成了我人生意义的天堂。

    面子文化导致人格双面化。一方面,在面子世界,富丽堂皇,高大威武;另一方面,在里子世界,破败丑陋,矮小猥琐。在面子文化下,人格呈现多方面的双重特征。一是柔弱与残暴同为一体。一个人在内心世界可能很柔弱,但外在世界可能会表现出很残暴的一面。二是迷信与自信同为一体。可能既迷信权威,又对权威不断提出挑战。三是节俭与奢靡同为一体。本来很节俭,一分钱也算得很细,但为了面子,又极力追求奢靡,不惜一掷万金。

另外,由于缺乏超越界的制衡,面子文化最终导致自身对自身的背叛,自身取得了一种异化的形式。人们在追求面子的过程中,往往丢掉了真正的面子。本质是为了追求自我利益,但最终却没有了自我利益。文化的异化,同时让整个社会陷入一种囚徒困境中。个人越追求自我利益,最终导致个人越没有个人利益。

另外,由于缺乏超越界的制衡,面子对人的约束本质是不稳固的,更多具有手段意义,而非目的意义。在需要的时候,就可以拿出来撑门面,在不需要的时候,就可有可无,甚至有时候一钱不值。

    另外,人一生追求的利益主要包括两方面: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人的一生,是追求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总收益的最大化。当然,由于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偏好,有些人偏好精神收益,有些人偏好物质收益,但总目标是明确的,就是实现总收益的最大化。另外,一般人在追求物质利益比较困难的情况下,有些人会选择通过追求精神利益的最大化来实现人生总收益的最大化(当然,现实情况比较复杂,各种情况都有)。在面子文化下,面子构成了一个人主要的精神利益的来源。

    汪精卫人格就是缺乏超越界背景下面子文化的一个典型。由于缺乏超越界,汪精卫人格是高度自我的,我是真正的人生意义的原点,但其人格表现又具有双面的特点。在内心深处,汪精卫本质是真正缺乏对正义的追求的。汪精卫追求的,是自我利益的最大化。同时为了实现自我利益最大化,会不择手段。

汪精卫通过谋刺清摄政王载沣,本质是为了实现面子文化背景下的精神收益的最大化。而汪精卫最后又成了最大的汉奸,则是汪精卫内心世界的丑恶灵魂最终战胜了面子的约束所致。

文化是汪精卫命运真正的杀手。

汪精卫的人生悲剧,也昭示了中国文化如何进一步建设的问题。

文化是支撑一个国家发展的长久之力。文化决定人格,而人是发展的主体。

文化有阴有阳。中国文化有阳刚的一面,具体也有很多表现。如提倡天行健,君子当厚德载物,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一些文人表现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理想情怀等,这都是阳的一面。但中国文化也有阴的一面,如潜规则,具体如过度好面子等。文化建设,需要不断充实阳气,这样社会有机体才能健康和谐,个人的成长才能有更好的环境,培育出的人格才能更加和谐健康。如何让中国文化充满阳气,需要更多向天空看,需要更多仰望太阳,需要更多追求精神的超越,而不是过多向下看,过度追求世俗的东西。需要让一个人的内在世界与外在世界有机统一起来,需要构建真正的爱面子世界,而不是为了一个虚假的面子荒废人一生。同时,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也是一个整体建构过程,需要真正的解放思想,也离不开启蒙的推动。

 

                     

 

 

 

                     作者;甘肃省委党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教授

                        通讯地址:甘肃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

                        邮政编码:730070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