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技巧:除了套话我们还能怎样回答


2017国考笔试已经结束,各位考生也是时候开始准备面试了,下面中青公考的专家给大家打来了面试的一些技巧,希望对各位考生有所帮助。

在面试的答题时,每个考生有由于知识、能力、经验的各不一样,答题的内容也因人而异,答题的水平千差万别。考生对于同一道题思考的角度有所区别,对于同一道题理解层次也不一样。

  但是现实的情况是,考生报考的岗位不同,成长背景不同,以及试题本身存在难易度不一,所以对于每一题来说,考生的答题表现都是存在区别或差异的。这也决定了面试本身的区分度。知识面广的、分析能力强、理解准备的考生总是能很好地领略考官意图,精准地把握题意,能够针对性地作答,那么如何更好地多方面多层次分析与角度选择的基础上,以及结合到岗位有的放矢,就决定了考生答题时要注意角度的选择。

  例题1:人们捕捉猴子时,通常是在一个上方开有小口的木箱子里,装上猴子爱吃的坚果,猴子一旦抓住坚果,爪子就抽不出来了。因为猴子有一个习性,不肯放弃自己到手的东西。对此,请结合实际谈谈你的感想。

  例题2:人们捕捉猴子时,通常是在一个上方开有小口的木箱子里,装上猴子爱吃的坚果,猴子一旦抓住坚果,爪子就抽不出来了。对此,请结合实际谈谈你的感想。

  这两道是智能性问题,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与理解能力。很多考生如果不看第二题的情况下,很可能觉得“真题二”存在多种理解,但是比较两题之处发现,实际上考查的重点是不一样,分析的侧重点显然是不一样的。例二的表达意思是“我们要学会利用事物特性进行办事,要根据实际情况”,例题一的表达意思是“我们要学会放弃”,两道题的关键意思显然不一样。这要求考生在对题进行分析时,要注意选择角度,例二要站在“人们”的角度上去思考,例题一要站在“猴子”的角度上思考问题。

  此外,同样是这两个题,每个题在结合实际上理解,因为各个考生积累的知识和理解能力的区别,答题的水平与内容也是千差万别的。这时考生要让考官不一样,就要注意不要过多表达“大众化”内容,如在我们工作要如此如此,在生活中要如此如此的之类话语。显然,这些答题毫无亮点,毫无新意。这时考生就要结合到真实的工作情况当中,特别是结合到自己报考的实际岗位上去讲,把理解的内容“真实化、具体化”,如此才是与众不同。

  在备考过程中,考生一定要注意发散思维,要学会求异思维,并在报考时对自己报考的岗位有更多了解,以及平时答题就要学会思考与判断,多深究题干,不要浅尝辄止,并从中总结经验,寻找感受最好的,更切合实际的答题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