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处在一个正被互联网颠覆、变革的时代。那么,作为中国最古老的行业——白酒行业来说,“互联网+”又正带来哪些影响呢?
在当今中国,“互联网+”好像金手指,看似普通的行业,“互联网+”之后,Duang一下都飞上天了。“互联网+打车”所以有了滴滴,“ 互联网+手机”所以有了小米,还有最近很火的一元洗车APP,据说已经成功融资人民币1个亿。“互联网+”意味着无限可能和机会,有人戏称,在北京中关村的创业咖啡馆里,多的是喝着30元咖啡,谈着千万级项目的年轻人。
面对这股浪潮,很多人怀疑、恐惧、焦虑、迷失。特别是传统企业,都在谈论“互联网+”,都在想如何加上互联网。别人在网上卖货,那我也搭个网销平台;别人在玩微信,那我也做一个——“互联网+”好像成了赶时髦,而+号的两端仍然是两张皮。
在白酒行业经过“黄金十年”,开始全面进入调整期后,“打破传统营销模式,拓展新的营销渠道”,早已经成为白酒生产企业共同的声音和一致行动。
什么才是真正的“互联网+”?3年前,小米的雷军曾翻出官方解释放在自己微博上:“互联网+”意味着传统产业的在线化和数据化。
有110年历史的电影产业,已经触电“互联网+”,比电影产业有更长历史的白酒行业又如何“互联网+”?包括茅台、洋河(苏酒集团)在内的知名酒企,已率先发力、先行一步。
苏酒集团在2013年就上线了“洋河1号”,首开“APP买酒”先河,O2O模式第一次出现在白酒行业。最近在该集团举办的双沟1955封藏庆典上,限量定制的封坛酒、引入粉丝参与产品研发并全程参与大典,提升用户的体验,让“互联网+”无处不在。
实际上,“互联网+”的本质,是用互联网工具把企业内外价值链全部数据化。而苏酒集团正在把旗下的销售终端数据化,这些大数据将会为企业运营做强大“背书”。传统企业要顺应互联网大势转型升级,平台、服务、推广、运营方式都要“互联网+”,而对产品和服务的极致追求不能改变。凭借这样的变与不变,苏酒集团在“互联网+”的风潮中稳稳前行。
对于传统企业来说,“互联网+”没有模板,因为它和行业无关,却与思维有关。如果传统企业只是站在原地“等风来”,那可能永远也站不上风口;只有改变自己,迎合时代,才能做一只真正的“飞天神猪”。
所以,面对这样一种新情况,与其说是“互联网+”在影响白酒企业,倒不如说是白酒企业正借势“互联网+”在谋求新突破,如作为白酒大佬的茅台,最早便提出了“用大数据和互联网+来进行智慧营销”,实行线下2000家经销商与线上相结合的发展战略;又比如,同样作为白酒大佬的五粮液,在谋求新突破的道路上,也同样早早地提出并实行了“苏宁+五粮液”联手打造酒企与互联网合作的营销战略。其它白酒企业如泸州老窖、刘伶醉等,都在积极搭建“互联网+”的营销新模式,来全面拓展自己的白酒发展空间。
当然,随着“互联网+”的快速渗透,“互联网+”又决不会只停留在白酒营销渠道的搭建上,它同样会渗透到白酒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和方面,并将起到巨大和不可或缺的作用。
随着白酒生产企业对“互联网+”的普遍重视和自觉应用,以及与电商巨头的充分合作或直接建立或培养“粉丝群”来推动产品销售,都极大地拉近了白酒生产企业与消费者间的距离,也从而让消费者越来越多地体会到白酒生产企业给他们带来的直接实惠和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