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金融大热,银行在客户和渠道方面面临更加艰难的处境。目前超过五成的百姓认可并购买了互联网金融产品,相比之下超过七成的用户却对银行服务严重不满,不少消费者也表示,互联网金融虽然目前缺乏监管,但实际上比银行更值得信赖。
在当今商业社会,随着全面理财意识的逐步提升,大众对理财产品的关注程度也逐渐上升,据证券日报调查显示,超过五成受访者都购买过互联网金融产品。与此同时,在对消费者关于开展个人零售业务的银行的调查中显示,虽然用户对银行的满意度有所提升,但服务方面的问题仍然突出,销售误导、不合理收费、处理投诉不力等顽症依然存在。用户的投诉主要集中在银行的服务态度方面,近七成用户向银行投诉是由于银行服务态度差。
随着普通百姓理财意识的增强,收益稳健且相对较高的银行理财产品越来越受投资者青睐,成为多数投资者首选的投资品种。同时,面对互联网金融的竞争,银行也开始加强互联网金融方面的布局,推出了一些网络银行理财产品,在用户日益关注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的情况下,银行理财能力甚至已成为用户更换银行的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投资者首先最关注的依然是产品的收益,其次才是风险以及购买的便捷性和银行客户经理的服务等。而对于收益的考量,投资者最关注的是产品的收益是否足够高、是否保本、是否保证收益。
正因为投资者在选择产品时最关注的是产品收益,很多银行理财经理为投资者介绍理财产品时也往往是强调收益、回避风险,一些消费者甚至没有被告知产品期限和收益类型。当消费者与银行在最终收益或者风险上面出现分歧时,银行无一没有收到消费者的不信任票。
今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金融也逐渐由PC端走向移动端,金融机构也顺应市场发展,加快了对移动端服务的布局,越来越多的银行推出了手机银行APP以及微信银行。不过尽管微信银行的使用率大幅提升,在微信银行中绑定银行账户的比例也越来越高,但微信银行的安全性依然是多数人顾虑的问题。对于购买理财、申请贷款等涉及到大额资金交易的业务,用户依然相对保守,还是愿意选择银行网点或ATM机。
互联网金融来势汹汹,因其高收益、便捷性、本息担保等优点,在短时间就获得几大发展,并对传统银行业造成了极大威胁。银行落后的服务体系,以及一以贯之的恶劣服务态度,让很多用户逐渐失去信心,转向了互联网理财,以至于不少消费者纷纷表示,实际上互联网金融比银行似乎更值得信赖。专家认为,银行方面如果不加快转型,提升服务水平,未来互联网金融会极大挤占银行发展空间。
互联网金融理财PK银行理财
评论
11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