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感谢各位,今天把我邀请到这。我今天的演讲题目:2015年的中国经济。
我们说,今年的经济有一句话,叫做:新常态。也就是说和过去的老常态有所区别。老常态是什么情况呢,就是高增长三十多年,中国这三十多年高增长彻底改变了中国的面貌。我觉得现在的中国和三十多年前的中国比,可以说是一个新中国。我们一般地讲,解放的时候是新中国,其实那个时候中国没什么变化,这个三十年确实是大变,我想在坐的各位都亲眼看到了这个三十年来的变化,但是这是个老常态。连续三十多年的高增长,变成了一个常态,并稳定地保持着,这个情况呢,变成新常态就是增长率下降了到了七点几了(7%),所以我们把它叫做新常态。实际上能不能保持七点几还是有不少争论,有的人认为保持不了,因为中国有很多问题;有的人认为可以,能保持,到底怎么样,今天我们一起来分析分析今明两年中国经济增长的前景怎么样。
对于前景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看法是悲观地看法,一种是乐观的看法。悲观看法的理由认为,中国的问题挺多,比如讲发地产泡沫,大多说经济学家都是这么看的,房地产的泡沫非常严重,空房非常多,这些空房都没有得到利用,随时随地可以卖。如果房价往下将,怕套牢就赶紧脱手,这些房子是等着房价上涨赚钱,要是房价下降,他们就卖。由于他不是一个使用中的住宅,而是一个投机的一个住宅。这个房地产泡沫是中国经济一个很大的隐患,这是悲观的一个理由。
第二个理由认为,中国银行的坏账数量很大,现在没有爆发,如果坏账一爆发就是一个金融危机。这方面一会我们将讨论,银行的坏账到底有多大,还不还得起。大部分人的看法,也包括国内和国外的专家都认为,银行系统的坏账是一个很大的风险。
第三个理由,中国的人口结构有很大的变化。过去三十年,有很大的人口红利,因为我们只生一个小孩的政策,省下了很多钱。因此我们的储蓄力非常高,中国的储蓄力在全世界是数一数二的,最高的了。我们创造的GDP其中只有一半消费掉了,还有一半没消费都储蓄起来了。正是因为我国有这么高的储蓄力我们中国就改变了面貌了,高楼大厦,铁路、飞机都修起来了。而现在的情况呢,人口结构变化极大,我告诉大家一个数字,改革开始的时候,三十多年以前小学生有1.5亿,三十多年后的今天人口增加了40%,小学生减少到1亿,小学生人数减了三分之一,同时六十岁以上的人增加了150%,年轻人大部分地减少,年老人大幅度地增加,这对于一个社会是很不利的。年轻人就是劳动力,年老的人没有了生产能力,只有消费能力。现在小学生减少已经变成了中学生减少、大学生减少。现在各个大学都招不到人,现在也有民工荒的问题。这种人口结构的变化,带给中国经济一个悲观的色彩。这是第三个原因。
第四个原因,国际环境不好。大家知道中国政府的环境和日本、东南亚、印度都有不少的纠纷。我们增加了国防力量,这个国防力量过去是没有的,这笔开销使得我们建设力的力量有所减少,从制度上、从经济上国内的环境也不是太好,跟我们做生意的国家只有美国还算不错,其他像日本、欧盟、印度这几个大客户需求都有所减少。所以国际环境不管是在政治上、经济上都不像过去三十年那样了。
第五个原因呢,我们国家的生态、环保的欠账太大。空气污染了,水污染了,土地污染了,这么大的欠债欠着没有还。这是经济增长的一个很不利的条件。还有呢,国企这个大问题也是解决不了,国企效率很低,钱是赚了不少但不是靠本事,靠的是他的垄断地位,没有竞争,而且他赚的钱也不上交。有这么多的国企,国企就是让他创造财富给国家增加力量嘛,结果他财富倒是增加了,但是他自己花掉了,没有上交财政部或者是上交的很少很少。现在规定到2020年,五年以后,把上交提高到30%,还有70%留着他自己用。这些都构成我们对未来经济的一个悲观看法。但让也有乐观的看法。
2
客观的理由是有什么理由呢,第一个理由就是我们反腐败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有的人说,反腐败搞得高档消费很不景气,市场萧条。当然这也是个真的,但是大家要知道,和腐败有关的这个消费本来就不应该发生的,那个纯粹是一个浪费。把这个浪费减下来是对整个经济有很大好处的。当然了,他们减下来之后,高档消费面临着困难,他们面临着挑战。他们的客户对象从高档消费转移到中低档消费。
第二个乐观的原因,我们国家生产财富的三个要素大家要知道:劳动、资本和土地,全世界都是靠劳动、资本、自然资源创造出GDP,我们国家的情况依我看,劳动用的比较好,而土地和资本用的都不好。土地用的不好的原因是没有好的市场,我们有拍卖的市场没有竞标的市场。拍卖是买方竞争把加个抬高了,竞标是卖方的竞争,我要的价钱低就卖我的,他要的更低你就买他的,这是卖方和买方的竞争。我们的土地之后买方的竞争没有卖方的竞争,所以土地价格非常贵,非常地扭曲,不该那么高。如果把这个问题解决了,我们的经济增长马上就能上去。土地、劳动还有资本,资本的效率也是很低的,中国的金融业增长的不够好,当然今天啊是由中国邮政银行和中管签约合作,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事情,把钱用好了这个可以增加很大的GDP,这个并不难。下面我来分析如何把钱用好了,使得GDP能够上去。这是第二个原因GDP可以上去。
第三个原因,我们的经济结构在调整,去年的情况是我们的服务也已经超过了制造业。在整个GDP中的比重,我们一直是制造业超过服务业,去年开始服务业超过了制造业。服务业中间包括金融业,中国结构上的大问题就是服务业特别多,其中一个问题是我们受马克思劳动创造财富的误导,认为服务业不创造财富,认为加工业、制造业才能创造财富,所以对服务业一贯是很轻视的。大家可能知道美国的服务业占了80%,GDP总的财富的生产其中80%来自于服务业。其他的20%来自于农业和加工业。而我们现在的服务业虽然超过了制造业,但是还不到50%。印度的服务业都超过了50%了,我们跟他们比我们还是太弱了。由于去年情况开始好转了,服务业跟上来了。
第四个乐观的原因是我们没有失业的问题。不能说绝对没有,但是从总体来看我们的劳动力是供不应求的。农民工进城啊,他乡找个工作并不困难,不像其他国家如欧盟的一些国家,失业率百分之十几二十几,我们的失业率不到5%,所以劳动力没有失业。
还有一个乐观的理由就是中国的制造业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现在我们的制造业相当的强啊!大家回想一下三十年前我们连个电视机也不会做,全靠日本进口的。现在我们大量的出口电视机,不要说电视机了,我们能出口相当复杂的产品。我们的制造业已经是今非昔比了,中国有了三十多年的和平环境。中国人不笨,大家都在想办法改善自己的技术、管理,要知道从鸦片战争到现在175年,这个175年也只有这三十五年是和平的,是没有动乱的。以前的130多年不是外国人打我们就是我们自己打自己,搞阶级斗争嘛。没有个稳定时候,现在改革之后这三十多年基本上是稳定的,有个中断就是1964中断了两年,其他一直是稳定发展,所以我们的制造业现在跟上来了,有这么多的乐观的理由,也有好多悲观的理由,究竟怎么样呢,就要看未来的分析了。
我个人的想法,乐观的理由能不能实现取决于我们的结构能不能灵活地调整,能不能把悲观的东西去掉,把乐观的东西得到发扬。这点结构的调整的困难在什么地方,在既得利益的集团他们很难放弃既得利益,他们不大愿意调整。这就是最大的困难所在。我举几个例子吧:就拿这个徒弟问题来讲,土地价钱这么高,原因是没有土地市场,只有买方的竞争没有卖方的竞争。卖方就一家——地方政府,他作为卖方,他希望价钱越高越好,他不允许有买方的竞争。这个竞争你能不能改一改啊,我看是难的很,你让地方政府建立一个买方卖方都有竞争性的土地市场对他来讲很难的。这就是个例子嘛!我再举一个例子:现在国家号召要用新能源,用再生能源,用太阳能、风能发电。我们国家的太阳能风能,风能已经是在全世界第一了,非常大。但是我们这个风能啊,进不了网。大家知道电力有个电网,各个发电厂把电送往电网里头,然后电网将电分配到各个用户。但是再生能源,风能、太阳能,它发的电不让他进网,什么道理呢?很简单嘛,我国家电网,我把电网布置好了,我把这电能卖给大家。现在你把你的电送进来了,那我的电网不但不能卖电还要收电,我的客户不就减少了吗?所以,本来全世界都有这个问题,不过人家解决好了,我们到现在还是没解决,或者是至少是解决的不好。所以很多风能和太阳能,发出来了不能用。那什么原因呢,就是竞争利益嘛,所以这样的例子太多了。能不能,对竞争利益,现在习近平对他们要开刀,当然他现在主要是从反贪污,从这个角度,其实从经济上,对于竞争利益集团,也是非常强的。
1
就我们今天这个仪式,就是金融业方面的改进,对这方面,我倒是可以要说几句话,我觉得中国的金融业,有很大的潜力。这个潜力就是说没发挥出来,没发挥的原因是什么呢?我们对于金融的性质,有很大的误解,认为金融业不能创造财富,只有生产劳动,农民种粮食,工人开机器挖煤,那才是创造财富。而金融业,把钱倒来倒去,你没有创造财富。你是赚了钱没错,但是那个钱不是创造出来的,你是别人的钱专门转过来的。这个看法非常的错误,大家要知道,GDP或者说财富的创造,有3部分:劳动、资本、土地,资本怎么创造财富呢?就是资本的利息创造出财富。利息,是财富的创造。我把钱锁在柜子里头,没有财富创造的,一点用处都没有。我把钱存在银行,一年期存款3%的利息,我存1万块钱,有3百块钱。这3百块钱是什么钱,是创造出来的财富。银行拿你的钱,付给你3%的利息,他借出去,有8%,他又赚了5%,这个5%是什么,是创造的财富。这个5%赚的钱,跟农民种地卖粮食赚的钱是一模一样的钱。这个钱,这个钞票上没写哪个是金融的钱,哪个是粮食的钱,是一样可以买东西的。说明这2样的钱都是同样的性质,都是财富的创造。
我们国家从经济理论上,都错误的认为,金融业不创造财富。它只能支持实体经济,这个想法完全错了。金融业赚的钱,是财富的创造,那么我们就要问:你是怎么创造的?你干了什么事创造出财富的?我的回答就是,钱尽其用,把钱用好了,钱用的好和不好,差别极大。比如说我们每个家庭都会有很多储蓄的,这么多的钱,你拿来干什么用呢?我们改革30多年,你看看盖了多少栋楼,有了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有了飞机,有了那么多的电厂,我们有了那么多的地铁,这个就是钱尽其用,把钱用好了。一个社会有很多行业,有哪个行业管钱尽其用的呢,就是金融业,没有别的行业管这个事。那么重要的事情,谁在管呢,金融业在管。它这么管呢,钱尽其用。这个实体经济不好,我就不支持它,这个实体经济好,我给它人尽其用,我就把钱给它用。整个金融业的功能,就是把钱从用处小的地方调到用处大的地方。据我所知,我们的金融业,这方面做的很差。一方面,我们有地域性的贷款,一方面市场上还有高利贷,利息差好几倍,你为什么不把低利息的贷款挪到去放高利贷呢?这就是钱尽其用,如果你那么做,低利息就没有了,它的利息也上升了,而高利贷也没有了。高利贷的利息下降了,因为你把钱从低利贷拿到高利贷,高利贷的供给增加,利息就一定下降。利息率,就是钱的价格,你要用钱,你就要付这个用钱的价格,这个价格就是利息率。如果钱少,价格就上升,利息率就上升,钱多利息率就下降。高利贷为什么贵那么高,就是钱少,放高利贷的人太少了,而借高利贷的人太多了,竞争下滑一下就把价格抬上去了。如果你把低利贷转成高利贷,高利贷就下降了,低利贷就上升。这就是我们反复追求的,利息率的市场化,使得供需渐变。我今天见着邮储银行,和我们中管实业的战略合作,就是把钱用好了,我觉得这是对中国落后的金融业的一个很大的补充。所以这次很高兴参加这次会议,一方面讲讲中国宏观经济的走势,另外一方面提下我对中国金融业的一些个人想法,时间比较短,我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深度解读宏观经济,把脉互联网金融发展方向
评论
16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