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执著传统文化的研究?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积淀的精华,蕴含着推进中国社会发展的哲学思想、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也为每位中华儿女的成长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资源和文化背景。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伴随着经济转型与社会转轨,每一个个体、家庭、组织,乃至整个社会,都面临着急剧变化所带来的冲击,巨变的社会冲击影响着我们的道德观与价值观念,从世界范围来看,物质主义与消费主义的思潮也对当代所有人的精神生活带来了非常大的挑战。在这样的一个当下,我们重新向优秀的传统文化、国学思想中去寻找智慧的源泉和精神的力量,这是我们所有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今天推动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最终取决于这个民族思想的高度,而这一切将以传统文化思想的挖掘、传承与发展为基石。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激发起了鄙人研究、书写传统文化的热情。俺家乡汉阴,历史文化既厚重,又充满神秘色彩,我就将家乡作为研究对象。这方面,耄耋之年的笔者也有条件,一则亲身经历了汉阴民国至21世纪初许多政经、文化、民俗活动,二则亲眼见过汉阴遗留下来的诸多古建筑、古遗迹,三则亲耳聆听了不少老人述说的汉阴乡土记忆,四则能静心查阅省内外大量有关汉阴的文献史料。一次次与汉阴历史文化擦肩而过的经历,促使我数十载潜心调查研究,不断求索、反复论证汉阴历史文化。终于苦尽甘来,有了可喜的收成,前几年出版了《汉阴风情》、《汉阴研究》。近几年,我对汉阴历史文化的探索,深入了一步,又有了许多新的发现和收获,陆续写了不少文章,发表在报刊、网站和博客。近来,鄙人将这些文章集结成《汉阴拾韵》出版,也可算是对《汉阴风情》、《汉阴研究》的补充,并由此构成我的汉阴历史文化三卷本,也是汉阴迄今为止独一无二的历史文化系列专著。

(摘自李家成著<汉阴拾韵>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