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的证明】前篇(下)


 

 

真正木门2.0——正解!

 

所幸,就在大多数品牌企业主从一开始安享成套门“产品”涌现给大工厂、大公司、大品牌们带来的“天然”红利,到今天这样一种并不具备真正产品】意义要素的“成套门”给他们销售市场带来看似无解的销售死结而为活动而活动地忙不迭地虚张声势地一场接着一场“联盟活动”而虚掷光阴的时候,还是有人,在这不长说短不短的十多年,清醒地看出了上述问题的症结所在,非但“看”出来,而且一直在为这样一个市场死结的“松开”,孜孜地求着解。

是的,正是索尔!

那么,索尔做了什么?他们做的技术,是一种能解决工厂化制作的成品木门与现场形成合理连接并由这样的产品结构的优化木门成为大品牌、大公司能够全面施行大批量生产和安装的解决方案!

以下就以我所接触和了解到的事实和信息,讲述下索尔S3成套门核心技术以及木门S5技术得以实施产品社会分工制作的简要原理。

为了更为浅显讲述索尔所做的贡献,我这里不妨将其作为技术专利的S3、S5技术的内核,以“木门2.0”、“木门2.0+”来一一对应——

那好,我们说,在现代成套门作为一种“产品”实施工厂化制作(现场安装)出现之前,现场制作木门产品应该算作属于一种初始级别的木门1.0”。

围绕着门洞现场裁切木料,钉制门框、门套,门套承载门扇没有问题;门套不会变形,合页、锁扣的螺钉咬合强度没有问题;根据门框的尺寸裁切安装门扇,现场挖孔装五金配件,门缝精度、配合尺寸都没有问题;这是装修工程一体承包的内容,现场配合、节点搭接协调、责任扯皮纠纷都没有问题;这是将原材料钉装在门洞中,然后刷油漆完成的木门,没有产品保护、物流驳运、搬运磕碰等问题。当然,这有因人而异、表面粗糙、现场脏乱等不符合现代物质发展的趋势。

我们通常给木门所作定义是——围蔽墙体门窗洞口,可开启关闭,并可供人出入的建筑部件。

那么木门1.0要素也就是——工人、手艺、现场制作(其实同步也就安装掉了)。

木门1.0,现场制作的木门产品尽管它们还并不具备作为一种一般意义上的产品】所具备的的各项要素但是出于其本身销售对象的单一性,作为产品与其最终安装实施对象吻合度的高度统一,因此我们可以说,它依然资格还称作为是一种产品。

那么好,既然现场制作(安装)销售对象直接单一的的木门产品是木门的“1.0“,那么,作为能够实施工厂制作(现场安装)、销售对象更为广泛的成套门产品,自然也就是“木门2.0”了。

我们说,门是装在墙上的,因此墙是门的载体,这是门永恒不变的定理。要把门变成产品,就必须用现代化生产、标准化安装替代1.0的工人、手艺、现场做的三要素,同时门由工程变为产品意味着从装潢工程里面脱离出来,由此如何解决产生现场配合、节点搭接协调、责任扯皮纠纷的问题就出现了;载体的墙在装潢过程中尺寸不断的变化(墙面粉刷,地板、地砖铺设等),即门洞几何尺寸重建过程,由此如何控制与界定门洞尺寸变化,实现门最后吻合安装的适配结构的问题就出现了;因为门套已经形成成品,无法像传统那样任意钉大钉,由此如何实现门套安装牢固,并能够承载门扇冲击的问题就出现了;因为门套已经成品化定型了,由此如何适配门洞的问题就出现了;因为木门已产品化,油漆已在工厂刷好,由此如何达成驳运无损坏,搬运无磕碰的问题就出现了;因为门要形成标准化安装,由此如何应对门套单边受力的问题就出现了;因为木门的标准化安装,由此如何不因工人个人手艺、临场发挥、现场条件等外围因素影响木门安装结果的问题就出现了。

那么好,我们现在就可以对“木门2.0下定义了——安装好的门组合件,包括门框和一个或多个门扇以及五金配件,围蔽墙体门窗洞口,可开启关闭,并可供人出入的建筑功能部件总成。

由此可见,“木门2.0要素即是——定制方案、力学结构、界定控制、标准化、支承转力、装潢后安装、效果同预期。

而鉴于要将木门1.0从原始的现场施工中剥离出来,由工厂生产就会必然会导致上述新的问题,要想实现木门也能升级成2.0的话就必须通过技术手段形成优秀的力学承载结构和规范的标准化操作一揽子解决上述问题。

另外一方面,既然地板作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商业中的“产品”概念,早已经成为一种市场共识,我们不妨也将地板的技术进步来作一个简单的对应——

我们说,一开始,木门相类似,地板业是存在着“1.0”的。

早期的地板原材料工艺处理落后,加工精度低,导致地板铺设后板与板之间存在高低差,必须要在现场铺设好后再打磨平整,然后刷油漆,最后得到地板成品。

地板1.0要素:毛坯地板,人工,现场打磨、上漆。

那么相应的,“地板2.0“的内涵就相当清晰了:原料处理工艺先进,得到性能稳定的坯料,加工精度高,得到几何尺寸精确的地板,这时地板铺设已不存在高低差,因此上漆工作就可以直接在工厂中完成。

我们地板2.0、“地板1.0做个简单对比看:地板的防水性能、受潮膨胀这些问题大有改观,现场的效率大幅提升,整体效果大大增加等。同时没有因产业升级而增加新的问题,就具备了大规模效应、大品牌基础、高性价比产品等优势,因此地板1.0能成功演变成地板2.0。

从地板产品看,目前地板产品成熟,行业井然有序。而与之相比成套门产业,眼下却形成了相当的混乱。而那木门2.0果真就无法像当前地板行业那样,从容地存在木门市场了吗?

如果从客观角度上看,地板和木门之间的确存在一定差异:地板具有拼集特征,产品与现场的关联性单一、确定,与现场施工无需过多配合,地板产品主要起表面装饰作用,地板只需二维拼集并铺设在地坪上,可将其称为现场独立型产品。

木门具有整体特征,产品与现场高度关联,现场施工随时可能影响木门产品的适配,需要与现场大量配合,木门产品不单是装饰,更有其独有的功能性作用,木门产品已成品化,其成品必须三维整体地刚性包覆并兼容所属门洞,可将其称为现场配合型产品。

 

 

                                                 附表1:地板与真/伪2.0木门的产品特征、要素比对

 

上表列,我们足可认识到,真正成套门产品,是在工厂全部制作完成好并已固型的门组合件,必须是在室内装潢结束后安装到预留门洞,其门套部件与门洞墙体形成一体:支承门扇起到围蔽和开启关闭使用功能,具有合理力学结构,实现保持支承结构牢固、运行性能稳定,以及与室内装饰配合精准。

真正意义上木门产品实施过程,是一系列针对用户个性化特征的确定性的解决方案与实施工程。成套门产品效能不可确定性变为确定性的过程是解决方案的实质内涵;确定性的现场装修的依据与标准以及明晰的工厂加工数据是方案实施工程的实质内涵。针对用户的个性化特征,制定确定性的解决方案,制定确定性的现场装修依据与标准,产生精准的生产数据,此三者为成套门核心技术的关键所在。

木门产品的实施,是以成套门核心技术为实底,在成套门建立过程中系统运用的结果。“支承四结构”——既有的成套门牢固受力结构、有效转力结构、稳定运行结构、配合精准结构特征,是核心技术的根本性价值所在;“规程标准化”——完备的成套门实施过程规范化及规范的标准化,是核心技术的实质性价值所在;“异变可界控”——可行的成套门个性设计、现场、装饰配合等各种客观差异可界定,及其过程的可控制,是核心技术的蕴含性价值所在;“结果同预期”——实际的每一个建成的成套门都能实现与其设定的预期效果一致,是核心技术的优势性价值所在。

成套门在满足用户个性设计的同时,所有向用户交付的产品,都能一致性实现其支承结构牢固、使用性能稳定、外观品质优异,此为成套门核心技术的价值体现。

幸好,索尔没怎么做产品也都别庆幸得太早,我不敢想象,一旦哪个大企业应用了索尔的一系列专利技术,其它的木门厂家会是怎样一个情景)!

 

产品的证明

【关于实践与案例】

现在看来,在研发出能够克服工厂制作的木门产品能确保与现场墙体和门洞实施合理、牢固及稳定结合S3门套技术(也即“木门2.0”)之后,为了让技术得以在实践中加以进一步证明该项技术市场实践中的商业价值,索尔以规模不大的市场实践,为这项技术做了深度、有效的证明,也形成了一定数量的实践案例。

从2005至2008年,四年当中索尔先后在宜山路喜盈门红星美凯龙真北商场及红星美凯龙浦东商场开设门店,通过有限度的商业实践建立了超过一万成品门销售到制作直至现场安装及其售后跟踪的一系列真实案例。同时这样的实践过程中,也逐步摸索出一整套有利于木门产品销售的运营模块。见下图)

 

同时也形成了成套门产品销售在技术层面的操作步骤(见下图)——

 

【关于实施方案】

并且为日后真正木门产品技术标准的建立及市场的广泛施行,建立了一整套成套门的实施方案:

——以上《运营模块》、《实施方案》结构中,重点是《规程标准化》。所谓《规程标准化》是指——标准化操作规程。其性质如下:

1.《规程标准化》适用性关键是:按“支承四结构”建立过程制定《规程标准化》,《规程标准化》涵盖“支承四结构”建立过程,《规程标准化》达成建立“支承四结构”结果。

2.《规程标准化》操作性关键是:操作方便,技术简单,界定明确,过程可控,结果一致。

3.《规程标准化》作用性关键是:实现产品“结果同预期”,做到流程标准化,具备方案运行模块化,并成就产业规模化。

 

【业务流程模块化】

同时凭借着实践和探索,索尔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木门产品业务流程模块(如下图)——

 

 

    相对应木门产品在后台的实施流程如下——

 

 

【网店的证明】

木门2.0,抑或是木门2.0+,其更大的潜在价值,其实正在于拥抱互联网销售的电子商务销售模式——网店销售。而在此之前,木门的网上销售,又是怎样一个情景呢?其实跟眼下的传统线下市场一样,目下,除了号称月销售量15000樘的TATA,似乎还不存在“第二个”品牌的网店销售值得一提。

在讨论TATA木门“产品”的网店销售前,我们先来看一看同为木质产品的家具行业,目前已成为“家具电商标杆”的林氏木业的家具产品在电商一块所作的努力:

2007年,林佐义创立了“林氏木业”品牌,作为行业内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林佐义带领下的林氏木业为行业做出多项创新,为家具行业寻找出了新的销售渠道。尤其作为家具电商的先行者,林氏木业率先提出包物流服务,首创五包服务(包长途运输、包同城配送、包上楼、包安装、包售后),用心解决家具电商的“最后一公里”之痛。林氏木业将互联网融入家具行业,使家具行业在新时代面前能更快更好的转型,也为家具行业企业步入电商领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范本。

2014年继续以跨越、惊艳的方式领跑家具行业。2014年,林氏木业开启首家天猫家具线下O2O体验馆,双11当天以3.3亿蝉联家具类目冠军、进入天猫全类目第四,林氏木业家具旗舰店更是连续七年家具销售领先。

——在我看来,促成林氏木业所有的销售模式创新,电商平台建立与运行,我们刨去热闹的现象,看到的是硬邦邦的事实本质——也就是“林氏木业”标准化的销售、售后、安装、服务的流程规范的一一建立——当然,作为可移动木质产品,家具也具备了能够建立“标准”的所有要素。

那么,作为一向被看作是“定制”产品的木门呢?

如果说,家具行业的电商标杆是林氏木业的话,那么,似乎木门“电商标杆”就要数“TATA木门”的网店了?

我们先来看:按照网上产品出售数量的简单相加,目前TATA木门在“天猫”网店平台的月销量应该是在15000樘上下浮动。相比于其它任何木门品牌在“天猫”或者其它网上销售平台几乎为零的业绩数据,15000樘的业绩,一年下来,也有三个亿的销量了,对于初涉网络的木门产品的销售,这个应该不能算是个小数字了——我们且不管他这个数据的逼真度有多高,或者参杂的实体店销售的上网登载有多大比例。

即便真是具有了如此绚丽的网售业绩,那我们也可以刨去那些数字的热闹和繁荣,来看看本质——

如前所述,与目下绝大多数所谓的成套门“产品”一样,TATA木门其实也属一种木门的“伪2.0”,其销售商实质为“包工头”,属地域性诸侯。

那么,TATA木门,其实现今天的网售业绩(假如真是如此),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皇帝与诸侯“打架”。TATA要推行网售,但其木门“产品”却并不具备真正意义上的销售与服务体系,只能依靠经销商加安装工的“包工头”模式的地域诸侯去执行,而网售则直接破坏诸侯利益,导致诸侯全面抵触,结果是一地鸡毛;

第二阶段,皇帝向诸侯“妥协”。TATA放弃中央地位,网售平台作为诸侯的销售窗口,地属化分割销售成果,实质是由中央为诸侯建立了一个网店,中央多卖门给诸侯赚钱。接下去新的问题又发生了,(按照原有的产品定位)网售价格低,不能满足“包工头”的传统工程运作方式高成本,侵害了诸侯利益,网售比率越大,诸侯越抵触;

第三阶段,眼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TATA木门的销售已然到了“皇帝”“杀百姓”保护“诸侯”的末日状态:即全面提高销售价格,企图在确保“包工头”利润的前提下,维系网售梦想。

但是,谁见过像TATA这样没有中央集权的商业架构能够长久?谁见过像TATA这样被诸侯要挟的利益能够长久?谁见过像TATA这样脱离“百姓”的浮华不会退却……

像TATA这样的网售体系,越是扩张就越发脆弱(最终将必重蹈安洋覆辙),一旦出现猛人利器(真正木门2.0甚至2.0+的出现),必将崩塌!

而电商利器已经出现!

还是去看一看真正2.0木门的天猫网店吧:http://shomeyl.tmall.com/,索尔S3、S4技术(及至日后S5技术)产品,已具备的2.0天猫网店核心架构特征如下——

1,已具备能够实现中央集权(技术核心为轴心)的商业构架;

2,能够彰显规模经济效应的核心价值:真正2.0产品带来的终端销售的简易化、安装终端的同样的简易与可控;

3,因以上要素导致能够实现低价格、高利润的商业利益;

4,令真正规范化的销售、安装、服务的专业分工得以实现,销售规模越大,效益越大化!

5,能够实现跨区域性规模经济;

6,能够实现满足2.0木门的物流、配送(见下节);

7,自然地,如此的终端销售和终端安装,能够实现用户真实利益保障!

那么,猛人何在?我想就是眼下为大规模木门产品的销售和利益维护而苦苦求索着的大厂家、大品牌!因为时常的积淀,他们独具一定的优势营销,唯有他们才能实现肃清伪劣的假2.0产品、构建2.0木门市场新秩序的、创造2.0木门的现代商业新标杆的“天降大任”!

【关于包装运输】

此外,作为产品要素实现过程中的一环,产品的包装以及运输方式的革新,也是真正实现木门2.0要义的重要环节。

规模化产品销售,必须满足现代物流——用强大的包装足以应对多次驳运、搬动投掷对产品的损害。

而作为2.0木门产品,必须实现规模化销售,也就必须通过现代物流”来达成物流与配送。现今频繁(几乎是全部)出现的物流损害,无一例外地给用户造成巨大麻烦,无一例外给销售商外来经济损害无一例外地制造混乱。造成这些问题,也无一例外的都是指向产品包装不牢靠那么,木门这样的产品现有包装能够做到足以应对物流的破坏吗?当然不能!

1、门是木质的,受压会变形,物流是堆叠的,必然导致门扇翘曲。

2、门扇、门套是表面油漆,碰撞即会损坏,若要制作一个运送古董的木箱,将门扇、门套放入箱内才够安全,但满足装下门扇尺寸木箱满足物流条件,其成本门价值而言,是个天价,不可能实现

3、物流是个多次驳运、搬动投掷的过程,一路过来,散架就很不错了,有几处是好的?又有几个运到现场的部件还能用?天晓得

4、一个订单为1户的产品,分成若干个大小包装怎么标注怎么管理会遗失吗搞错吗鬼才知道

5、木门是个大件,货到现场几乎不可能一件一件拆封进行当场验收,若要这样几个小时都难做到然后还要重新包装回去,再则,验收工作谁来完成?是没有专业知识的用户吗?但现场安装打开包装发现损坏责任的边界在哪里呢?又有谁会“挺身而出”出来负责呢?

……

那么好,我们来看看索尔的2.0木门在运输方面的解决方案——

首先第一步生产末端产品,一户订单的所有产品,直接进入一个周转箱贴上订单信息物流、安装等信息二维码)堆叠库存。好处是产品在箱内不会变形,成品仓库使用率大幅提高,仓库管理、发货简单规范、便捷。

第二步生产基地装车、驳运、下货等送达各目的地的区域发货点。好处是,可有效利用大型物流车,用很低的成本,很方便高效的送达,周转箱装车全面使用铲车,二维码信息方便管理和跟踪等。这个步骤,不管几次驳运,多少次装卸,多远距离,不会改变周转箱内的产品安全。

接下来第三步目的地的区域发货点发货到客户家里。扫描发布二维码信息,总部、销售、安装、服务客户等所有相关人员,同步得到各自所需信息,铲车将周转箱放置小型货车,送货至客户家门口。

第四步,打开周转箱,搬物件进户再将周转箱折叠并返回。这里请回顾一下,产品从第一步的生产末端入箱以来,此时打开始终处在这个安全的刚性箱体内,未受到任何挤压、外露、驳运、装卸的影响。

 

 

【关于未来的木门标准】

为了有利于相关技术产品在日后进入整个大市场的管理与规范,索尔还对真正意义上的木门产品(成套门)总结了相关的定义、规范,并尝试拟就了相关的验收标准。

参照《建筑门窗术语》(GB/T 5823-2008)门定义:“围蔽墙体门窗洞口,可开启关闭,并可供人出入的建筑部件。”以及《建筑门窗术语》(GB/T 5823-2008)整樘门定义:“安装好的门组合件,包括门框和一个或多个门扇以及五金配件。”

成套门产品拟定义:应用成套技术,在室内装潢结束后,一次性将已固型的门组合件安装到预留门洞上,建成整樘门。

成套门产品《规范》(拟)的基础内容:

1.成套门装配质量、力学性能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下述拟《验收标准》)的有关规定;

2.成套技术必须能应对解决现场门洞差异与适应装修工程过程存在的变化,并按国家现行标准(下述拟《验收标准》)的有关规定承担责任。

成套门产品《验收标准》(拟)的基础内容:

1.参照《整樘门软重物体撞击试验》(GB/T 14155-2008)标准的规定进行检测,按“7.试验报告”的内容,制定成套门牢固性能验收指标;

2.参照《建筑门窗反复启闭性能检测方法》(JG/T 192-2006)标准的规定进行检测,按“10.试验报告”的内容,制定成套门稳定性能验收指标;

3.成套门产品其最后安装特征,必须满足与墙面、地坪相结合的精准要求,制定产品与墙体、地坪允许最大缝隙数据;

4.门组合件品质、成套门产品外观,可按现有《木质门》(WB/T 1024-2006)标准内容制定。

近日,通过一定营销模式,索尔技术的木门产品在天猫上的网店也已经投入有限度的营销实践。我们可以通过其在天猫的网,看到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成套门产品的安装步骤演示:

——详见索尔木门天猫网页的“木门安装”http://shomeyl.tmall.com/p/rd292333.htm

和“撞击试验”http://detail.tmall.com/item.htm?id=44020465948

先前,总是懵懂地以为,S3技术貌似就仅仅解决了工厂制作的门套部件与现场物体的合理连接这样一种技术问题;现在看来,通过以技术核心引申出来的木门作为产品整个销售(包括最终的安装实施)链的规范,令原本一直以来市场的蛮荒(技术的缺失、责任边界的模糊参与各方的利益受损……)通过产品技术的规范,最终达到市场的全面规范并可实现相关多方的共赢局面

而通过以上对索尔以S3技术为代表的木门【产品】的探究我想已经证明如下要义——

即木门作为产品,必须满足“标准安装必备条件”的,才能做到:谁都可以装、结果一样好!也才能实现(尤其大企业最为期待的)真正的规模效应!当卖木门就像地板一样的简单、便捷,安装木门就像安装地板一样所需技术有规范可循(而不是把所有的指望和“责任”推延到作为安装实施者的现场工人身上)时,木门作为产品的逻辑才能真正得以成立!

此刻,我想到了一个人,想到了一个人可能“无意间”说过的一句话。

也是地板企业的老总,卜立新。他的美学地板也已经做到一定规模了目前号称年产能500万平米),他的公司上海青浦投建了建筑面积10万平米的新厂房,年产有望达到1500万平米时,有媒体在采访时问他说,卜书香门”,“地”是有了,你的“门”什么时候会出现?

卜总答道我是卖门出生,但是门作为产品怎么卖,我还没有想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