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意见的出台,“三无”局面的结束


 自新规发布以来,第三方托管成了一个热门词汇。现在主流平台仍是由第三方支付公司进行托管,有不少实力强劲、雄厚背景的,则已开始和各大银行总行、分行进入商恰阶段。

7月中旬,由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十部委推出的《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正式出台,指导意见在鼓励创新、防范风险和支持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等方面提供了若干意见,确定了P2P网贷行业的中介性质、监管方向和生态环境建设,使得P2P网贷行业结束了近8年的“无监管、无规则、无门槛”的“三无”发展局面,对引导P2P网贷行业的规范化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监管边界渐渐清晰明朗化,如若监管细则能够出台,必定会促进整个网贷行业吸引资本、规范运营甚至铺平上市道路,对于整个互联网金融行业都有着积极推动的重大意义。

依法监管,创新监管,适度监管,分类监管,协同监管”,昨日,中国银行业协会党委书记、原银监会业务创新监管协作部主任王岩岫在2015中国普惠金融大会重申互联网金融创新监管的五个原则。

金融行业研究员霍肖桦对记者称,“降低风险可以缓解刚兑难题,一方面要求P2P平台自身负起应付的责任,P2P网上理财平台虽然可以不兜底,但是其作为信息中介,理应具有完善的审核、风控和贷后管理责任,P2P平台可以通过履行这些责任来降低项目违约或者募集资金者欺诈的风险;另一方面,引入资金实力强、信誉较高的担保公司一定程度上也可对冲风险。”

什么意思,也就是说,年利率在24%的网贷平台是受法律保护的,年利率超过36%的民间借贷,则不受法律保护,虽然24%法律予以保护,但是网贷平台的合理年化率在18%以内,即使有法律的保护,但是,利率越高,风险越大,这个问题还是存在的,不是平台有了法律保护,风险就减少了的意思,因此投资人要知道,高利率高风险,谨慎选择合理年利率的平台。

 

文章来自理财资讯www.xinrong.com/zix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