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美国副总统拜登对中国的创新能力抱持何种评价,对中国创新能力最为关注的应该是中国本身,那么,当今中国的整体创新表现究竟如何?2013年7月,由美国康奈尔大学约翰逊学院(Johnson School at Cornel University)、法国欧洲工商学院(INSEAD)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共同发表的The Global Innovation Index 2013 显示中国在创新性国家指数中名列第35位,比前一年下降一位,连续三年中国在某些领域中表现出了创新能力。在东南亚及大洋洲16个经济体中排名第8位。与金砖国家中的印度和巴西相似,中国在6个新指标中表现相对强劲(排名30位之内),这6个新指标包括:三所领先大学的顶尖大学排名平均得分(第9位),高科技和中高科技产值(第16位),企业的国内研发支出总额(GERD)表现(第17位),论文高引用的指数(H指数)(第17位),物流绩效(第24位),由至少三家办事处提出的专利申请(第30位),版税和许可收入相对薄弱(第55位)。在创新效率方面,中国从前一年的第一位滑落到第14位,但总体的创新效率依然比较健康。同时,中国在“输入分类指数”(国家经济撬动创新活动的因素)中从第55位上升至第46位,而在“输出分类指数”(经济体内创新活动的结果)中下降了六位排名第25位。
根据与该调查信息共享的博斯公司分析,“2013年全球创新指数显示,最具创新力国家的名单呈现出惊人的稳定性。 全球创新指数的排名显示,无论是看排名前10还是前25名的创新国家,尽管小组内部单个国家的排名位置有所调换,但2013年所有上榜国家都与去年相同。对这种现象的一个解释是,成功的创新会带来良性循环:一旦达到了某个关键临界点,投资吸引投资,人才吸引人才,创新就衍生出更多创新。”
“2013年的全球创新指数在几个分析性章节中,考查了世界不同地区的创新如何得益于“本地的具体情况”。传递出的一个关键信息是,太多的创新战略都是强调复制其他地区以往的成功经验,如复制加州硅谷的经验。但是,培养本地的创新能力要求创新战略必须深深植根于本地的比较优势、历史和文化。这些应与全球性的方式相结合,从而进入外国市场,吸引海外人才。”
从以上论述中,中国目前整体创新能力还有巨大提升的空间,而发展中国式创新,“不单纯复制以往(国外)的成功经验以及能深深根植于本地文化”,可以作为重要参考,而这正需要组织成员尤其是组织领导者具有创新思维。
使组织富有创新精神,并进一步使组织朝着成为创新型组织发展,无疑是组织领袖无可争议的责任,这需要领导力的支撑,而创新思维也正是一项非常基础的领导力技能。现今优秀企业经理人并不缺乏主意、理论或资讯,他们有非凡的知识和专业素养,他们的传统商业思维技巧熟练且身经百战。但是要在当今竞争高度激烈、诡谲多变的商业环境中,成功展现领导力,光有商业思维并不足够,还需要创新思维。
商业思维立基于深度调研、公式和逻辑事实,当我们欲以寻找证明或先例以获取决策时,应用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是有用的工具,商业思维经常能帮助领导者在一堆错误的答案中找出一个正确的,进而快速地做出决定,商业思维能减少模糊性(ambiguity)并驱动成果。但当在情况不稳定、方向不清晰的复杂挑战之下,模糊性经常不能被有效管理,导致驱动成果无法成立。当今许多领导力问题的解决是非常关键和迫切的,它们需要快速和果断的行动,但同时,它们是如此复杂,令我们无从下手,导致组织、团队或个人不知该如何行动,此时则有必要刻意减速,经过深思熟虑,用一种非常规的方式逐步接近真实状况,这时我们就需要使用创新思维(innovational thinking)。
在当今创新领导力研究领域执牛耳地位的非营利组织CCL归纳出发展创新思维的六项技巧是:
1、 投入关注Paying Attention 第一印象和假设并非全貌,所以它们并不一定能引领出准确的评价或最佳答案。反而需要投入特别的关注,用更开放的讨论,从更多方面进行研究和假设。
2、 个人化Personalizing
在工作中,我们倾向于低估个人的经验,而在个人化的实践中,我们要提高它,从人类的经验中寻找洞见。对于创新思维而言,个人化是由两部分组成的过程:进军我们拥有的广泛的知识和经验;用深度和个人化的方式去了解客户。
3、 发挥想象Imaging
想象是帮助我们加工资讯的工具,它是一个很好的方式使自身投入进去,并能使一些复杂和大量的资讯能变得有道理、说得通。图像、故事、感觉和隐喻通常能成为描述情况、组建主意、有效沟通的有力工具。
4、 严肃对待Serious Play
创新需要打破一些规则、超出既有范围、使之好玩有趣。自由探索、即兴创作、进行实验、极限测试…,过程虽然有趣,但是结果却必须付诸十足严肃的商业运作。
5、 协作探究Collaborative Inquiry
创新并非仅仅是孤独天才的作品,顿悟来自于深思熟虑、不带批判的主意分享,协作探究是与利益相关者进行持续有效对话的过程,焦点通常是询问问题、练习关键性思考,而并不总是急于立刻获取答案。
6、 精工塑型Crafting
对于一流智能的测试是看其是否具有在心中能同时拥有两个相反的想法而依然保持功能正常运作的能力。创新思维要求我们去除非此即彼的想法,接纳对于反对者的包容,着眼全局,并寻求第二(第三、第四…)个解决方案,比较不像传统商业问题解决者以问题拆解, 分成更细小部分以确认事实与假设, 更具有综合思考和集成整合的能力。
创新思维并非依赖过往经验或已知事实,而是想象渴望的未来境况并计划出如何达成,它更多的是凭直觉并对可能性抱持开放的态度,相较于定义出正确的答案或错误的答案,创新思维的目标应该是去发现一个更好的方式并探索多重可能性。模糊性是一种冒险,而不是一个问题,创新思维允许我们去问“如果…会怎样”,它鼓励身为领导者的我们有更多新的主意和活力,去解决我们面对的挑战,它也能为我们的组织引出创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