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空济世论:《心经》36问


 

 

破空济世论:《心经》36

 

 

一、把握《心经》魂,驾驭空之能!

 

01、《心经》是主要讲心的吗?不是,《心经》是主要讲空的。空是《心经》的逻辑主线,《心经》认为“五蕴皆空”、万法皆空。

 

02、《心经》之魂是万法皆空吗?不是,《心经》之魂是“度一切苦厄”,“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此即是要驾驭一切空,战胜一切空!

 

03、万法皆空是可怕的真理吗?不是,真理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对于真理的错误认识。万法皆空是也必须是对于人类有利的真理。

 

04、万法皆空是最高的真理吗?不是,驾驭万法皆空是更高的真理。我们要以空为解,不能为空所缚;要以空为用,不能堕入顽空。

 

05、万法皆空是最强大的的规律吗?不是,驾驭万法皆空是更强大的规律。我们要为空立魂,不能以空为本;要拯救世界,不能漠视众生。

 

06、万法皆空是最重要的规律吗?不是,认识世界无疑是重要的,但改造世界是更重要的,认识世界只是改造世界的必要前提。

 

07、“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解释一切的真理吗?不是,色不是心,心不是色。色大异于心,心大异于色。物质和精神,本来就是两回事。

 

08、“不生不灭”是人类的精神之主吗?不是,“不生不灭”只是“诸法空相”,人类的主导精神是不惧生灭,超越生灭。

 

09、“心无罣碍”是智慧深广的最高境界吗?不是,智慧深广的最高境界是视众生如父母,视智慧如奴仆,无私无畏,无有恐怖。

 

10、“远离颠倒梦想”是究竟涅槃的最高大道吗?不是,远离颠倒是正确梦想的开始,不住涅槃是我佛慈悲的必然。

 

11、万法皆空就注定了人生苦难重重吗?不是,人生是苦,用智慧观照身心就能“能除一切苦”;人生多苦厄,正信正慧就能度一切苦厄。

 

12、恭敬虔诚地笃信《心经》就是最高的奉持之道吗?不是,最高的奉持《心经》之道,是使《心经》在传播实践中放射出强大的光芒。

 

二、读懂真《心经》,开启空之用!

 

13、读懂《心经》使我们空虚还是使我们充实?读懂《心经》使我们洞察空虚,驾驭空虚,使我们从明澈见底的空虚走向充实激越的人生。

 

14、读懂《心经》使我们寒冷还是使我们温暖?读懂《心经》不是使入世的心寒冷,不是使出世的心温暖,乃是使出世入世达到冷暖平衡。

 

15、读懂《心经》使我们迷茫还是使我们清醒?读懂《心经》使我们从迷茫走向清醒,使我们无知的黑暗得见智慧的光明。

 

16、读懂《心经》使我们骄傲还是使我们谦虚?读懂《心经》使我们放下无明的自我,使一切自我的骄傲化为服务众生的谦虚。

 

17、读懂《心经》使我们狭隘还是使我们宽容?读懂《心经》使我们突破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狭隘,使我们的心慈悲而宽容。

 

18、读懂《心经》使我们放纵还是使我们节制?读懂《心经》使我们深切地认识到:节制才是智慧,放纵乃是愚昧。

 

19、读懂《心经》使我们动摇还是使我们坚定?读懂《心经》使模糊归于清晰,使观念归于信念,使动摇归于坚定。

 

20、读懂《心经》使我们脆弱还是使我们坚强?读懂《心经》使我们读懂了心灵的妙用,使我们脆弱的人生变成了坚强的人生。

 

21、读懂《心经》使我们懈怠还是使我们精进?读懂《心经》使我们驾驭空虚、精进勇猛,使我们的昏沉懈怠一扫而空。

 

22、读懂《心经》使我们自卑还是使我们自强?读懂《心经》使我们自信自强、顶天立地,使我们告别一切恐惧和自卑。

 

23、读懂《心经》使我们消极还是使我们积极?读懂《心经》使我们的精神战胜物质,使信念驾驭空虚,使消极化为积极。

 

24、读懂《心经》使我们自私还是使我们无私?读懂《心经》使我们视自私为无明妄执、万恶之源,使我们视无私为佛性之光、众善之本。

 

三、大觉转《心经》,破除空之误!

 

25、有人说:“《心经》的思想是佛教最伟大的思想”,这种思想是正确的吗?这种思想是不正确的。《心经》是佛陀涅盘之后大乘般若的核心,不是整个佛教精义的核心。佛陀的“苦集灭道”就是更加朴实动人的真理,佛陀的拯救精神就是更加让人崇敬的精神。

 

26、有人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不容置疑的真理”,这种思想是正确的吗?这种思想是不正确的。我们需要反问的是,既然深信“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为何还要追求自我的解脱?既然深信万法皆空、自我亦空,为何还要成就自己的菩提正果?

 

27、有人说:“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是不容置疑的真理”,这种思想是正确的吗?这种思想是不正确的。既然深信“无苦集灭道”、智慧果报都是空,佛陀四谛还有什么指导意义?“般若波罗蜜多”还有什么殊胜可宝?救众生出离苦海还有什么正果可言?

 

28、有人说:“无上的密咒是度人至生死彼岸的小船”,这种思想是正确的吗?这种思想是不正确的。须知,一照万破、万法皆空,真理从来都是清晰的,而不是神秘的。所谓无上的密咒不过是言说的方便、原始的梦魇,所谓度人至生死彼岸的小船仍然是智慧之船、觉悟之船。

 

29、有人说:“般若智慧是超越人生之上的智慧”,这种思想是正确的吗?这种思想是不正确的。般若智慧是无限的,这种无限要扎根于有限之中;般若智慧是清净的,这种清净是热血付出的修行;般若智慧是圆满的,这种圆满是对于缺憾的宽容。

 

30、有人说:“万法皆空的高僧是不屑于人间俗务的觉者”,这种思想是正确的吗?这种思想是不正确的。清有谭嗣同,近有李叔同,力倡为国牺牲,是我佛真正弟子。殉教流血,誓舍身命;拯救国家,牺牲一切;真理所在,绝不旁骛。真高僧念佛不忘救国,出世为了济世。

 

31、有人说:“万法皆空的觉悟必然导致家国思想的毁灭”,这种思想是正确的吗?这种思想是不正确的。非真觉悟者不能事母至孝,非真觉悟者不能事国至忠。非大性情人,难为大性情事。非拯救不敢言精神,非首先拯救家国不敢言最终能拯救人类。

 

32、有人说:“《心经》读万遍,烦恼终难破”,这种思想是正确的吗?这种思想是不正确的。学佛有大道,有小道。放下自我、无私无畏是大道,执着自我、梦想颠倒是小道。学佛学到烦恼,都是不能战胜自我的烦恼;学佛学到顽空,就是坠回利己的黑巢。

 

33、有人说:“《心经》是关于宇宙人生的终极真理”,这种思想是正确的吗?这种思想是不正确的。《心经》是人类苦难、人生真相伟大的见证者与破译者,但是这种见证与破译不是终极性的。人类要发展,真理要进步,一切所谓的终极性真理都是人类自我超越的阶梯。

 

34、有人说:“印度一篇小短文,压倒十亿中国人”,这种思想是正确的吗?这种思想是不正确的。《心经》言简义丰、博大精深,确是印度人民的伟大创造。但是,任何真理都是必须为人民服务的,都不能成为人民的压迫者。真理为人民服务,《心经》当然也不能例外。

 

35、有人说:“《心经》是以空为本,以悲为用”,这种思想是正确的吗?这种思想是不正确的。整个佛教的精义都是以悲为本的,大慈大悲是佛教不变的灵魂。学佛之人以度人为志,以利他为业;以大悲为信念,以驾驭虚空为妙用。如此方成人人奉献、幸福和谐之社会。

 

36、有人说:“《心经》代表了修心的最高境界”,这种思想是正确的吗?这种思想是不正确的。修心就是要学佛的精神,修心的最高境界就是与佛同心。佛心以拯救众生为心,修心就是要修成一颗拯救众生的心。拯救众生就是为人民服务,为人民奋斗,为人民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