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河口走向世界


 2014年12月10日,蒙河铁路开通客运,每天开行2对列车,日均到达旅客672人。

  2015年3月20日,蒙河铁路每天开行4对列车,日均到达旅客816人,期间,单日到达最多时达2048人。

  每天早上,河口火车北站都非常热闹,河口北线路管理站党总支书记李炎认真关注着列车的运行情况,及时处理发现的问题。“蒙河铁路开通后,到河口旅游的旅客较以前增加了很多,相关管理工作也得尽快跟上。”李炎说。

  河口,因地处红河与南溪河交汇口而得名,与越南老街隔河相望,正是这样明显的区位优势成就了其重要交通要道的地位。百年前,因滇越铁路的开通运营,河口成为云南开放最前沿。1910年3月31日,云南第一条铁路、中国第二条国际铁路——滇越铁路全线通车。滇越铁路与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被誉为“世界三大工程奇迹”。滇越铁路的开通,让河口这一口岸城市在世界地理版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抗日战争期间,我国东南沿海口岸被日军封锁,大批工厂、学校、机关从香港经越南通过滇越铁路迁往云、贵、川,滇越铁路成为连接海外的唯一铁路交通运输通道,国际上和海外华人华侨的援华物资由滇越铁路进入,并转运内地,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通道。但由于滇越米轨铁路建设标准低、运营时间长等原因,已于2003年停止客运,目前仅保留了为数不多的货运。

  如今,蒙河铁路的开通运营,河口的区位优势得以再凸显,随着省、州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步伐的加快,河口再次成为辐射东南亚的新窗口。蒙河铁路是我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的重点实施项目,是泛亚铁路东线中越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立足于扩大内需要求和云南地方经济发展需要而实施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2014年12月10日,蒙河铁路正式开通旅客列车,这标志着中越边境河口口岸首次接入全国准轨铁路网,形成了第一条沟通联系东南亚,走向世界的国际铁路大通道。

  蒙河铁路的开通,为河口这一边境城市带来了新的活力,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开通至今,到发旅客达20余万人。在河口从事百货生意的樊某就感受到了列车开通带来的变化。樊某在河口做生意10多年,以前每年的销售情况变化不大,基本能维持生计,但自从开通客运后,他明显发现人流量更大了,尤其是节假日愈发明显。   

  开通客运以前,樊某一天的销售量仅1000元左右,开通客运后每天的销售量增加到3000元左右。“相信今后河口的口岸地位将会更加明显,经济社会也会更加发展。”樊某对今后的生意充满了期待。

  除了客运外,蒙河铁路在货运方面也承担着重要的运输职能。自2015年1月2日河口北站开始货运后,3个月即完成装车3400多车,约210万吨左右。货物有从越南进口的木夹板、铁矿、水果、木薯、咖啡豆、椰棕片等。货物运到河口后,再装车发往全国各地。同时,国内的化肥、焦炭等也通过铁路出口到越南。

  李炎介绍,今后,河口站将针对发展的实际情况,及时加强协调,不断创新管理,全力确保蒙河铁路的畅通运行,为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如果说百年前的河口是被动成为世界的交通要道,那今天的河口则是主动融入国家战略,以更加自信的姿态走向世界。随着中国河口—越南老街跨境经济合作区的建设,蒙河铁路等交通要道的枢纽作用将会更加明显,以实现更加开放、更高水平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