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遇到了大麻烦。
一是美国要在韩国部署萨德(THAAD,末端高空区域防御系统)让中国担忧。二是韩国在是否加入中国主导的亚投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上让美国忌惮。前者,美韩协商两年多尚未有结果。后者,美国和日本认为亚投行运行不透明、治理不合乎国际水准,而要求西方国家不要加入。因而,美国在亚太的主要盟友澳大利亚和韩国,在对亚投行表达出犹豫姿态。
安保靠美国,经济靠中国,在中美两强维持平衡,是这届韩国政府的外交主轴。这和朴槿惠总统的前任李明博政府亲美日的外交之策有着明显不同。应该说,朴槿惠总统的平衡外交还有很有成效的。但是,美韩关系还是不如美日同盟密切。
这是韩国夹于大国之间的地缘尴尬,也意味着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平衡外交。哪怕是相对的平衡,也可能会造成进退失据的麻烦。
韩国正处于这样的麻烦中。刚刚,韩国迎来了中美两强外交部的贵宾---前者是中国外交部部长助理刘建超,后者是美国助理国务卿丹尼尔·拉塞尔。刘建超向韩国转达了中国对萨德的立场,要求韩国重视“中国的关切”;拉塞尔则直言“第三国”的强硬言论“令人好奇”。显然,这里的“第三国”指的是中国。中美两强在韩国隔空叫阵,被韩国《中央日本》解读为中国两强对韩国从“拉拢”转变为“攻势”。
向来持迷糊立场的韩方也不得不表态。韩国国防部发言人改变“战略模糊性”说法,强调:“周围国家可以有自己的立场,但不能着意影响韩国的国防安保政策”。
韩国似乎站在了美国一方,对中国“关切”表示不满。但是,韩国还是没有下定决心给出部署萨德的时间表。看来,韩国只是给美国一场虚面子而已。
相反,随着英法德意欧洲四强加入中国主导的亚投行,韩国也坐不住了。如果韩国不在3月31日前提出申请,韩国将丧失创始成员国地位。18日下午,有媒体引用《首尔经济新闻》消息,韩国决定加入亚投行。但这一消息并未得到官方确认。韩国方面的焦虑是可想而知的,伴随着七国集团(G7)核心成员的“背叛”美国, 韩国不再看美国眼色也符合逻辑。
萨德和亚投行,就像一面镜子,映射出韩国的窘态。这种三明治夹心的地缘政治况味,非韩国人难以深刻体悟。事实上,除了中美两强,韩国在东北亚地缘政治形势中的外交选择也捉襟见肘。美日韩同盟是韩国绕不开的安保战略链条,但是韩日结构性的历史恩怨和领土争端,又使这一同盟充满了变数。朝核危机的存在,既倒逼韩国必须强化美日韩同盟关系,又离不开中国对朝施加战略影响力。关键是,中韩两国紧密的经贸联系,使韩国对中国的经济依赖日渐加深,少了中国这个纽带,韩国经济也难以永续发展,所谓中等强国的梦想就是镜花水月。
地缘政治现实难以改变,安保与经贸的战略纠葛难以理清,这是韩国政府秉承“战略模糊性”的无奈选择。
韩国又不得不选择,在中美两强间进行战略权衡。这需要时间,但也容易造成两强对韩国机会主义心态的诘疑。彷徨犹豫更会造成韩国核心利益的流失,譬如韩国即使加入亚投行也会丧失一些话语权。至于萨德,美国也已经对韩国感到不耐烦了。
这正是作为夹心国的韩国式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