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珠海香洲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整个香洲约有50人职业乞讨人员,有的行乞已有数十年之久。他们平常一天的收入至少二三百元,多的时候一天能有一两千元。数年前的拱北口岸,曾有个乞丐“年薪”高达三十万元。有的人甚至直接在珠海买房定居下来。还有多位市民还目睹他们开宝马过来乞讨。
我们说,给路边的乞讨人员丢些零花钱,是很多有怜悯之心者的自觉善举,是汇集人间大爱的涓涓细流,是社会慈善大业的片片绿叶,值得鼓励与赞扬。但这则新闻却如同一桶冰水,把这种大爱瞬间浇成了“渐冻人”。有人心理顿时崩溃了,自嘲自己活得连乞丐都不如。有人深深感到了一种受欺骗、被愚弄的感觉。有人指责这种伎俩亵渎了民间大爱,是一群吸食慈悲、嘲讽善良的恶魔。可以预料,人们看了这则新闻,由慷慨而悔悟者有之,由怜悯而痛斥者有之,由善良而理智者有之。
但是,假如享受这类欺骗来的善款的是一级政府,你又作何感想呢?
如有的县戴上贫困县帽子就拉出“热烈庆祝我县被评为贫困县”横幅,载歌载舞张灯结彩放炮庆贺,给具体“跑部钱进”官员晋级嘉奖。河南省委书记郭庚茂就痛批过这种“以贫为荣”的行为。
山西省河曲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在前几年该县农民年均收入才达到1000元左右时,县政协开一次会就“抽”掉6万元财政拨款。至于为什么要发烟,原河曲县政协主席王满仓表示主要是考虑到这次是换届选举会议,有170多名政协委员共380多人参加,政协决定给这些参会人员发点烟。“河曲县现在已经有这个能力了。”同时,他并不否认这是“中华烟的经费是财政拨款”。
还有的地方虚报贫困材料,冒领国家贫困款。更有贫困县大兴土木超规格、超面积、超豪华新建办公楼。其奢侈程度甚至连发达地区都望尘莫及。这类靠国家扶贫款获得的享受,与乞丐买公寓、行乞开宝马,不禁让人觉得有异曲同工之虑,实在是超现实版的“幽默”!给人以国家扶贫政策“被占空子”的嘲讽,给纳税人以“出钱养懒人不如去享受贫困县待遇”的伤害。
我国早有“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古训。我国的扶贫政策也有“输血”、“造血”的理论,但要真正堵住靠政策享受奢侈的漏洞,消除社会上“以贫为荣”的“乞讨意识”,建立精准扶贫的程序通道,抚平“活得不如乞丐”的纳税人的心理伤痕,相关方面的有识之士研究研究这则“乞丐开宝马、买公寓”的新闻,看来很有必要。